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洪伦+刘廷海
摘要 从基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辣椒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辣椒的大田生产。
关键词 辣椒;栽培技术;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贵州金沙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099-01
辣椒是金沙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辣椒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种植面积扩大到近6 666.7 hm2。为促进全县辣椒产业化发展进程,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在优质辣椒示范推广种植中,根据辣椒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及生长发育特点,结合田间试验示范经验制定该优质辣椒栽培技术。
1 基地选择
金沙县地处黔西北,毕节地区东部,位于东经105°47′~106°44′,北纬27°07′~27°46′,土地总面积2 528 km2,全县地形狭长,西高东低,相对高差大,系黔中丘原向黔西北高原过渡地带,海拔高度在800~1 500 m,平均高度920 m,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明显,温、光、水、热较为充沛,年均温15.3 ℃,1月均温4 ℃左右,7月为气温最高月,均温25 ℃左右,年总积温5 500℃左右,无霜期280 d左右,年降雨量1 082 mm,日照时数1 180 h,境内温、光、水基本共期分布,有利于辣椒生长发育。
2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品种,以成熟期一致、抗性强、坐果率高、味道香辣的品种为主,如本地金椒1号、金椒2号、金椒3号、遵辣一号、遵辣二号、遵辣三号、朝天椒等。
3 播种育苗
3.1 苗床选择以及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背北向阳、未种过茄科作物、排灌方便的蔬菜地、玉米地等作苗床。苗土要细、面要平。苗床最好在伏天就深挖烤土,上面泼1层人畜粪,晒干后覆盖薄膜,防止下雨时肥分流失[1-3]。
3.2 配制苗床营养土
1 hm2大田约需苗床地160 m2,需过磷酸钙、硫酸钾、腐熟渣肥或干猪粪的量分别为50 kg、15 kg、3 t。苗床以1 m×10 m为1厢,每厢苗床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 kg与苗床土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浇透清水,轻轻压平,再用细刀划成小营养块,每厢苗床长、宽5 cm左右。
3.3 播种
播种前床土充分浇湿,整细整平。苗床宽一般以1.5~1.7 m为宜。一般不浸种催芽。早熟种一般于1月播种,晚熟种一般2—3月播种,播种量1 125~1 800 g/hm2。播种后,用拌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细土盖种,厚度约2 cm,以盖没种子为度。然后浇水,待收水后,盖上地膜,最后用细竹竿或竹片围成小块拱架,架高0.5 m左右,上面覆盖薄膜,将薄膜北边用泥土压实,以利于防风。两边用砖压,以便随时揭膜,通风换气。
3.4 苗床管理
育苗初期做好保温防冻,促进早出苗、出齐苗,发现开始出苗,要立即揭除地膜,预防高脚苗。出苗后,晴天9:00揭开薄膜,16:00盖上薄膜。阴雨天尽量通风换气。发现床土现白,秧苗萎蔫,则需浇水,浇水时间要在9:00左右。浇水后2 h,再检查1次,如发现局部干旱,进行补水,确保苗生长一致。阴雨天、冰冻天都不应浇水,否则,因湿度过大,床温降低,容易发生病害。下雪天气,可加盖草窗,草窗上面再盖1层薄膜,还可以在床内安装电灯,以利于防寒保苗。
3.5 匀苗间苗
清除杂草,3~4片真叶前要进行间苗,每坨留苗2~3株,单株定植苗床每坨留苗1株,并随时清除杂草,直至苗龄30~40 d,真叶展开8~10片可移栽[4-6]。
3.6 大田管理
3.6.1 施肥。按优质辣椒施肥技术原则“重底巧追,增钾减氮,多施有机肥,少施无机肥,追求产量与质量并重”,推荐使用四川省峨山市福胜有机肥有限公司生产的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福胜牌通用有机肥。
3.6.2 大田水分管理。主要是旱季结合施提苗肥、结果壮果肥,进行浇灌补充水分,雨季进行清沟排湿防止积水。
3.6.3 揭膜、中耕、除草、培土。辣椒大田期一般结合施肥进行2次中耕培土,施提苗肥时进行1次轻度中耕,覆土盖肥;初花期至盛花期,此阶段为高气温季节,要将地膜揭开清出地外,追施壮果肥,并进行1次强度中耕,培土起垄。
4 移栽定植
4.1 定植时间
营养土育苗移栽以4月中、下旬为宜。根据前作情况推行小苗移栽,移栽选择在雨后晴天进行。
4.2 起苗
起苗前一天要浇1次透水,起苗时要尽量少伤根系和植株,不弄破营养坨块,并做到随起随栽。
4.3 移栽
定植密度以保证有效植株基本苗12万~15万株/hm2为原则。移栽深浅以整株1/3为佳,苗要扶正,泥土松紧适度,营养坨块距化肥0.5~1.0为宜,栽后浇灌定根水(或清水),并用农药进行防虫。
4.4 地膜覆盖
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能有效提高地温,增加光能利用率,保肥、保水、防涝,减少病、虫、草害,增产增效明显。
5 病虫害防治
防治疫病,应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在生产上忌大水,以预防为主,发病时用乙锰、普立克、可杀得连防2~3次,同时灌根处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疫病高发阶段要控制浇水。防治炭疽病,可于结果期后喷施甲基托布津、炭疽福镁等。防治软腐病,可于结果期后喷施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加瑞农等。防治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发病时用抗病毒一号加惠满丰、抗毒丰或植病灵加天丰素。防治蚜虫,用20%氰戊菊酯1 000~1 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倍液,或辟蚜雾、一遍净、吡虫啉等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可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90%敌百虫1份调匀)诱杀成虫,或用泡菜水加适量农药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用10%溴马乳油2 000倍液、21%增效氰马乳油8 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 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灌根防治。防治钻心虫、青虫等,应在开花初期,用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2.5%功夫乳油4 000倍液、Bt乳剂500~1 500倍液等防治[7-9]。
6 采收
辣椒转红后应早采。若青椒市场价格合适,应及时采收,以获得高产高效。
7 参考文献
[1] 李春.辣椒专用品种引种筛选及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2] 吕兆明.白银市日光温室辣椒嫁接栽培技术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
[3]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
[4] 卢育华.蔬菜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 张启敬,仲全胜.黄淮地区秋延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12-312.
[6] 周湖.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5):36-38.
[7] 祁勇.塑料大棚春提早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10):86-87.
[8] 张立东,王静.日光温室辣椒嫁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104-105.
[9] 王萍.日光温室辣椒嫁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7(5):10-11.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