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霞
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
许晓霞
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 比肉体疾病对机体的健康损害更大, 会加快人的衰老和死亡速度。针对目前在世界人口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的心肌梗死患者, 进行了心理调查和心理护理后, 发现掌握心理变化规律、制定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并正确实施, 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其愈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因素;心理护理;心肌梗死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 年龄39~73岁, 平均年龄56岁。文化程度:文盲2例, 小学18例, 中学28例, 大学2例。病程:4 h~2年,其中临床治愈率为67%, 死亡率为16%。全部病例都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血清心肌酶学检验含量增高或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证据, 均已确诊。典型的胸骨后疼痛42例, 无痛性的心肌梗死5例, 异位疼痛性心肌梗死3例。
2.1调查方法 制定表格,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心理状态(急性发作期、合并并发症期、恢复期、陈旧性心肌梗死复发期)。调查表均由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协助逐项填写。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50份表格全部收回。
2.2心理状态的分型 根据表中调查结果和临床观察, 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变化,但在同一阶段也有几种心态并存。所以在分型时着重当时主要的心理变化划分四型, 其结果见表1。
表1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心理变化类型百分比[n(%)]
3.1急性发作期 发病急、病情重、疼痛的折磨和住院后24 h或长期心电监护以及紧张的抢救等, 使患者产生濒死感。犹如大难临头, 陷入惊慌恐惧之中, 极易使病情加重。其恐惧、焦虑的心理约占80%。极度的精神紧张不仅引起心律失常, 还可以发生室颤或猝死。这是, 护士的心理护理和自身的素质十分重要。首先, 要讲明精神紧张对治疗和愈后的不利。分析患者产生恐惧和焦虑的真正原因, 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和给予心理支持。注意:语言要文明, 态度要和蔼, 行为要规范, 操作要敏捷。做到遇事不慌、悲喜有节、激情不露, 给患者一种可以信赖的安全感。观察患者应以热忱和善的目光, 避免斜视和不屑一顾, 解释病情时一要恰当;二要注意患者的反应。经验证明, 良好的心理护理, 不仅能疏泄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还能克服心理障碍和负担, 保持乐观的态度,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患者谭某,女性, 58岁, 临床诊断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自知病情危重, 精神上极度恐惧和焦虑, 通过我们沉着冷静、充满信心的抢救, 主动热情地与其交流和开导, 从而使她消除了紧张感, 增强她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希望, 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于三个月后痊愈出院。
3.2并发症期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一病未好又添一病, 此时患者往往表现的心事重重、悲观失望, 甚至压抑、自暴自弃。其沮丧、忧郁的心理占47.1%。长期的精神抑郁对健康极为不利, 此时最重要的护理手段是谈心, 促进心理沟通和思想交流[1]。一要与患者交朋友, 尤其住ICU病房的老年患者, 沮丧、孤独常使他们失去生命的信心。所以, 在加强床旁巡视时要善于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 鼓励其战胜疾病的勇气。二要协调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关系。愉快的心情, 和谐的气氛, 加之体贴入微的关怀, 能使患者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家庭的幸福, 加快了康复速度。三要改善环境。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认为:良好的环境在于机体本能起作用来对抗疾病,同时改善抑郁的心情[2]。因此, 有效可行的环境改善, 对于沮丧、忧郁型患者极为有利。
3.3恢复期 普遍处于良好的心态, 能够客观地认识和对待疾病, 懂得此病是可以治愈的, 以饱满的热情, 积极配合治疗。此时适当地进行康复治疗, 逐步增加体育锻炼, 有利于体力和工作能力的回复。但要避免操之过急, 尤其是对无痛性或异位疼痛性的心肌梗死更为重要。无痛或疼痛稍有缓解即以为诊断上的失误, 过早地下床活动、外出、行走都可使病情加重或猝死。对胆小多虑患者应消除其顾虑, 同时适当的帮助患者总结配合治疗护理的经验教训和加强卫生宣教对巩固强化良好的心态颇有裨益。
3.4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复发 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再次发作, 往往表现出急躁发怒的心理。对治疗、护理及药物的疗效会产生不信任感或持怀疑的态度。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 护理上应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耳聋、眼花的患者, 除了生活上要尽可能给予照顾和便利外,护理上应做到一要有感情;二要有礼貌;三要有耐心;四要守信用。对文化水平高的患者, 说话要富有逻辑性、周密性。对文盲、文化水平低的患者, 要求他们多和医务人员联系,不要相信自己和非医务人员的不正确评估。要用耐心和诚意,使其相信或明白:只有密切配合治疗, 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才能减少此病的复发率, 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有业, 马文元.实用医学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1:92.
[2] 沙正兵.脑梗塞所致精神障碍中情感障碍的护理.护理学杂志, 1994,9(6):270.
02100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