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评价

2014-07-02 01:16:33梁安平李岸芳
海南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芬太尼动力学

梁安平,李岸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梧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广西 梧州 543001)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评价

梁安平,李岸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梧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广西 梧州 543001)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梧州市工人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ICU需要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仅给予咪达唑仑,观察组31例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联合镇静,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镇静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镇静效果好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循环与呼吸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镇静前与镇静后循环与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可提高镇静效果,同时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是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咪达唑仑;芬太尼;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镇静

为了避免ICU重症患者在机械通气中人机对抗现象发生,在实施机械通气时常辅以镇静药物[1],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治疗的顺应性及耐受性[2]。临床的镇静药物很多,理想的镇静药物应具有安全、起效快、有效、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的特点[3]。本研究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身体情况与镇静要求,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作为机械通气的镇静药物,镇静效果好于单一用药,同时减少了药物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ICU需要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仅给予咪达唑仑,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44~79岁,平均(59.5±15.5)岁;观察组31例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联合镇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5~81岁,平均(59.5±14.5)岁;所有患者插管方式均为经口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插管方式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6年COPD及1980年肺心病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在此之前无其他镇静药物治疗史;同时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排除本次研究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1.4 镇静方法

1.4.1 对照组方法 本组患者镇静期间均行心电监护。先于5min内小量分次静脉注射0.06~0.12mg/kg咪达唑仑至患者Ramsay评分达3~4分后,再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咪达唑仑0.06~0.1 mg·kg-1·h-1后行气管插入管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3~19次/min,潮气量8~10 ml/kg;PS 6~10 cmH2O(1 cmH2O=0.098 kPa)。在镇静过程中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镇静药物剂量速度进行调整,使Ramsay评分维持在3~4分。

1.4.2 观察组方法 本组患者镇静期间均行心监护。先静脉注射0.04~0.1 mg/kg咪达唑仑和0.5 mg舒芬太尼至患者Ramsay评分达3~4级后,再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0.03~0.08 mg·kg-1·h-1+0.5 mg舒芬太尼+0.9%50 ml氯化钠混合液。机械通气方法及速度调整同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 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镇静效果进行评价。共6分。1分:焦躁不安、忧虑;2分:平静、合作及定向全;3分:仅对大声命令有反应;4分:入睡,仅对眉间轻弹有反应;5分:入睡,对眉间轻弹反应迟钝;6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同时对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PCO2、SpO2、PO2;呼吸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吸气阻力、峰值气道压力、平均气道压力及静态肺顺应性进行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评价 观察组用药后平均镇静评分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均明显改善,两组镇静前与镇静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Ramsay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Ramsay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s)

2.3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呼吸动力学比较 两组治疗后呼吸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两组镇静前与镇静后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镇静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s)

2.4 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维持Ramsay评分3~4分时,对照组咪达唑仑用量(5.2±1.3)mg/h;观察组咪达唑仑用量(3.0±0.6)mg/h,芬太尼(2.2±0.4)μg/h。观察组咪达唑仑用量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508,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4],至今为止病因尚未阐明[5],但大量研究证实了身体的氧化及抗氧化失衡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并累及肺脏[6],因此,COPD患者中大多伴发呼吸衰竭,特别是ICU重症COPD患者严重缺氧,而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7]。进入ICU的重症COPD患者受治疗环境、自身疾病及侵入性操作的影响,会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使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容易导致酸碱、内分泌失衡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8],应用镇静药物可减轻或消除以上状况,一方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治疗更人性化,同时也可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机械通气常用的镇静药物是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异丙酚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心动过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部分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咪达唑仑是新一代水溶性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具有排泄半衰期短、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肌肉松弛、催眠、镇静、抗焦虑、惊厥作用,但由于插管过程中患者难免受到疼痛的刺激,而单一的镇静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疼痛。因此,本研究选择阿片类镇痛药物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并与单独使用咪达唑仑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后Ramsay评分为(3.67±0.62)分,镇静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药物联用可提高镇静效果。

两组治疗后循环与呼吸动力学指标显示,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咪达唑仑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镇静效果,同时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是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1]田 悦,郭善斌.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107-108.

[2]周维娜,戚平平,孙运波,等.咪达唑仑与异丙酚目标镇静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13): 36-38.

[3]段 波,黄 胜,刘 峰,等.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使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镇静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8,37(12): 1347-1348.

[4]赵 帅,李 娟,季清娜,等.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2,9(31):95-96,114.

[5]秦明钦,陈蒙华,何亚军,等.芬太尼或瑞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复合镇静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 24(3):363-365.

[6]覃 雁,莫崇爱.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镇痛镇静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3): 485-486.

[7]龚 健,李宁江,罗 旭,等.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10): 86-88.

[8]喻秋平,赵 斌,万于华,等.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研究[J].江西医药,2009,44(6):535-537.

Evaluation of sedative effect of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fentanyl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LIANG An-ping,LI An-fang.
Department of ICU,th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to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Wuzhou Worker's Hospital,Wuzhou 543001,Guangxi,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edative effect of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fentanyl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MethodsSixty-two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from from March,2012 to March,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of 31 patients.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midazolam,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fentanyl.The sed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Ramsay sedation score,at the same time,and hemodynamic and respiratory dynamics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ResultsThe sed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dosage of anesthetic was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hemodynamic and respiratory dynamics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hemodynamic and respiratory dynamics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Midazolam combined with fentanyl used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sedation and reduce the dosage of anesthetic,and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sedation.

Midazolam;Fentanyl;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chanical ventilation;Sedation

R563

A

1003—6350(2014)02—0188—03

2013-06-24)

梁安平。E-mail:liangping8181@163.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2.0071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芬太尼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火炸药学报(2014年1期)2014-03-20 13:17:22
C36团簇生长动力学及自由能
计算物理(2014年2期)2014-03-11 17: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