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立志 徐翠婷
[摘 要]供水泵站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对水利工程的运行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水泵运行操作管理方法及检修维护技术,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供水泵站 运行管理 问题分析 检修维护
中图分类号:TV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8-0074-01
引言:泵站在排灌、引供水等水利工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量迅速增长,水利基本建设如火如荼,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相继规划实施,防洪减灾、抗旱增收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这些需求拉动了我国泵站建设和泵站升级改造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管好用好泵站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更好地为水利工作服务,还需要加强科学管理。
一、水泵操作运行管理方法
水泵操作对水泵运行效果及保护水泵免遭错误操作带来的损害有直接的决定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正确的水泵操作运行管理方法。
1、泵启动之前检查:水泵基础稳固,地脚螺丝不松动,管道的连接法兰螺栓无松动、各部紧固件无松动;电机接地线完好;检查填料涵内的盘根无硬化变质,引入填料涵内的轴封水管路无堵塞,无明显泄漏;检查水泵各部件的冷却管道水流通畅;检查压力表、温度表完好显示正常,真空表和压力表指示应为“0”位;启闭闸门的操作系统工作正常,开关灵活;对水泵进行盘车检查,确认转动松紧均匀灵活;水泵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
2、器检查:检查操作岗位常用的工器具齐全,并放置在固定明显的地方,以便随时取用。
3、泵清理:清扫机组现场,擦去水泵外部的油泥、灰尘,传动装置附近不应放置其他物品;检查进水池吸水管的支撑是否稳定,拦污栅应完整无损,并清除进入水池的杂物。
4、滑油脂检查:检查水泵轴承的润滑油脂是否充足干净,用机油润滑的轴承油位应正常,并查看滑动轴承油环是否转动带油。
5、行过程中定期检查:水泵运行中,对水池水位、运行电流、润滑油位油质、轴承温度、电机温度、泵振动、盘根泄漏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轴封水畅通循环,使盘根得到良好的润滑与冷却。滑动轴承不得超过6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 。运行中,真空表的读数突然下降,一定是漏气;指针读数摆动,很可能是进水池水位降落过低或进水管堵塞;压力表指针摆动过大,说明水泵运行不稳定,压力表的读数突然下降,很可能是泵体吸入空气。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进行检查排除。对运行中的检查处理内容,及时填入运行日志。
6、止操作:对正在运行的水泵禁止进行任何校正和修理,禁止在转动的部件上或有压力的管道上拧紧螺栓。
7、运行后清理:水泵按规程停止运行后,清理管道、泵体、泵座各部位,达到清洁完好。
二、运行中水泵常见问题分析
一般来讲,水泵的故障与设备基础、管路、传动轴、过流件、管路阀门等关系密切。
1、检修安装方面:水泵基础定位、找平出现较大偏差,水泵会产生振动与噪音;泵轴弯[珏j或叶轮不平衡造成水泵振动、轴承发热;轴承游隙或轴承压盖间隙不合理引起水泵振动、轴承发热。电机联轴器与水泵联轴器找正偏差大也会导致水泵振动、轴承发热。
2、操作方面:水泵起动时,泵出口阀未关闭,形成全负荷起动,造成电流很大,甚至水泵电气跳闸;如长时间关闭泵出口阀,水泵空转,使口环摩擦产生热膨胀,失去间隙;充水不足、进水管道、填料涵或真空管道漏气严重、水泵底阀锈死不灵活,进水口与叶轮的槽道被杂物堵塞、水泵的叶轮旋转方向不对,都有可能造成泵不出水,运行方面:地脚螺丝松动会引起泵体振动;填料压盖螺栓上得过紧,盘根受压与泵轴摩擦较大,造成盘车困难、轴功率升高:水泵填料失效或轴套磨损造成泄漏;水泵叶轮磨损,叶轮与口环间隙增大,水泵出口压力变小;转动部件锈死或管路被杂物堵塞,导致水泵起动后不出水或出水量较小;轴承缺油或润滑油变质,造成轴承过热甚至损坏;运行中水池水位下降,进水管的淹没深度不够,使进水池水面出现旋涡,空气被吸入水泵内,出现水泵喘振。
三、运行中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机组运行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但是一种故障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和判断一种故障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就事论事,而要全面地、综合地分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时而准确地排除故障。水泵运行中,值班人员应通过监测设备和仪表,测量水泵的流量、扬程、压力、真空度、温度等技术参数,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为泵站管理和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四、水泵机组的检修维护
水泵机组的检修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
一、检修的目的和要求
为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泵站中的所有设备均应具备很高的运行可靠性,保证机组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因此,对泵站所有的机电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的检查、维护和修理,更新那些难以修复的易损件,修复那些可修复的零件。
1、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是机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解决运行中已出现并可修复的,或者尚未出现问题,按规定必须检修的零部件。
定期检修是为避免让小缺陷变成大缺陷,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为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节约能源创造条件。必须认真地、有计划地进行。定期检修又分局部性抢修、解体大修和扩大性大修三种。
1.1局部性检修
是指运行人员可进入直接接触的部件、传动部分、自动化元件及机组保护设备等,一般安排在运行间隙或冬季检修期有计划地进行。
1.2 机组解体大修所谓机组解体大修,是机组的大修。机组大修是一项有计划的管理工作,是解决运行中经大修方能消除的设备重大缺陷,以恢复机组的各项技术指标,机组大修包括解体、处理和再安装三个环节。在规定的大修周期内,如机组运行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同时又可预测在以后一定时期内仍能可靠地运行,则可适当延长大修的时间。
1.3 扩大性大修当泵房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陷等而引起机组轴线偏移、垂直同心度发生变化,甚至固定部分也因此而受影响,有严重的事故隐患;或者零部件严重磨损、损坏,导致整个机组性能及技术经济指标严重下降而必须进行整机解体,重新修复、更换、调整,并进行部分改造,必要时对水工部分进行修补。
2、大修周期
机组大修的周期要根据机组的运行条件和技术状况来确定。对于常年运行的用于工业和城镇供水的机组,用于排、灌又要求调相的机组,可逆式的发电机组等。不但要合理地确定大修周期,还要装置一定数量的备用机组,以保证机组在检修期继续供水等。确定大修周期和工作量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2.1如没有特殊要求,尽量避免拆卸技术性能良好的部件和机构,因在拆卸和装配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损坏或不能满足安装精度要求。
2.2 应尽量延长抢修周期。要根据零部件的磨损情况、类似设备的运行经验、设备运行中的性能指标等,当有充分把握保证机组正常运行时,就不安排大修。也不能片面地追求延长大修周期,而不顾某些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大修应有计划地进行,以保证机组正常效益的发挥。
2.3 尽量避免全部分解、拆卸机组的所有部件或机构,特别是那些精度、光洁度、配合要求很高的部件、机构。
结语: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泵站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是保证泵站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泵站水泵运行的维护管理不仅需要管理者具备必备的专业知识,还要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在实际管理中发挥积极主动的精神, 以保证水泵运行的有效性、安全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燕.水泵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技术应用[J].甘肃科技,2012(11).endprint
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