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合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07-18 12:06:51黄燕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梗心肌梗死住院

黄燕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合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燕燕

目的讨论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7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方式, 干预组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合理护理干预的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时SAS评分、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及心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 住院期间心梗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临床效果显著。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不但发病急及病情重、而且死亡率较高, 如不采取合适的措施给于干预治疗, 患者预后极差, 护理干预作为救治工作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 本研究选取本院救治的144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合理护理干预, 取得良好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诊断标准为2010中华医学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 排除标准为:①肝肾功能不全者, 肿瘤患者;②心梗后抑郁、不能正常交流者;选取的患者年龄43~75岁, 平均(59.5±11.2)岁, 其中男85例, 女59例;合并糖尿病39例, 高血压43例, COPD25例,脑梗死2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72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症构成、入院SAS评分及心功能指标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组给予合理护理干预,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院前护理评估及干预:“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2], 第一时间充分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危险分层, 给予必要的生命支持, 配合医师迅速转运至导管室。②住院期间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向患者说明心肌梗死的发展及转归、检查及医疗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 避免使患者恐慌, 教育患者针对冠心病合理饮食及运动、睡眠及情绪控制等。③心理护理干预:定期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心理情况, 采取合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消除患者紧张及焦虑的心理状态。④利用情绪评分量表(SAS)评定患者情绪, 分1~4级评定, 每条目相加得分为SAS总分, 分值高者焦虑程度越重[3]。⑤加强患者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合作, 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1.3主要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及心功能指标、心梗并发生急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出院时SAS评分及心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心梗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2。

表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指标比较

表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出院时SAS评分ICU监护时间(d)住院时间(d)出院时心功能LVEF(%)干预组(n=72)36.4±5.26.2±1.813.4±3.559.4±10.1对照组(n=72)46.3±6.37.4±2.111.6±3.351.2±9.5 t值10.387-3.6813.1754.921 P值<0.001<0.0010.002<0.001

表2两组患者住院心梗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n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危重病, 发病急进展快, 其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发生率较高, 如不采取及时的治疗其死亡率高预后差, 目前其发病和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精神因素及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4]。心肌梗死的治疗涉及多方面的, 而护理作为临床一线工作具有特殊地位, 能否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给予合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如“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的黄金原则[5], 强化意识责任, 极大的缩短血管开通时间,在干预中给教育宣讲, 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引导患者合理饮食, 戒烟戒酒及合理运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患者干预后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都短于非干预组, 心律失常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也有明显下降, 另外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极大的缓解了其心理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 而不良情绪常常增加心肌氧耗导致心梗及心绞痛的发生[6], 患者SAS评分减低, 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 合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临床效果显著。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11(2):75-79.

[2] Dixon SR, Grines CL The year 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J Am Coll Cordial, 2011,57(22):2207-2220.

[3] 张蓉.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8):27-28.

[4] 马朝霞, 李杰, 张玉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国医药, 2011, 6(11):1425-1426.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7( 5):121-125.

[6] 陈竹芳, 黄鹤.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3, 19(7):87-89.

463000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心梗心肌梗死住院
妈妈住院了
心梗突发的九大不典型“求救信号”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祝您健康(2019年10期)2019-10-18 01:29:28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