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井东煤业9号煤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优选实验研究★

2014-07-25 03:59:56张鹏飞吴玉国
山西煤炭 2014年11期
关键词:煤业煤样比值

张鹏飞,吴玉国,杨 凯

(1.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2.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井东煤业,山西 朔州 036006)

1 课题背景简况

煤炭自燃是个动态复杂的发展过程,在特定环境条件时煤吸附氧,经过氧化自热,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产热量大于放热量,便会引起煤炭自燃。煤炭自燃后其周围煤岩及空气温度升高,热解并释放出一系列的气体产物,这些气体的出现和产生量随着温度的上升会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利用这种变化来预测预报煤是否发生自燃及自燃的发展情况,这些能预测并反映煤自然发火状态的气体称为煤自燃性指标气体。不同的矿井、煤质、煤赋存条件、开采情况都会影响到气体产物的临界温度。因此,笔者以平朔井东煤业9号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优选出适合9号煤的指标气体。

2 实验设计概况

1)煤样的选取:实验选用平朔井东煤业9号煤,其工业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实验装置:利用太原理工大学的煤自燃综合特性测试装置,对平朔井东煤业9号煤样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煤自燃综合特性测试装置系统图,见图1,由预热气路、传热煤样罐、程序控温箱、温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组成,能实现恒温、程序升温、跟踪升温三种温控方式,可经跟踪温度绝热、预热气路绝热、绝热煤样罐绝热,最大限度地实现煤自燃绝热条件。

表1 工业分析结果

图1 煤自燃综合特性测试装置系统图

3)实验条件及过程:选用井东煤业9号煤层煤样,对现场采集的新鲜大煤块剥除表面的氧化层,保留煤芯部分,用真空袋封装运至实验室。利用颚式破碎机对煤芯粉碎研磨,筛选出0.20~0.28 mm(60~80目)的颗粒煤40 g作为实验煤样,用广口瓶封装待用。实验前,将制备好的煤样置于铜质煤样罐内,煤样罐密闭后放于程序控制箱中,连接好进、出气路及温度探头(探头水平垂直置于罐体几何中心),并检查系统气密性。实验时,向反应器内通入80 mL/min的干空气,以1℃/min的升温速率对煤样进行加热,标志性气体分析温度设为30℃~220℃(煤自然发火理论表明:150℃左右时,即煤进入加速升温阶段,煤温上升迅速,在良好的外部条件下,可以很快达到燃烧阶段,此时对于早期预报已没有意义)。

3 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实验,得到井东煤业9号煤样在通入空气后程序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随煤温变化的实验数据,经整理和分析,研究了 CO、H2、C2H4、CO/CO2、C2H4/C2H6等气体浓度(比值)随煤温升高的演化规律。

1)CO浓度(比值)随煤温升高的演化规律:从图2看出,井东煤业9号煤产生CO的临界温度30℃~50℃(煤氧化过程中可检测到CO急剧变化的温度),CO气体贯穿整个氧化过程中,其在低温氧化阶段产生量较小,浓度变化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致呈指数上升趋势。但在70℃~80℃时,CO生成量随煤温的升高也会变得迅速,说明从该温度段开始,煤进入迅速氧化阶段,煤氧复合作用加剧。对于井东煤业9号煤层,若检测到CO存在,需持续加强检测,在对煤体温度进行测定时,如果温度接近70℃左右,说明CO的温升率变得更加灵敏,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煤自燃扩大。参照煤炭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优选的原则,30℃~50℃时已可加强监测,因此CO可作为井东煤业9号煤层检测自然发火的主要指标气体。

2)H2浓度(比值)随煤温升高的演化规律:从图3看出,井东煤业9号煤中H2生成的临界温度120℃,其产生量随煤温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在120℃~180℃时,H2随温度急剧增加,说明煤自燃已进入加速氧化阶段;在180℃~210℃时,其产生量会略有下降。

3)C2H4浓度(比值)随煤温升高的演化规律:从图4看出,井东煤业9号煤中C2H4出现的温度110℃左右,其产生量会随煤温升高整体呈单一递增关系。在110℃~160℃变化浮动较小;大于160℃后,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当检测到C2H4浓度30 ppm时,说明煤温已达160℃,氧化进入加速氧化阶段,故可作为煤层自然发火的指标气体。

图2 井东煤业9号煤层煤样C O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图

图3 井东煤业9号煤层煤样H2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图

图4 井东煤业9号煤层煤样C2H4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图

4)CO/CO2浓度(比值)随煤温升高的演化规律:由图5可知,在30℃~50℃时,CO/CO2比值较平稳,CO和CO2生成速率相近,温度较低时,煤氧化还不完全,CO浓度较小,所以比值增加缓慢。当70℃~150℃时,比值呈单调增长趋势,此时煤进入迅速氧化阶段,随着煤温升高CO生成速率明显高于CO2。在大于150℃后,比值开始明显下降,说明CO2生成速率开始高于CO。对于井东煤业9号煤层,若能检测到CO/CO2浓度比增加迅速,则表明煤温肯定已经超过70℃,煤体将进入加速氧化阶段,应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在70℃~80℃左右时,CO浓度会随温度变得灵敏,且CO/CO2比值增速也加快,因此,在以CO为主要指标气体的同时,可将CO/CO2比值作为检测井东煤业9号煤层自然发火的辅助指标。

图5 井东煤业9号煤层煤样C O/C O2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图

5)C2H4/C2H6:由图 6 可知,C2H4/C2H6比值随煤温总体呈增长趋势,温度100℃~150℃时浮动较小;当温度大于150℃后,比值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当检测到比值超过0.5时,可以认定煤层已剧烈氧化。因此在检测仪器足够灵敏时可作为东煤业9号煤层自然发火的辅助指标。

图6 井东煤业9号煤层煤样C2H4/C2H6势图

4 结论

(1)煤样中出现CO的临界温度在30℃~50℃,产生量随温升呈指数上升趋势。因此,CO可作为井东煤业9号煤层检测自然发火的主要指标气体,并辅以CO/CO2比值来检测煤层自然发火的情况。

(2)C2H4在110℃左右出现,产生量随温升整体呈单一递增关系,可作为煤层自然发火的主要指标气体。由于H2出现的临界温度为120℃,生成量随温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变化,所以单一依靠H2来检测煤层自然发火情况并不科学。

(3)C2H4/C2H6比值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在检测仪器足够灵敏时可作为煤层自然发火的辅助指标。

[1] 肖剑儒.神东矿区石圪台矿2-2号煤自燃特征温度与指标气体实验研究[J].中国煤炭,2011(9):94-96.

[2] 吴玉国,邬剑明,王俊峰.煤层自燃指标气体的试验研究[J].中国煤炭,2007(4):40-42.

[3] 邬剑明,彭举,吴玉国.平朔矿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选择的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2):67-69.

[4] 朱令起,周心权,谢建国.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实验分析及优化选择[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4):440-443,448.

[5] 汉鹏,陆伟,王宝德.煤自燃过程指标气体产生规律的系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6):46-49.

猜你喜欢
煤业煤样比值
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
预氧化对煤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煤矿安全(2020年10期)2020-11-02 08:27:50
突出煤样孔径分布研究
煤(2019年4期)2019-04-28 06:51:38
谈谈煤样制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河北遥感(2017年2期)2017-08-07 14:49:00
干燥及饱和含水煤样超声波特征的实验研究
煤炭学报(2015年10期)2015-12-21 01:56:02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对煤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9:56
华亭煤业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投用
均压技术在新安煤业有限公司的实践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