◎ 独 鸾
全在一指间
◎ 独 鸾
一位修佛不久的居士到寺庙里向大师求教,他谈起世事无常、财色利益时唏嘘不已:“大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就是虚与委蛇,实在是没意思。请问我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大师只是默默捻动佛珠,沉默不语。
这时,树上的鸟儿扑棱棱地动了起来,零星的鸟粪落下,差一点儿沾到居士身上。居士举手指着鸟儿大骂:“该死的东西,没长眼睛!”
“善哉、善哉,”大师终于开口了,“施主莫嗔,看你伸出的手,道理就在其中。”
居士看着自己伸出的手:大拇指横卧,食指指向鸟儿所在的方向,握着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则很自然地指向自己。
“你瞧,你指责鸟儿的手势:指责别人的手指是一个,而指责自己的手指是三个,同时还有一个拇指指向不知所措的另一方。”大师慈祥地说。
看着居士纳闷的样子,大师继续解释:“这就是说,假如要指责别人,那么自己首先要承担两倍的责任,还要承担误伤的责任。”
此时,居士似乎有所悟,只见大师起身抬头回望树上啼鸣的鸟儿,接着说:“鸟儿是无辜的,因为树林本来就是飞禽栖息之处,有鸟粪落下来是很自然的事。若真是要责怪,只怪我们站错了地方。世上万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是与非,所以也没有必要凡事都分出个高低、争出个胜负。”
居士听罢,似乎心有所动,转身对着鸟儿们栖息的树合十作揖。大师将一旁烧得滚开的水取来沏茶,唤居士品茗。居士接过茶杯,大师往他手上一指:“小小器皿,两指拈取足矣。世事亦如此,执虚弱盈极好,握得太紧,或许会被烫伤啊!”
大师接着拈须微笑 :“佛曰‘众生平等’。恕人亦是恕己,执着还是放下,痴缠还是自在,全在施主一指之间。”
(芒野 摘自《醒狮国学》2014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