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系列》壶的绝代风华

2014-07-14 07:55:12卢宁刚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秋韵宜兴紫砂壶

卢宁刚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自明清成熟以来,已成为一种艺术与文化、实用与欣赏、材质与审美有机结合的中国民族工艺品,富有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壶艺的进步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而不失新潮,也就是在传统中求创新,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新颖的内涵,显示对紫砂的深度思考,紫砂工作者通过对作品自然的、和谐的、艺术的原则要求中,彰显紫砂壶内在格调和品位的崇高。

文学家李渔的《杂说》中赞美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紫砂之妙,妙在泥料,泥料来自自然,紫砂泥作为自然资源,唯宜兴独有。紫砂之妙,也妙在形神意态,独具艺术感染力。紫砂之妙,还妙在工艺,匠心独运,手法灵巧,工艺独到,鬼斧神工。一个艺术家的修养、道德、品质,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紫砂的造型之中,充满了文化底蕴,浓厚的韵味也是紫砂的个性象征。

在紫砂壶艺术创作中,以自然为题材表现的紫砂艺术形象多不胜数,基于这些原因,紫砂壶艺人制作了许多代表自然高雅、韵味古朴的壶艺作品,而秋韵壶更是古朴的紫砂艺术品中极具代表性的,要做出这样一把有代表性的好壶,必须有着极好的制壶功底,体现出自然之物的精、气、神、态,这样制作出的作品才有内涵、气质。

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艺术的发展模式有着一定的依据,器物可以照搬、技术可以模仿、造型可以参照;欣赏一件艺术品,不外乎看材质、形态、装饰等等方面,如何欣赏艺术创作可以说是一个新课题,而文化熔铸于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是灵魂和精神层次的方面,具有极佳的表现力,它深深镌刻着一个民族的鲜明特征,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紫砂艺术要不断突破前人的艺术模式,且具有个性特征鲜明的特点,供春壶的出现就是这样,参照大银杏树的树瘿,而令紫砂的造型出现古朴精工、文雅天然的特性,时人称赞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供春壶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寂静的紫砂天空,始成紫砂的流行。《秋韵系列》壶运用了供春壶的花货艺术结合仿自然的树木纹理,树皮的肌理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形制的变化与壶艺的内涵更为拓展延伸,外观更加格古韵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两把《秋韵系列》壶不仅优美实用,同时更具有值得人们探究的文化内涵。正是泥土与树木的结合,在五行里,具有风雅的个性。木性代表仁,象征着慈爱,行善。泥土性情温厚,倾注了笔者的心血,将雕、塑等装饰手法同时运用在一壶之中,创造出自然丰富的理趣倾注了笔者的心血。

《秋韵系列》壶偏向于自然理趣的写意,在紫砂的塑造中,壶盖上的叶子灵动自然贴切,是自然的神来之笔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如此富含生命意义的雕塑作品,笔者努力把细节做到更好,因为这些细节,都是长期汲取大自然的所感所悟,把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美的东西提炼出来,去粗取精,浓缩美化,并赋予他们鲜明的个性色彩,追求自然生气的魅力。

紫砂是从北宋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形制粗陋、简单,且只作为一般普通茶具使用,早期的紫砂壶是供煮水之用。随着时代变迁,紫砂壶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与时俱进的同时,紫砂艺术不断具有前瞻性,向着艺术之路不断前行,特别是供春壶的出现,将紫砂艺术理论向着自然情趣的道路上发展,在供春壶诞生的同时,花货为紫砂门类中最受欢迎的器形,从而受到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紫砂壶无釉无彩,古朴自然,正符合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

紫砂是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的闪亮新星,也是凝聚中华五千年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纽带,从七千多年的陶文化的原始积累,作为历史文化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艺术思维等,传承千年的文化血脉,从历史、宗教、文化、艺术、民俗等等方面进行探索,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1]《紫砂壶全书》华龄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秋韵宜兴紫砂壶
秋韵
宝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7:30:20
宜兴釉陶
江苏陶瓷(2020年6期)2021-01-12 07:01:42
《秋韵》
娘子关(2020年5期)2020-10-21 10:02:12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34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50
秋韵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