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现状分析*

2014-06-19 04:59:34陈可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医学

陈可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1191)

随着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产生了一种共识:科学与人文对于一个社会的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基于这种想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素质教育正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

1 医学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现状

为深入研究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状况,以河南医学高职院校为调查范围,从各个角度调查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420份,回收409份,回收率 97%;有效问卷 409份,有效率100%。其中2012年入学新生205份,2010-2011届学生204份。调查目的除了对现在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育状况进行分析之外,综合不同年级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对于人文知识的需要,为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革新的路子提供对策。

调研组的调查问卷一共设计了17个问题涉及4类:对人文素质的认识;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制约人文素质提高的因素;对人文素质培育的建议等问题。旨在对目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在回答“你认为现阶段学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能否满足你们的素质提高需要?”只有17%的学生表示“能”。对于医学高职高专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是不太满足的。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针对学生人文素质需求的访谈,并对现阶段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大致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人文素质培养的全面实施 调查显示学生在被询问:“你认为制约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26.6%的学生选择的是课业负担较重,影响了在人文素养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见就现在来说医学高职院校对于专业和技术的重视已经挤占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教学体系设置中存在的“工具意识”值得教育者深思并产生警惕。这种“工具人”倾向必然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导致行业甚至是社会问题。

1.2 知行错位削减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 当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总体状况是好的,他们对改革开放持深刻的认同态度,并且对改革对自身的发展的影响持乐观态度,他们对于自身成才之路的认识也是客观的、积极的。他们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较强。调查问卷中对于“你觉得成为怎样的人比较符合理想?”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选择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见表1。

表1 “你觉得成为怎样的人比较符合理想?”的调查结果

但应该看到的是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拥有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却显示出问题和不足: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②价值选择自我化、趋利化、短期化。③道德认知与行为表现存在错位,有些学生言行相悖、表里不一。

诚然造成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等,学校方面也存在教学管理难度大、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滞后、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教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整合了学生调查情况,现对素质教育提出几条建议。

2 改进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状况措施

综合表2调查结果,笔者对提高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表2 “你认为学校开展哪一类活动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最有效?”的调查结果

2.1 提高师生人文素质水平 图书馆应发挥多重功能,在了解大学生思想的前提下,可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服务,如推荐优秀的图书和期刊、读书会、演讲比赛和学习交流会等方式来沟通师生、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感悟,促进校园文化的良好发展,使图书馆发挥人文精神凝聚地的作用。电子阅览室可将计算机合成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文字、声音、画面合成教育软件,把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和文字作品结合起来加入图书馆网页当中,使学生能够非常便捷地查找到相关资源。

2.2 设立专门的教师岗位提供相关服务 设立专门的教师岗位提供人文素养教育工作。岗位的职责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供咨询服务,对学生提出的文学、艺术、法律、哲学、经济、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给予解答。第二部分更新相关的人文知识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如讨论医学的发展与各个国家传统思想的关系、对比各个国家常见的医疗诊断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之间的人文因素等等。

2.3 积极促进校园文化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注重校园文化活动与人文素质培养的融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演讲赛、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欣赏等,扩充师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师生的人文理解力、增加师生的人文实践途径、使师生在现实生活中遵循人文精神。

总之,医学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结合医学、医学高职教育及人文素质自身特点、重视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教育模式上,构建“全方位”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格局;在教育措施上,构建“立体化”的医学人文素质培育体系。积极促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院校、学习型教育组织的建构,从宏观上促进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

[1]苏文宁.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5(12):47-49.

[2]陈泽新.卫生人文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5-6.

[3]刘 虹.医学与生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78-187.

[4]王一方,赵明杰.医学的人文呼唤[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36-73.

[5]张树峰.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6-196.

[6]白丽萍.卫生政策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31-57.

[7]童中昀.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认知情况的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9-11.

[8]罗建河.终生教育制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2010,30(27):17-18.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医学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