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发根 金新安 龚少婷
磁共振与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分析
丁发根 金新安 龚少婷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与膝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诊断,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膝关节镜进行诊断。对患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诊断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上检出率为98.0%, 对照组检出率则为70.0%, 研究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磁共振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 诊断准确度高, 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推广。
磁共振;膝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膝关节韧带出现损伤的部位大多数为膝内侧副韧带、膝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以及后交叉韧带这几个部位。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时, 临床多进行诊断工作。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到本院进行诊断治疗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25.61±5.43)岁;高处坠落致伤15例, 车祸致伤18例, 摔伤10例, 砸伤7例。对照组年龄15~65岁, 平均年龄(25.18±6.89)岁; 高处坠落致伤13例, 车祸致伤20例,摔伤13例, 砸伤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致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 检查主要是使用影像造影技术, 对损伤部位进行全面的诊断, 多个部位均可进行成像, 尤其是进行软组织的诊断时,分辨率极高。并且在诊断的过程中, 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诊断膝关节的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以及软骨骨折具有很大优势[1]。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膝关节镜诊断, 诊断时, 患者仰卧在病床上, 双膝弯曲自然下垂, 然后将摄像头与关节镜的目镜连接好, 按照诊断步骤一步步进行诊断。在患者完成手术之后,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物理训练, 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诊断之后, 关节的恢复情况,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在诊断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上的检出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对比(n, %)
膝关节是人们进行运动时, 最容易损伤的一个关节, 膝关节韧带出现损伤时, 患者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 无法正常学习与工作。目前, 临床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 多是采用磁共振技术, 采用该技术进行诊断, 可以清楚的看到损伤的具体部位, 医护人员对损伤部位全面分析之后, 便可展开治疗工作, 避免由于误诊原因耽误病情, 更重要的是, 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磁共振技术与CT技术、X线技术进行比较, 具有对韧带、软骨等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 诊断准确率高,因此被广泛运用。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中, 采用传统的关节镜进行诊断, 该技术主要是以三角操作技术为主, 也就是通过入口把关节镜放入到关节腔当中, 在监视器上可以看到关节镜所呈现的图像。在诊断的过程中, 患者需要仰卧在病床上, 并将双膝弯曲, 自然下垂, 医护人员会在患者的膝关节中上部位套上接液袋, 目的是避免创口受到感染, 在髌骨外上方部位和股骨外交界部位进行穿刺。把摄像头和关节镜的目镜连好, 将关节镜的套筒缓慢置入关节当中, 然后按照先对髌上囊进行检查, 再到膝内侧间隙、髁间切迹, 最后到膝外侧间隙检查的顺序, 一一进行检查。采用关节镜进行诊断,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操作人员只有做到眼手配合一致才可顺利进行诊断。由于关节镜诊断的检出率较低, 所以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而磁共振技术则不同, 磁共振技术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膝关节损伤的部位进行检测, 经过医学影像技术将膝关节损伤部位呈现在图像中, 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部位, 诊断准确率高, 并且能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 降低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磁共振技术和传统的关节镜技术相比, 磁共振技术诊断准确率理想, 并且实现了微创伤, 是一种理想的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上, 磁共振技术慢慢取代了关节镜技术, 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3]。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在诊断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 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准确性高, 对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 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给予磁共振诊断, 可得到理想的诊断结果, 并具有安全性, 为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提供重要的信息,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于星鹏, 王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核磁共振影像与关节镜检所见对比分析的研究.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 31(5):16-19.
[2] 李卫平, 宋斌, 沈慧勇, 等.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分束重建的临床研究.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 2009, 12(25): 387-389.
[3] 车现涛, 王保峰, 张宁, 等.低场MRI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与关节镜对照研究.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10):47-48.
2014-05-28]
523000 东莞市新涌医院(丁发根);东莞市厚街医院(金新安 龚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