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至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的脑海里如刀刻一般。
1967年,20岁的陈学庚从兵团奎屯农校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七师一三〇团机械厂工作。
刚上班,厂里的司务长让陈学庚修理食堂损坏的压面机。陈学庚二话没说,就独自上阵了。他将机器拆开,一点点找原因,可是几天下来,始终没有找到压面机损坏的真正原因。压面机不但没修好,反而将其拆得七零八落,甚至无法恢复原样。最后,只好另请他人修理。
这件事对陈学庚触动非常大,他深深地意识到: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实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用知识帮助职工群众。
他向老工人学技能,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新知识。有时已是深夜,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就跑到生产车间;有时,和爱人一起散步,看到路上有人使用农机,他就会停下去询问,发现问题后就让爱人回家,他去实验室……
从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和推广工作40多年来,陈学庚在膜上精准穴播理论的创建和农机具研究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多项重大成果。他主持的“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项目,首创了一次作业完成9道工序的铺膜精量播种机,该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棉花铺膜播种机和精量铺膜播种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西北地区棉花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兵团棉花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