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莲 卢荣枝 袁润强 李运景 张锦兴
消炎利尿合剂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何杏莲 卢荣枝 袁润强 李运景 张锦兴
目的介绍消炎利尿合剂的制备以及治疗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结石、肾绞痛等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照现代工艺制备消炎利尿合剂、建立质量控制标准, 并用于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结石、肾绞痛等疾病,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该方组方合理, 制备方法简单, 对治疗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结石、肾绞痛等疗效确切。
消炎利尿合剂;制备;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消炎利尿合剂由龙胆草、车前草、瞿麦等10味中药制成,具有利水通淋、清热化石的功效, 经多年临床验证, 对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结石、肾绞痛等疗效显著, 现将其制备及近2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1处方:龙胆草、车前草、白花蛇舌草、金钱草、马鞭草、黄柏、黄芩、地丁、扁蓄、瞿麦。
1.2制备:以上各味中药材加水浸泡30 min后, 煎煮2次,合并煎液、过滤, 滤液浓缩后加适量防腐剂, 静置24 h, 除去沉淀物, 再煮沸加入蔗糖溶解, 分装即得。
2.1性状:本品味甜稍显苦涩, 液体, 棕褐色。
2.2相对密度:按照2010版药典对样品进行了三个批次的检测, 密度均>1.07, 符合药典规定[1]。
2.3pH值:4.5~6.5。
2.4其他: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3批样品的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等进行了检查, 符合药典规定。
2.5鉴别:取30 ml本品调节pH至10.0左右, 用三氯甲烷进行萃取, 取出后水浴至无三氯甲烷, 用2 ml无水乙醇溶解水浴后残渣制成供试用溶液;用盐酸小檗碱制成同浓度乙醇溶液作为对照用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 μl, 置于同一硅胶薄板上进行展开处理, 作照薄层色谱法试验。365 nm紫外灯下检视发现, 两者色谱相应位置荧光点近似相同。
2.6含量测定吸取供试品溶液5 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65 nm波长处测定小檗碱含量[2], 小檗碱含量为0.0357 mg/ml (20100512), 小檗碱含量测定高效液相图谱见图1。
图1 消炎利尿合剂的HPLC图谱
3.1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全来自门诊患者, 其中男108例,女92例, 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42岁;所有病例均根据疾病史、尿细菌培养、尿常规检查等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3.2治疗方法 消炎利尿合剂, 口服, 50 ml/次, 2次/d。对照组服用石淋通片, 口服, 5片/次, 3次/d。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3.3疗效判定标准 腰背酸痛、尿路不通等病症消失, 尿常规检查数据显示正常, 或尿样细菌培养阴性的, 为痊愈;腰背酸痛、尿路不通等病症明显减轻, 尿常规检查数据显示白细胞较前减少过半, 或尿样培养中细菌数减少70%的, 为显效;腰背酸痛、尿路不通等病症稍显好转, 尿常规检查数据显示白细胞较前减少30%~50%, 或尿样培养中细菌数每毫升少于100个的, 为有效;病症无好转, 尿常规检查或尿样培养几无变化的, 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4治疗结果 治疗组100例患者中痊愈85例, 占85.00%;显效10例, 占10.00%;有效6例, 占6.00%;无效1例, 占1.00%, 总有效率为99.00%。有临床症状的患者, 以腰痛、尿急、尿频、排尿不畅症状好转为起效。患者最快起效时间0.5 d, 一般多在服药1 d后起效。肾功能受损患者的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其中肾功能不全30例, 29例血清肌酐恢复正常, 肾功能衰竭12例, 患者血清肌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100例中痊愈20例, 占20.00%;显效29例, 占29.00%;有效46例, 占46.00%;无效5例, 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泌尿系统感染中医辨证多系心火亢盛, 移热于小肠。治疗宜以清热为主, 消炎利尿合剂中黄柏、黄芩、白花蛇舌草、地丁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金钱草、车前草、扁蓄、瞿麦、马鞭草具有利尿祛湿、通淋化石的功效。因此消炎利尿合剂可用于治疗泌尿感染及泌尿系结石、肾绞痛等症。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附录41.
[2] 卢荣枝, 唐颂健, 李运景, 等.RP-HPLC法测定消炎利尿合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中国药房, 2008, 19(21):1639.
2014-05-20]
528403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