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萍,蒋艳君,杨 凤,张丽丽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遂宁 629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杨春萍,蒋艳君,杨 凤,张丽丽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遂宁 62900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早期HHD患者与同期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的超声检查资料,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和峰值速度比率(E/A)。根据血压的控制情况,早期HHD患者被细分为控制组(49例)和未控制组(37例)。结果 早期HHD患者与正常体检者在E/A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检时,血压控制组患者各参数与其初诊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未控制组患者LAD、E/A与其初诊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HH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有一定影像学特征,CDE可作为监测HHD迁延发展及控制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心、脑、肺、肾等人体重要器官的损伤[1]。心脏是其最常见的损伤靶器官之一,原发性高血压病持续数年后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重建,并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HHD)。HHD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已成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国内关于CDE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借助超声心动图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迁延进展进行监测,并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有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3)CDE提示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4)处于心功能代偿期。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包炎、心肌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3)肿瘤及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间门诊或住院初次诊断为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且确诊一年后参加复检的患者,共86例,均符合上述纳入和排除标准。其中,男性55例,女性31例,年龄41~78岁,平均(57.3±9.2)岁,EH平均病程(8.7±4.9)年。另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人群中选择血压正常且无心血管疾病的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39~75岁,平均(55.6±7.5)岁。早期HHD组和正常体检组之间平均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9,P=0.17;χ2=0.34,P=0.56)。复检时,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将HHD细分为两组,控制组49例,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41~75岁,平均(56.4±8.4)岁,均遵医嘱服药且血压控制较为理想;未控制组37例,男性27例,女性10例,年龄41~78岁,平均(58.5±9.8)岁,未服药或服药不规律,血压控制不理想。控制组和未控制组之间平均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P=0.29;χ2=2.29,P=0.13)。
1.3 检查方法及观察指标 采用Phihps Sonos 5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4 MHz,专人操作。嘱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平和呼吸,观察不同切面上心脏的形态结构,并测量相关的功能参数。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E)、舒张晚期左室充盈峰速(A),并计算峰值速度比率(E/A)。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 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性资料的分析采用χ2检验。早期HHD患者与正常体检者各参数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血压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患者初诊与一年后复检时各参数均数的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的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进行其两两比较,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早期HHD患者与正常体检者各参数的比较 与正常体检者比较,早期HHD组患者在LVDd、IVS、LVPW及LAD等结构参数上的均值略高,而在LVEF和E/A等功能参数上的均值则略低,这说明两组对象虽然在左心结构和功能参数上有所不同,但仅有E/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初诊及一年后复检时各参数的比较 初诊时,血压控制组患者和未控制组患者在各参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检时,控制组患者各参数虽与其初诊时有所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控制组患者则在LAD、E/A两项参数上与其初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这说明未控制组患者的LAD较初诊时明显增大,E/A较初诊时明显降低。
表1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与正常体检者各参数的比较(±s)
表1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与正常体检者各参数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初诊与复检时各参数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初诊与复检时各参数的比较(±s)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2]。一般出现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后,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早期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随患病时间延长,可出现向心性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等。
有研究表明,左心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能反映高血压患者心脏病变程度,并可以作为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3]。其中,左室肥厚和左室扩大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特征表现[4-5],所以既往常以左心室的肥厚和扩大作为心脏结构改变的依据[6]。但有学者指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房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早于左室肥大的出现,尤以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最为显著[7]。故以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左房扩大作为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的心脏改变程度更为合适,因为在心电图等发现左室增大,出现心肌劳损时,患者多已处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较晚期,失去了早期的诊断与监测意义[8]。CDE是用超声波显示心脏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克服了胸片仅能反映心脏外部形态、心电图无法评价心腔结构和心功能的局限性。CDE在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应用中,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的左心结构、左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和血流状态[9],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监测及控制措施的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二是该方法使用安全无害、操作简单便捷、检查经济迅速,所以可作为诊断、监测及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迁延进展状况的首选检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CDE监测HHD患者初次诊断及一年后复检时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构表明,初次确诊的早期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E/A的均值明显低于正常体检组,而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参数LVEF却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是该病的首发症状。另外还发现,血压控制较为理想的患者复检时,其LAD、E/A均值虽与初诊时有所不同,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而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复检时,其LAD明显高于初诊时,E/A明显低于初诊时。这可能是因为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其左房后负荷持续增加,在左房壁薄且僵硬度增加、代偿功能差的情况下,左房逐步扩大,以致LAD值明显增大。而对于血压控制理想的患者,因为左房后负荷相对较轻,故LAD增大进度缓慢。这说明,规范合理的血压控制可以明显减缓早期HHD患者左房扩大的进展程度,可能与血压升高引起的动脉病变程度较轻有关。
综上所述,采用CDE在早期即可观察到HH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和左房扩大,这可以作为临床诊治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确切依据,也可作为监测HHD迁延进展、比较各种控制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3]。因此,应提倡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定期的CDE检查,监测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迁延情况,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发展有着其他辅助检查难以替代的重要意义。当然,由于时间跨度不长,本研究尚未监测到HHD患者之后继发的左室肥厚和左室扩发,这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和观察。
[1]梁 鹍,牛 颖,魏经汉.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4):293-295.
[2]王 丽.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关系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107-2108.
[3]邵雪莲.超声心动图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检查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159-164.
[4]朱春丽,李建平,吴林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2):151-152.
[5]王国飞,陆凤翔,雍永宏.动态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1):74-75.
[6]朱文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37-138.
[7]周 霞,王丹阳,李 歆.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分期诊断及功能变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964-965.
[8]李 明,欧华林,李云锋,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变化[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8.
[9]Lenstrup M,Kjaergaard J,Petersen CL,et al.Evalu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rnass measured by 3D echocardiography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gold standard[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6, 66(8):647-657.
Value of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early-stage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YANG Chun-ping,JIANG Yan-jun,YANG Feng,ZHANG Li-li.
Department of Ultrasond,the First Hospital of Suining, Suining 629000,Sichuan,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CDE)i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early-stage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MethodsEighty-six patients with HHD were compared with 100 healthy people.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including LVDd,IVS,LVPW,LVEF,LAD and E/A.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level of blood pressure,the early-stage HH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9)and non-control group(n=37).ResultsThe difference of E/V between the early-stage HHD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peopl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Each parameter between the first check and the double check of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group did not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however,LAD and E/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to the blood pressure non-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re were some imaging features in CDE of early-stage HHD patients.CDE can be an important methods to monit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e the control effect.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Essential hypertension
R541.3
A
1003—6350(2014)02—0198—03
2013-07-31)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2.0074
杨春萍。E-mail:wxw203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