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诗华
新疆阿拉市9年内阴道炎病因的转化分析
吴诗华
目的分析阿拉尔市9年内阴道炎病因的转化。方法2005~2013年间, 5次妇科病普查阴道炎感染情况比较。结果阴道炎患病人数百分比有所下降。患者患病类型发生转变。结论阿拉尔市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感染率居高不下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阴道炎;病因转化;分析
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 而病原引起的阴道炎的发生普遍现象, 患者有不适感, 影响生活和工作, 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对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体现出国家对妇女的关心和重视。
新疆阿拉尔市2005年1月~2013年12月9年间共进过5次妇科病普查, 由新疆阿拉尔医院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完成普查工作, 主要完成普查中阴道分泌物检查, 确定阴道炎的发病原因, 数据显示发病类型有所转化。本文针对转变趋势进行分析, 并对阿拉尔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广大育龄女患者提出合理的相关建议。
1.1一般资料 阿拉尔市接受妇科病普查的已婚妇女。
1.2主要试剂 10%KOH溶液, 贝索深蓝(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检测方法
1.3.1白带常规检验 采集被检妇女阴道分泌物, 用无菌棉签涂于载玻片上, 经涂片生色后通过高倍镜观测滴虫, 霉菌及其他菌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1.3.2温生理盐水悬滴法检查滴虫 于载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 自阴道后穹窿取少量分泌物混于载玻片上盐水中,立即在低倍镜下检查, 若有滴虫可见其呈波状运动和移动及增多的白细胞被推移。
新疆阿拉尔医院妇产科每两年配合防疫站对孕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 进过9年共5次调查结果的分析, 阴道炎患病人数有所下降, 2005年为25.4%, 2013年下降至15.7%。阴道炎患者患病类型发生转变, 由过去的以滴虫阴道炎为主(28%)转向以假丝酵母菌阴道炎为主(48.3%)的现象。详见表1。
表1妇科病普查中阴道炎患者患病类型统计表
3.1阴道炎发病类型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妇女地位的提高, 及国家对公共卫生的大量投入和基层医院的普查和宣传作用。使广大育龄妇女在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有了很多的改变, 普查结果显示阴道炎患者的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是患病类型却发生了改变, 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感染率由2005年的35.9%, 上升为2013年的48.3%, 呈现明显的年度递增趋势。
3.2滴虫阴道炎感染率下降分析 滴虫性阴道炎是感染了阴道毛滴虫后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症。少数患者阴道内有滴虫存在而无症状反应[1], 称为带虫者。一般认为滴虫单独存在时不能引起炎症, 但因其消耗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 改变了阴道酸碱度, 破坏了防御机制, 促进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故常在月经期前后、妊娠期或产后等阴道pH改变时, 引起炎症发作[1]。妇科病普查结果显示阿拉尔市妇女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这与妇女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有直接关系。
3.3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感染率增高分析 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是由阴道内的念珠菌,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及外阴的炎症性疾。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 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 但菌量极少, 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2]。在无症状的带菌状态下, 假丝酵母菌主要呈非菌丝状态, 细菌数量相对较少, 在此情况下, 假丝酵母菌与寄居处有保护作用的菌丝存在, 以及其局部防御机制之间保持巧妙的平衡。当存在使假丝酵母菌毒性增强的因素或局部防御机制减弱时, 就会出现有症状的阴道炎。
念珠菌生长最适宜的pH为5.5, 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 正常人为3.7~4.5, 但阴道的弱酸性改变为pH 5.5后, 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 并转变为菌丝相, 才引发阴道炎症状。主要危害有造成不孕、影响胎儿发育、影响生活质量及引起其他疾病。发病增高原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3]。
3.4建议采取的措施 针对阿拉尔市已婚妇女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感染率居高不下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建议该地女性采取以下方式积极预防。首先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换洗内裤并放于通风处晾, 盆具、毛巾自己专用, 内裤与袜子不同盆清洗。而对于已婚女性来说, 平时做好阴道保健也很重要, 除了日常清洗外, 还应该让阴道保持一定的酸碱度, 通过功能锻炼等恢复肌肉组织弹性, 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细菌的侵扰。 其次放弃滥用抗生素, 很多女性遇到咳嗽、发烧、头痛, 就自己到药店购买抗生素, 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 霉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4]。最后切忌过度清洁,频繁使用药字号洗液、消毒护垫等, 容易破坏阴道弱酸性环境, 正常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
[1] 谷学英, 刘志强, 张玲华, 等.一般育龄妇女人群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的流行病调查与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5(8): 502.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636.
[3] 黄醒华.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及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12):705-707.
[4] 李丹, 林修洁, 顾庆成, 等.上海市徐汇区部分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4, 16(1):28-29.
843300 阿拉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