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刺放血配合中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情况

2014-07-18 12:06:51陈艳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7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针刺

陈艳萍

浅谈针刺放血配合中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情况

陈艳萍

目的探究针刺放血配合中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头痛的患者8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针刺放血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的联合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上头痛的患者进行针刺放血联合中药的治疗, 能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且应用安全简单, 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针刺放血;中药;头痛;临床疗效

头痛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头风”的范畴, 其病因往往比较复杂, 主要的病因一般为风寒外束, 导致寒凝静脉, 头部气血瘀滞而导致[1]。头痛的发生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正常的休息等, 易导致患者的消极、悲观的情绪,如果不能有效的治疗, 容易引发患者其他系统器官等的疾病。有些研究报道中指出, 针刺放血的疗法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 还有部分的研究报道, 单纯应用时的效果却并不非常理想。本研究中, 对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的40例头痛患者进行了针刺放血联合中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头痛的患者80例, 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其中观察组中, 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4例, 年龄在18~70岁之间, 平均年龄(45.8±3.7)岁。平均病程为13.7个月, 根据头痛的类型分, 紧张性头痛的患者有23例, 偏头痛的患者有17例。根据头痛的等级分,头痛程度为1级的有8例, 2级的患者有23例, 3级的患者有9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有23例, 女性患者有17例, 年龄在19~68岁之间, 平均年龄(44.9±3.9)岁。平均病程为14.1个月, 根据头痛的类型分, 紧张性头痛的患者有22例, 偏头痛的患者有18例。根据头痛的等级分, 头痛程度为1级的有10例, 2级的患者有21例, 3级的患者有9例。各例患者均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脑膜炎以及脑出血等其他脑部疾病对研究结果的影响[2],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头痛时间以及程度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针刺放血治疗 前额疼痛的患者取印堂、双侧太阳、百会等穴位, 并配合远端的中脘、丰隆穴;头顶痛的患者取百会、四神聪配合远端的太冲穴;头候后部疼痛的患者取双侧的风池和后顶, 配合远端的双侧至阴穴[3];头单侧痛的患者取患侧的丝竹空, 配合远端的双侧足临泣;全头部痛的患者取百会、风池配合远端的双侧足三里和太溪穴。在针刺各穴位得气后, 头部的穴位连接电针,前额疼痛的患者印堂连百会, 头顶疼的患者四神聪互连, 头后部疼的患者风池连后顶, 全头疼的患者空痛连风池。设置电针的频率为30 Hz, 振幅设置为3~6伏, 留针时间为30 min左右[4]。取穴处拔火罐约10 min, 在拔火罐的部位留下印记, 应用医用采血片均匀的点刺局部印记处6~12下, 然后再在原部位进行拔罐, 停留时间约为10 min, 出血预计2~5 ml。进行以上的治疗, 3次/周, 3次为一个疗程。

1.2.2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针刺放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的治疗 中药治疗方案以活血化瘀和解痉止痛为主[5]。配方组成:白芍30 g, 桃仁、甘草、全蝎、红花以及僵蚕各10 g, 蜈蚣3条。加减:前额疼痛的患者配合白芷10 g和焦三仙30 g;头顶部疼的患者配合柴胡10 g;头后部疼的患者配合防风10 g, 葛根15 g和麻黄5 g;头单侧疼的患者配合柴胡10 g和黄岑10 g;全头的患者配合当归15 g。该中药配方1次/d, 以水煎服, 7剂为1疗程[6]。

1.3效果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常规》[7]中相关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断。痊愈:患者的头痛以及伴随症状消失, 随访半年没有复发情况发生。好转:头痛的程度、范围以及时间等均有所减少, 伴随的临床症状少有发生。无效:患者的头痛以及伴随症状等没有明显的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SPSS 18.0数据库, 采用χ2检验或者t检验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比较

2.2随访情况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 观察组中, 出现病情复发的例数为0, 复发率为0;对照组中,出现病情复发的例数为3例, 复发率为7.5%。

3 讨论

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的原因往往较多,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 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情绪,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等, 有时还会容易引发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中医理论中, 导致头痛的多种病因中,归根到底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患者局部的血气运行障碍, 即通常所说的不通则痛[8]。治疗的方法则是根据这种原因进行痛经活络治疗。针对局部的经络不通进行大椎放血可以直接达到去瘀血、泻毒火和清肝火的作用。若疼痛属于虚症, 则宜少针浅刺, 激发出局部的经气运行, 引导经脉之气运行到此, 从而改善局部的气血状况。大椎穴是全身之气灌注到头部的关隘, 通之则可以达到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的目的。

中药中的白芍和甘草药物能够养血柔肝、疏通气血, 而红花等更是活血化瘀的良药, 再配以虫类则达到痛经活络、祛风止痉的目的, 葛根能够调和营卫, 麻黄发表, 能够驱除膀胱经的风寒之邪, 风寒之束若解, 则头痛可去。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进行针刺放血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的联合治疗, 能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达到更高的治疗有效率, 且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 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荐的治疗头痛的方法之一。

[1] 杨春光, 朱彬, 廖明霞.电针耳尖放血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29(7):539-540.

[2] 丁莉, 朱淑梅.耳尖放血配合加味川芎白芷汤治疗偏头痛56例.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0):184-185.

[3] 林磊, 谷涛, 丁瑞庆.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患者左侧丘脑代谢变化的共振波谱研究.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3, 16(2):190-193.

[4] 佟波.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35例临床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16):27-28.

[5] 杨雄庆.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7(5):617-618.

[6] 余晓璐, 范刚启.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偏头痛针刺疗效的关系.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8):76-78.

[7] 李桂敏, 严伟, 殷建权.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7):439-441.

[8] 徐向青, 元超.紧张性头痛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9):98-100.

471009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四科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针刺
头痛应该灸哪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头痛与口疾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远离头痛的困扰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8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01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