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君
刚进小学时,我是个很让人头疼的学生,常赖学躲在家后面的大院子里捉虫子,或是独自奔来奔去,仿佛不习惯学校这样正规的生活。所以,小学一、二年级,我始终是个差生,直到三年级祝老师接我们的班。
祝老师是个肤色黑黑的女性,当时20岁左右,是个文学爱好者。她送我一本当时很红的儿童小说,还在班里给大家朗读《欧阳海之歌》。那本书,成了我最早的启蒙读物,我把它读得滚瓜烂熟。随后,我开始常去少儿图书馆借书,那书卡也是祝老师发给我的,似乎每个班只有两张。
四年级,我们开始学写作文。我写的第一篇作文是《雪》,开头一段写的是:“早晨醒来,我发现屋里特别亮,趴在窗口一看,下雪了,我连忙大叫起来。”祝老师看了作文,大为( ),还特意找了我的父母,郑重地谈了她的发现。
那似乎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获得隆重的( ),以后所走的路似乎都带着当时留在心里的温暖之感,而且,后来又得到的许多( )都不如当时的震撼那么强烈。
从此,我和祝老师有了“私交”。她患病时,我曾跟一拨同学跑很长的路去探望;她见我们气喘吁吁地跑来,也很感动,特意带我们去店里吃了饭。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老师的招待,所以至今不敢忘却。
我常想,假如当时没有受到祝老师这样的热忱( ),我或许就会成为另外一种人,一个幼小的生命是多么容易走入旁门左道。遗憾的是,由于我的母校西门路二小在我们毕业后就撤销了,所以跟祝老师渐渐断了联络。但是,直到今天,我耳边还会响起她抑扬顿挫的朗读声。那种声音在我听来,是世界上最真切、最圣洁的( )。
练习题:
1.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鼓励 B.呼唤 C.褒奖 D.赞赏
2.仿照例子,写句子。
(1)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老师的招待,所以至今不敢忘却。
这是我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
(2)直到今天,我耳边还会响起她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直到今天,我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进小学时,“我”为什么是个很让人头疼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祝老师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祝老师是个肤色黑黑的女性,当时20岁左右,是个文学爱好者。”作者用一句话介绍了自己的老师,既简洁又全面。请你用一段话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