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H1(2014)18-01-02
作者:赵晋秀
摘要:大语文是高考的方向,名著阅读被推上了高考前沿。读好名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名著阅读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如何有效地进行名著阅读教学呢?本文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给他们正确阅读方法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名著阅读 激发兴趣 方法指导
文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对文学名著进行阅读欣赏,不但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而且可让他们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文学名著阅读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近年来文学名著阅读这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呢?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阅读的动力。而作为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是当务之急。
(一)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名著的重要意义。
长篇名著是国家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传承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阅读名著,可以使我们博古通今;阅读名著,可以使我们借鉴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我们应利用学校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相关名著的主要内容、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诱导学生走进名著、走进名著人物的心灵。
(二)影片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很多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阅读。因此,可让学生观看电影视频,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譬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情节时,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基础上观看电影视频。这样,学生对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就有直观形象的感受。
二、提供优化的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方法不当导致阅读不到位,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外阅读指导到位呢?
(一)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把长期阅读和短期阅读计划相结合。同时课外活动时间定期举行读书会、阅读经验交流会,会上相互取长补短,总结经验,这样便于巩固好阅读成果。
(二)在指导阅读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篇章,教给学生阅读的三读法,如:先速读,后精读,再逐段细读。
(三)培养学生动笔读的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其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并布置相应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教师及时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这样便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
总之,长篇名著是历史的经典,艺术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荡涤灵魂,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多用心,多实践,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用正确方法阅读,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平遥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031100)
学习报·教育研究2014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