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2014-07-18 12:06:51郭彦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7期
关键词:葛根素丹参神经功能

郭彦堂

葛根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郭彦堂

目的比较葛根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做为观察对象, 随机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治疗, 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都以15 d为一个疗程, 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变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的各项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96%, 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7.55%,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葛根素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 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葛根素;丹参注射液;脑梗死;临床疗效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临床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 其中葛根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都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药物, 但对于两种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 故作者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 旨在比较葛根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高参考, 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都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 且临床表现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都排除肿瘤, 严重的肝肾疾病等影响研究的患者。随机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9例。观察组49例患者中男27例, 女22例, 最大年龄73岁, 最小年龄49岁, 平均年龄(62.5±3.4)岁。49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轻度的患者为26例, 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的患者为18例, 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的患者为5例。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28例, 女21例, 最大年龄74岁,最小48岁, 平均年龄(62.8±3.2)岁。49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轻度的患者为25例, 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的患者为18例,神经功能缺损重重度的患者为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在入组的第1天, 首先空腹抽取静脉血, 检测肝肾功能、血流变、血尿常规。采血后观察组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葛根素400 mg, 1次/d静脉滴注, 30滴/min, 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 1次/d静脉滴注, 30滴/min, 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肝肾功能、血流变、血尿常规。

1.3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根据2006年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标准进行制定[2]:①基本治愈:患者在用药后生活完全自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0级; ②显著进步:用药后生活大部分自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用药后生活部分自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 病残程度4级;④无效:患者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与进步的例数与总例数的比值。

2 结果

2.1血流变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的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比较(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比较(

注:两组比较aP>0.05,bP<0.01

组别例数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9例30.1±2.8a11.4±2.9b20.3±2.8a8.3±3.1b3.6±0.3a1.8±0.4b对照组49例29.3±3.219.4±3.419.5±2.211.5±2.53.5±0.22.2±0.3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n(%)]

2.3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以葛根素为主要成分的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其中有效成分为异黄酮。根据药理学研究显示, 异黄酮的药理作用是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抗血小板凝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通过现代病理研究显示脑梗死的发生与内皮素(ET)及血栓素B2(TXB2)有明显的联系, 内皮素(ET)及血栓素B2(TXB2)等缩血管物质的释放会引起脑微循环的障碍, 从而影响脑梗死患者的康复[3]。而葛根素能抑制内皮激素(ET)的过量释放, 从而加速内皮功能的恢复, 同时还可明显提高G-酮-前列腺素F12的含量, 从而明显降低血栓素B2(TXB2)等浓度, 从而达到改善脑梗死患者微循环的作用, 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除此之外, 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流变的情况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葛根素通过提高PGI2的合成活性, 抑制血小板的凝集, 促使红细胞解聚, 降低血液黏度, 从而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状态, 缓解脑梗死区的缺血缺氧状态, 从而有利于脑梗死区微循环的恢复[4]。而丹参虽然与葛根素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 也可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脑血流量, 抗血小板凝集及抗血栓形成, 但大多数学者研究都显示, 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丹参。康倩等[5]通过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药物研究显示, 应用葛根素组的总有效率为96.99%, 应用丹参的总有效率为78.47%。陈燕平等[6]通过对119例脑梗死的药物研究显示, 葛根素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 丹参组的总有效率为79.23%。这些都与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5%是基本相符合的。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充分证明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丹参组。

综上所述, 葛根素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 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无明显不良反应, 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王克非.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3(10):142-143.

[2] 纪素听.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不良反应监测.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4(9):508-509.

[3] 沈俊良, 赖瑜华.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4(4):139-141.

[4] 沈青.奥扎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0, 3(23):322-323.

[5] 康倩, 余正.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对比分析.中国药物平均, 2013, 3(2):68-69.

[6] 陈燕平, 邓卫清, 郭慧.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0, 2(2):314-315.

471700 洛阳市洛宁县兴华镇卫生院内科

猜你喜欢
葛根素丹参神经功能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46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12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4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