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略武器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2014-07-08 01:10:29胡庆华严志刚刘顺胜
现代军事 2014年5期
关键词:空基战略武器弹头

胡庆华+严志刚+刘顺胜

俄罗斯航天技术专家,技术学博士,尤里·格里戈里耶夫教授2014年1月10日在《俄罗斯武器》网站上发表了题为《俄罗斯战略武器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的文章。对俄罗斯战略武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俄战略武器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编译如下。

20世纪的战略武器

要震慑潜在敌人,使其不敢率先发起核打击,那么战略武器就必须具备实施毁灭性反击的能力。因此在20世纪,要求俄罗斯的战略武器—各种弹道导弹,在敌人实施大规模核打击后应当能够保持战斗能力,并能在充满各种毁伤因素(冲击波、辐射等等)的环境中开始实施反击。

一旦反击成功展开,那么反击的导弹将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因为根据美苏1972年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前苏联/俄罗斯只能各自建立1个反导弹基地,分别保卫美方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区和前苏联/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区是美国反导系统所允许覆盖的唯一的地方,条约规定在这个区域部署拦截弹的数量不得多于100枚。显然,俄罗斯反击的导弹不会瞄准这一地区,因为发射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早在第一次打击时就已经发射完了。因此在那个时期,俄罗斯战略导弹系统设计师们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导弹在遭受敌方首轮打击时的生存能力。为此,俄罗斯重型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R-36MUTTH、R-36М2、UR-100NUTTKH)部署在高防护性导弹发射井里。由于那时导弹的射击精度不高,即便拥有准确的发射井位置坐标,敌人也不可能用1枚弹头摧毁这样的发射井。

由于战略导弹及其所携带的弹头数量受到苏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所以提高核反击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增加导弹的投射重量。所谓投射重量,是指导弹能够进入最大射程弹道的总重量。俄美潜射导弹投射重量旗鼓相当,但在井基和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投射重量方面,俄罗斯大大超过美国,俄罗斯所有战略导弹的总投射重量超过美国指标的2.8倍,在那个年代,保障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

21世纪局势巨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军事战略形势的发展使得21世纪俄美战略核力量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由于射击精度的提高,1枚弹头摧毁俄罗斯井基固定式洲际弹道导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提高发射井的防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无论是公路机动型还是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其隐蔽性实际上已经大大削弱了,因为雷达侦察卫星数量越来越多,分辨率越来越高,云、雾甚至植被都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三,对于用于反击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来说,又增加了新的挑战—反导防御系统,因为美国单方面退出了美苏1972年签订的《反导条约》,并开始全面部署反导防御系统。

第四,精确打击常规武器获得了长足发展(巡航导弹、无人机)。

第五,在俄罗斯境内频繁出现各种恐怖分子。

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所形成的俄罗斯战略武器结构在21世纪已经不能被视为最佳结构,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和未来变化趋势加以调整。

井基洲际弹道导弹

必须通过在每个发射井周围设置防护设施来保护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免遭高精度常规武器的攻击,例如在发射井周围安装2~3排可拆卸的柱子,这些柱子可阻挡来袭的巡航导弹,使其在安全距离外被引爆。这些柱子在进行导弹装载、卸载时能够卸下,使吊架能靠近发射井。除了被动防护措施外,还应该在发射井阵地区域部署S-400、S-500防空反导系统,防止敌方核弹的袭击。

为了提高核反击能力和增强核弹的突防能力,在发射井里应该配置液体燃料导弹。与固体燃料导弹相比,液体燃料导弹具有更大的投射重量。美国人使用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其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研发与制造方面也超过了俄罗斯,但其在液体发动机制造方面则大大地落后于俄罗斯,直到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证据是他们至今还在采购俄罗斯的大功率液体燃料发动机,这些发动机是前苏联时期在总设计师格鲁什科和库兹涅佐夫领导下研制的。

具有巨大投射重量的液体燃料导弹不仅可以部署大量的弹头,而且可以部署有效突破反导系统的装置。这些装置可用于压制反导系统的信息化设备和提高弹头防护力。压制反导系统的装置包括主动装置和被动装置。前者产生辐射,释放干扰,使反导系统难于准确获取弹头的运动参数;后者为诱饵,包括轻型诱饵和重型诱饵,可反射不同波段的辐射,并模仿弹头的运动特性。轻型诱饵可模仿弹头的雷达信号特征,主要在在进入大气层之前的轨道段发挥作用,重型诱饵不但可模仿雷达的信号特征,还能模仿弹头的弹道特性,在大气层内外均可发挥作用。

可见,投射重量越大,可运用的突防措施就越多,投放武器的威力就可能越大,这也是建议发射井使用液体燃料导弹的原因。尽管这个问题显而易见,但是俄罗斯目前所做的一切恰好背道而驰。俄罗斯现在正用投射重量为1.2吨、弹头数量1枚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替换投射重量4.35吨、弹头数量6枚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UR-100NUTTKH(西方称SS-19)。

陆基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

现在应该意识到,陆基公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将会很快失去存在的意义,俄罗斯的“白杨-M”公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将变成没有自卫能力的目标,在遭受第一次打击时无法生存。隐蔽在森林中的导弹则不能防止恐怖分子使用普通武器的袭击。如果这些导弹生存不到反击的时候,那么讨论高超声速、机动弹头及其他新产品就没有任何意义。

相比较而言,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情况还不是太悲惨,因为这些导弹可以在俄罗斯辽阔的国土上调动,要想在大量普通列车的车流中发现它们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在多山地区可以构筑专用隧道,必要时,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可以隐藏在隧道里。不过,在俄罗斯境内恐怖主义日趋猖獗的情况下,做出任何决定都必须深思熟虑,特别是对做出重建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决定更要慎之又慎,因为恐怖分子有可能炸毁这种装备有核导弹的列车,普通事故甚至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悲惨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拥有多级防护的核弹头不发生爆炸,那么大面积辐射污染的后果同样也将难以避免。endprint

潜射弹道导弹

随着监视系统的发展,携带潜射导弹的潜艇在浩瀚无垠的大洋中隐身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探测水下航行潜艇的系统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比如,俄罗斯天才科学家列克辛兄弟发明了声纳探测水下目标的新方法,在这方面已超过了美国人。当然,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需要中止潜射导弹的研制,但必须意识到,携带弹道导弹的俄罗斯核潜艇在世界海洋中相对安全地战斗巡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将来,在世界海洋中,俄罗斯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会受到敌人水面舰艇的长期跟踪和监控,这些舰艇收到发动第一次袭击指令的同时,会立即攻击俄罗斯的潜艇,而俄罗斯潜艇的指挥员收到反击命令的时间要晚于对方。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海基战略导弹下一步的发展问题,并寻找出潜艇结构、配置地区和导弹本身的最优方案,应当千方百计地增加这些导弹的投射重量,以提高反击能力。然而俄罗斯目前所做的一切让人难以理解。

1艘941型“鲨鱼”级(北约代号“台风”级)潜艇的总投射重量为51吨(2.55×20)。目前,俄拥有的941型潜艇仅剩1艘—“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该艇将作为导弹和其他潜艇设备的试验平台服役至2017年。另外5艘该型潜艇都已退役,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拆解、销毁和回收。

1艘667BDRM型“海豚”级(北约代号“德尔塔IV”级)核潜艇的总投射重量为44.8吨,但所有这些潜艇都处于战斗使用的最后阶段,并将在不久的未来退出海军战斗序列,俄罗斯海军也没有计划为“轻舟”液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建造新潜艇。因此当这6艘667BDMR型潜艇退出海军战斗编成后,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的全部潜射弹道导弹和新研制及批量生产的部分潜射弹道导弹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与上述潜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1艘装备“布拉瓦”导弹的最新型955型潜艇(16个弹道导弹发射井)仅拥有18.4吨的总投射量。而这种情况居然是在美国单方面退出1972年《反导条约》和在俄罗斯各个周边地区部署反导防御系统的情况下发生的。据悉,“布拉瓦”导弹上可以安装最新型的弹头和突破反导系统的设备,这会大大提升其突防作战能力。当然这非常好,但“轻舟”液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上绝对可以部署多1倍的这种最新弹头和突破反导系统的装置,而且这一切都做过试验。

被北约军队称为SS-N-23“轻舟”的导弹属于俄罗斯第三代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于1979年1月开始研制,并于1986年开始装备“海豚”级战略核潜艇,共有112枚装备在“海豚”级核潜艇上。该导弹采用3级可贮液体火箭发动机,起飞重量40.3吨,最大投射重量2.8吨,最大射程8300千米;该弹能携载4枚分导式核弹头,每枚弹头TNT当量约25万吨,可以在任何气候条件下从潜艇水下发射,对敌方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俄军2011年已成功完成了“大型班轮”(“轻舟”升级版)导弹的飞行试验,不过该导弹因故没有列装。“大型班轮”潜射弹道导弹在性能上类似“轻舟”导弹,但装备有更先进的突防系统,且射程更远,在推重比方面超过了英、中、俄、美、法目前所有的固体弹道导弹,作战负载与美国“三叉戟-II”导弹相似。

重型轰炸机

重型轰炸机基地机场为敌人所熟悉,在第一次打击时必然会遭到攻击。使用这些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在俄罗斯领空进行长期空中巡逻是不现实的:第一,平时这是很危险的,容易引发可能的紧急情况;第二,任何飞机资源,特别是“图-95MS”的资源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必须将重型轰炸机从战略武器构成中删除掉,将其作为不携带核武器的常规武器使用。21世纪的今天,为确保实施反击,在飞机上应当部署的不是近程巡航导弹和核炸弹,而是洲际弹道导弹,也就是所谓的空基弹道导弹。

空基弹道导弹

这种想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发射空基弹道导弹。基于“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研制的试验导弹被用来进行试验。1974年10月24日,C-5A运输机携带该弹起飞,爬升到6100米高度后巡航飞行。约17米长的“民兵-1”头部朝向尾舱门,平卧在货台上的支架内,导弹/货台/支架总重约38.7吨。倒计时30分钟,货台与货舱紧固连接装置解锁,弹上制导系统加电;倒计时30秒,牵引伞释放机构打开保险;倒计时为0,投出牵引伞。2具直径9.75米连接到货台上的牵引伞均匀张开,巨大的牵引力拖着货台沿着导轨加速滑出尾舱门,随之3具减速主伞张开,逐渐下降到2450米时,“民兵-1”处于接近垂直位置,爆炸螺栓立即切断环抱导弹的连接装置,一级发动机随即点火,牵引伞被弹开,而导弹继续按照常规弹道轨道飞行,如同从地面上发射的任何一枚弹道导弹一样。美国前后共进行了6次投掷测试。

俄罗斯类似的试验是在机器制造设计局(位于车里亚宾斯克州米阿斯市,现为马克耶夫院士设计局国家导弹中心)和“南方”设计局(位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进行的,分别使用“安-22”、“安-124”和“图-160”飞机。这些试验表明类似的系统是完全现实和有效的,与从地面发射相比,从飞机上发射能够使导弹的投射重量提高20%以上。

这种构想之所以没有进一步发展是因为《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武器条约》禁止部署空基弹道导弹。不过,时至今日,上述条约的有效期已经期满,因此任何事情都不会妨碍俄罗斯回到这个项目上来。

就空基弹道导弹而言,目前俄罗斯最理想的发射平台莫过于“安-70”运输机和“埃基普”飞行器。

“安-70”战役战术运输机1987年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科学技术综合体(前身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俄罗斯与乌克兰政府1993年签署了《在研制和联合批量生产采用D-27发动机的“安-70”战役战术军用运输机和“安-70T”运输机方面继续开展合作的政府间协议》。“安-70”运输机总重达47吨,机上部署1枚空对地弹道导弹和相应发射设备富富有余。2013年1月,乌克兰方面向俄罗斯空军交付了1架“安-70”运输机,作为联合试验使用。

在“埃基普”(俄文音译名,意思是“生态与进步”)飞行器上部署空基弹道导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套飞行器由列夫·舒金和亚历山大·索伯科教授共同研发,看起来就像甲壳虫。它不仅能如同飞机一样飞行,而且还能以地效应飞行器的方式在地面和水面附近移动。这种飞行器的研制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国内很多行业领头企业都参与了这种飞行器的研制。在综合试验和理论研究之后推出了自动控制飞行器样机,代号为“埃基普L2-1”和“埃基普L2-2”。“埃基普”飞行器在任何表面(沙土、雪、水、沼泽地)上的滑跑长度不超过600米,最多可运载重达120吨的货物,飞行高度3~10000米,巡航速度为610千米小时。不过在2001年因财政困难时该项目被叫停。

空基弹道导弹的主要优势在于,在获取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信号时,携带空基弹道导弹的飞行器能够在短时间内起飞,并能在自己的领土上空进行长时间的巡逻。该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不仅国家最高首脑可以下达起飞指令,而且较低级别的被授权人也可下达指令,因为这个指令不会导致任何严重的后果,而这为国家高层领导分析局势,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和下达指令争取了时间。

结论: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目前,俄罗斯必须加快调整和实现21世纪战略武器结构的步伐,以保护大部分战略导弹的安全,无论使用核武器,还是使用高精度非核武器对敌人实施毁灭性反击。只有意识到这个事实,才能制止潜在敌人动用核和常规武器的冒险行为。俄罗斯媒体也必须禁止任何人发表有关俄罗斯准备反击的空话,尤其是将官级指挥员。战略武器不是用于进行核战争的,而是用来防止核战争的—这才是战略武器的主要任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基战略武器弹头
无人机空基回收技术研究
无人机(2024年4期)2024-01-01 00:00:00
热身管下小口径枪弹弹头壳材料对其膛内运动的影响规律
兵工学报(2022年9期)2022-10-11 01:25:48
俄军开发空基“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环球时报(2020-04-17)2020-04-17 04:13:40
俄与美国在削减战略武器方面协作前景不明
祖国(2019年13期)2019-07-23 01:23:37
导弹突防概率解析与仿真计算结果差异分析
空基伪卫星组网部署的航路规划算法
空基Ad Hoc路由协议研究
美俄第二轮谈判削减战略武器
环球时报(2009-06-02)2009-06-02 20:48:17
“弹头”太空玩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