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德国8050万人口,4000万个家庭,只有45%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这一局面近10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需要指出的是,德国那些无房家庭,并不是没有经济能力买房——德国城市房价普遍不高,据调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租房家庭有足够的资金买房。以不莱梅市为例,一套普通住宅只相当于一个居民一年税后净收入的3.4倍。最贵的大城市慕尼黑房价,也仅相当于一个居民9年零7个月的税后净收入。
德国家庭不买房的首要原因,是工作需要。德国公务员因工作地点固定,通常都会买房,而其他劳动者因市场、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工作会不断发生变动,因此居无定所是常态。再加上德国买房后续费用多、手续繁杂,而自由迁徙权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很多人非但不排斥搬家,反而乐于享受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另外,德国房源丰富,城乡差距极小,给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且相比城市的拥挤嘈杂、空气污染,山清水秀的田园更加适宜居住、生活。
可以说,德国是一个“租房国家”。由于法律完善、房源充足、租房价格稳定、服务周到便捷,因此很好地平抑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德国人买房并非资本投资,也无意将住房视作炫耀资本,房子的属性只是用来居住。正因如此,德国家庭可以自由、从容地选择买房或是租房,而不用担心陷入“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窘境。 (胡小兵)endprint
党建文汇·上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