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4-07-18 12:06:53王军蔡蕤杨晓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房室心动过速室性

王军 蔡蕤 杨晓敏

我院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王军 蔡蕤 杨晓敏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信息。方法 利用本院医院信息化(HIS)系统与药事管理系统, 调取2013年本院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数据,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院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有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等, 使用范围主要为心内科,主要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结论 本院抗心律失常类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 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需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 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抗心律失常;合理用药

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特性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使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 可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两类。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或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较复杂, 它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快速及心室颤动等。此次主要分析讨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各型心律失常特点各不相同, 治疗方法各异, 本院作为心脏专科医院, 现对2013年本院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希望能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调取2013年本院医院信息化系统(HIS系统)及药事管理系统中有关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品使用的相关信息及用药病历, 随机抽取200份病历进行调查与分析。

1.2方法 通过HIS系统对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包括用药品种、用药科室、用法用量等, 使用Excel表格记录并分析抽查的200份用药病历的相关用药信息,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科室、临床诊断、用量、用药理由等。

2 结果

2.1用药情况总结 从本次抽出的病历中, 本院使用的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有6个品种, 具体品种及用量见表1[1]。

表1 用药情况总结

2.2患者用药情况 所抽取的病历中, 男132例, 女68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2.1岁。疾病分布几乎覆盖所有心内科常见病。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71%), 其次为口服给药(29%)。从所抽取病例中, 未发现明确的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记录。

3 讨论

3.1如何正确选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2]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普尔基涅氏纤维和心室肌, 降低自律性, 对心房和窦房结的作用甚轻。抑制心室的应激性, 提高其致颤阈。延长或相对延长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有效不应期且使其长短一致化, 有利于消除折返, 因此适用于各种原因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或洋地黄中毒等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禁忌证为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严重肝功能障碍。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出现毒性反应,表现嗜睡、兴奋、感觉异常、定向障碍、抽搐、呼吸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出现传导障碍等。因本药能迅速控制室性心律失常, 对心肌抑制作用甚轻, 故目前认为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胺碘酮为α和β受体非竞争性阻滞药。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广泛, 可使心房、心室肌纤维、房室结、希氏束、普尔基涅氏纤维及房室旁道的动作电位包括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 并有很强的阻滞折返激动作用, 因此, 适用于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快速心律失常, 禁忌证为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和对碘过敏者。长期用药应注意Q-T间期延长及显著的心动过缓。长期服用角膜有棕黄色沉淀物, 但不影响视力, 停药后消失, 间歇服药或用甲基纤维素或钠碘肝素溶液滴眼可防止发生。本药每1个分子含2个碘原子, 400 mg/d相当于原素碘188.8 mg, 因而长期服药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时用阿托品不能纠正。出现 Q-T间期明显延长者应停药以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与晕厥。大量长期服用还可引起肺纤维化的严重副作用。

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注射适用于治疗和预防室性和室上性及预激综合征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率为60%~70% ;静脉注射终止房室结和房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50%~90%;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有效率为25%或减慢心室率。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更为常见, 几乎占整个不良反应的70%。由于本品具有β受体阻滞剂与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 尤其是静脉注射, 可降低心输出量和血压, 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甚至心源性休克。也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加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静脉注射可发生严重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和各类传导阻滞。

美托洛尔用于窦性心动过速, 特别是交感神经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所致者效果良好。亦可用于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及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及长Q-T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律失常。减少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心律失常。本药可致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和哮喘、低血压等。长期应用对脂质代谢和糖代谢有不良影响, 故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突然停药可产生反跳现象。

3.2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心房颤动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 发病率高, 并且呈反复持续性发作, 危害大。毫无疑问的是恢复心房颤动患者的窦性节律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最理想方式。长期以来, 药物治疗对心房颤动的节律性维持很差。本院开展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优异成果, 为患者解除了痛苦[3]。

[1] 曹克将, 陈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1): 14-17.

[2] 薛玉梅, 吴书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中国处方药,2006(07):10-13.

[3] 胡大一, 马长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1-23.

2014-05-08]

450016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王军 蔡蕤);郑州市骨科医院(杨晓敏)

猜你喜欢
房室心动过速室性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心电与循环(2021年2期)2021-04-09 16:51:16
《思考心电图之169》
心电与循环(2020年2期)2020-12-08 21:05:57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心电与循环(2019年1期)2019-02-18 08:20:42
房室阻滞表现多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房室交界区前传功能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