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会赞
摘 要: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越发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正是针对现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题材,使学生发现写作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去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并通过自身的思考记录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将写作融入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份作业。让学生积累写作的技能,以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作文;写作能力;兴趣培养
初中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普遍会出现无从着手的情况,这表明学生仍缺乏思维能力的训练,写作时不知从何处下手,往往言之无物、言之无序。针对这一现状,必须着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用“心”观察生活,经思考后去记录下来,得以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1.开拓视野,扩展生活领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可写的题材,应该先从扩展生活领域着手,增加感知器官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开拓视野,为培养观察力创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夏衍先生在《关心的,熟悉的》一文中指出:“一个‘世界人应该多留意社会上的现象,把视野放宽,以一种与世界社会共体戚,同忧喜,共歌哭的心情,多看、多想……”古往今来的名作家,他们活动的领域、爱好的范围、知识的视野都是宽阔的。人类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生活领域虽然是有限的,可是我们可以拓展到不同的生活领域去,以得到对生活的新的领悟,从而迸发出新的作文取材。那么,如何拓展初中生的生活领域呢?可以组织学生去不同的生活圈参观考察,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和不同于自己生活空间的孩子沟通;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带领学生去公园、森林、环境保护区,接触我们美丽的大自然,让他们用心观察这些在平日里没有的事物,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植物,或者对于整体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感悟。这些有效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动情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感兴趣了,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去记录下来,我们相信初中生自身会对新事物有一定的认知,并且有能力进行思考,会将他们所见所闻的事物变成作文的题材。学生经过观察再去写作文,自然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了。
2.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启示我们要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多去发现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美丽。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不用去发现什么世界的大美,只要能细心着眼于美好的生活,便可发现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感受,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一旦形成了写作的习惯,写作的灵感和题材便会如泉水一般涌现,这样更会激励学生继续练习写作技巧,从取材、写作各个方面来提升总体的写作能力。
3.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
为了切实提高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我们需要在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专业性的写作训练,可这种训练是不同于以往的作文教学的,要去除晦涩的部分,将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去接受;此外,在做写作训练的同时,我们也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学习的范例,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学会怎样写作。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教材中的一个课文,它起到了以生活入文的典范作用。比如,苏教版教材九年级《享受生活》中,文中的“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生活给他带来的乐趣,生活中的趣事是他写作的源泉,这不只是简单叙述趣事的一篇文章,在此中还蕴涵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怀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启示我们要学会发现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并永远地留下来。在教材中有很多这类的文章供学生去学习和参考,也是在引导学生从最近的生活中提炼素材,即便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这样顺其自然地把写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后,一直秉着“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将会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注重培养初中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通过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生活领域,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后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观察离我们如此近的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写作的题材;将作文写作真正融入生活中,通过作文写作来表现自己,在一次次写作中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 波.培养作文兴趣 提高写作能力[J].新校园,2010(4).
[2]刘振波.浅谈初中作文写作[J].学周刊(C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