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2014-07-18 12:06:51许克璞刘英杰徐春燕徐丽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7期
关键词:言语心态医护人员

许克璞 刘英杰 徐春燕 徐丽娟

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许克璞 刘英杰 徐春燕 徐丽娟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入组本院收治的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由医院护理人员对其实施临终关怀, 包括生理、心理和生命伦理等几个方面的关怀, 同时由护理评估并记录患者临终关怀前后的行为言语,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组的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 情绪可控制率高达95.8%(69/72)。入院前行为言语评估总体得分23.04分, 平均行为言语评估得分仅为0.32分;经过治疗及临终关怀后, 言语评估总体得分高达100.80分, 平均行为言语得分为1.40分, 临终关怀后行为言语得分明显高于临终关怀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能够明显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态度, 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临终关怀;恶性肿瘤;护理

临终关怀是医生、护理人员或其他自愿者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的一种生理、心理及生命伦理等方面的辅助治疗措施以及对其家属的心理安慰, 主要强调不但要延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而且更要提高其临终前的生活质量, 使其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 同时减轻患者家属的悲痛心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劣和社会生存压力的逐渐增加,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对于这些患者而言, 人们不但仅仅希望延长生存期, 而越来越多地要求提高生活质量[2]。因此, 作者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 并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换的行为言语得分, 同时计算实施后患者的情绪可控制率, 以此来分析临终关怀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2例, 均为接受临终关怀的患者, 其中男性33例, 女性39例;年龄27~82岁,中位年龄59岁;肿瘤类型:肺癌21例, 肝癌17例, 直肠癌10例, 卵巢癌9例, 宫颈癌5例, 胰腺癌5例, 食管癌5例;患者病程10~81个月, 中位病程37个月;住院时间:10~187 d, 中位住院时间39 d;文化程度:文盲15例, 小学10例, 中学23例, 大学及以上25例。

1.2行为言语得分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3]进行评估, 4分:患者情绪积极乐观, 可以听到其笑声;3分:患者情绪乐观,面带笑容;2分:情绪心态平和, 有自我封闭倾向, 不愿与外界交流;1分:情绪心态基本平和, 拒绝与外界交流, 并且偶尔有自杀言语;0分:情绪低落, 经常出现自杀言语;-1分:情绪很低落, 高频率出现自杀言语, 甚至偶尔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2分:情绪极其低落, 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极其频繁。

1.3临终关怀 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首先要提供良好的饮食护理、治疗相关护理、普通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并且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安静、清洁。同时, 由于这些患者已经处于临终前的最后阶段, 医护人员还要进行临终关怀方面的护理。

1.3.1生理方面的临终关怀 首先医生给予减轻患者疼痛等不适感的药物或临床处理, 同时由护理人员给予按摩、热敷、冷敷、谈话交流等使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分散。另外,由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大多丧失, 护理人员应当定期为其擦拭身体, 更换被褥、衣物等, 及时清理患者的排泄物, 保持患者自身的干净、整洁。饮食上, 大多数患者由于放疗、化疗, 甚至生物治疗等的极大毒副反应而进食困难, 因此, 医护人员应当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一个既能提高患者营养, 又能符合患者进食习惯的饮食计划。

1.3.2心理方面的临终关怀 以往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 大多仅仅注重其生理方面的护理, 而不注重其心理方面的护理, 包括临终关怀也是这样。而对于大多数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由于长期忍受恶性肿瘤本身所带来的痛苦以及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的毒副反应, 患者大多会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甚至狂躁、愤怒等情绪。对于医护人员,患者一旦出现上述异常情绪, 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发挥患者自身的主观性, 使其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增强, 从而从根本上接触其心理上的苦闷。具体而言, 医护人员应当通过艺术的沟通技巧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建立互信关系,使其参与到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行为当中[3]。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真诚的微笑, 站在患者的立场进行分析, 细心、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并且告诉患者, 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的延长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通过宣讲教育或其他类似患者的切身体验讲授等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 使其勇敢地, 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

1.3.3生命伦理方面的临终关怀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最终会走向生命的终点, 因此, 对于, 每个人其生命都是非常可贵的, 应当保持其临终前的尊严。生命伦理方面的临终关怀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 甚至是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大力宣传。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 由于受到疾病本身和治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的双重折磨, 生活自理能力丧失, 其临终关怀显得更为重要。从医护人员这一方面来讲, 应当加强业务能力学习, 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从而能更好地为这些患者进行临终关怀, 使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 提高临终前的生活质量, 实现最后的人生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组的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 情绪可控制率高达95.8%(69/72)。入院前行为言语评估总体得分23.04分, 平均行为言语评估得分仅为0.32分;经过治疗及临终关怀后, 言语评估总体得分高达100.80分, 平均行为言语得分为1.40分,临终关怀后行为言语得分明显高于临终关怀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临终关怀前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行为言语得分情况比较

表1临终关怀前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行为言语得分情况比较

时间行为言语得分临终关怀前0.32±0.043临终关怀后1.40±0.157 t 14.753 P 0.000

3 讨论

临终关怀是近年来提出以减轻患者临终前生理、心理痛苦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可以由医生、护理人员或其他自愿者进行, 这既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广大的社会舆论和媒体也应当进行临床关怀方面的宣传和教育[4]。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 重点在于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使其保持生命最后阶段做人的尊严, 实现最后的价值,而不仅仅以延长生存期为目的。本组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经过良好的临终关怀的实施, 情绪可控制率高达95.8%, 言语评估得分也较入院前增加。这些提示临终关怀能够明显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态度, 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董少梅.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2, 7(30):193-194.

[2] 仇蓉.临终关怀对改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6):59-60.

[3] 罗倩, 严华.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关怀重要性分析.吉林医学, 2012, 33(24):5332.

[4] 王振华.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中国医学工程, 2013, 21(1):184-185.

467000 平顶山, 解放军第一五二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言语心态医护人员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1:46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做谦逊的人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还是“看掐架”心态
关于冬天
中国诗歌(2013年3期)2013-08-15 00:54:22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