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分析

2014-06-19 04:59:30张先舵代翠莲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雾化肺部

张先舵,代翠莲

(1.兰考县中心医院药剂科;2.兰考县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河南兰考475300)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几率日益增加。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共同作用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1],已成为儿科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虽然哮喘的防治方法已经较为普及,治疗方法日益成熟,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则会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危及患儿生命。β受体激动剂,起效较快,可在数分钟见效。雾化吸入药物可使药物快速达到病变部位,且可维持较高的浓度,进入人体血循环药物较少。笔者对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兰考县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1~10岁,平均(5.1±1.2)岁。患儿入院时伴有不同程度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经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所选取的患者均取得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排除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2组患儿性别、年龄、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儿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及发作间歇期均选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氨茶碱2~4 mg/kg。2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葡萄糖7.5 mg/次,2次/d,观察组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采用面罩式雾化器,每位患儿专用1个雾化器,通过氧气驱动,流速为6 L/min,沙丁胺醇混悬液浓度为0.5 g·L-1。4岁以下儿童给予雾化吸入0.25 mL(0.125 mg)。4-8 岁儿童给予雾化吸入0.5 mL(0.25 mg)。8岁以上儿童给予雾化吸入0.75 ~1 mL(0.375 ~0.5 mg)。将药物放入雾化吸入器中,通过氧气驱动药物吸入呼吸道,直至雾化器药物吸完为止,每天对患儿的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情况进行观察,1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用肺功能检查,观察患者肺部情况和肺部功能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儿肺部功能变化情况。疗效评定[3]:显效:患儿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症状消失。有效:患儿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无效:患儿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肺部功能观察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查仪,检查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呼吸峰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P < 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50,n(%)]

2.2 2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部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部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其肺部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n=50,±s)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n=50,±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 <0.05。

FEF50%/% FVC/%观察组 治疗前组别 治疗时间 FEV1(v/L)PEF(L/S)78.6 ±11.4 79.6 ±14.3 70.2 ±12.9 72.0 ±12.7 70.2 ±10.6 70.0 ±12.8 66.7 ±11.7 67.1 ±11.9治疗后 90.1 ±12.31) 92.4 ±10.71) 84.6 ±15.11) 81.6 ±13.91)对照组 治疗前 70.5±9.9 70.1±13.5 66.4±11.8 67.4±12.3治疗后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于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及慢性气道炎症所引起患儿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支气管哮喘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到小儿的生命安全,给小儿的家庭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打击[4]。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沙丁胺醇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中肌浆球蛋白的肌苷酸环化酶,使细胞CAMP增加,降低细胞中钙离子浓度,从而达到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缓解支气管痉挛,还能够增强黏液纤毛的清除作用,排出炎性分泌物,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从而缓解哮喘症状[5]。而用其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使沙丁胺醇以较高的浓度快速与气道黏膜和黏膜下受体结合,从而迅速发挥效果,并且与全身用药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总药量小、疗效高的优点,作用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从而快速发挥作用效果,疗效优于氨茶碱药物[6]。雾化吸入可使2-4 μm的药物微粒,随患儿呼吸进入呼吸道,并且利用药物的弥散性,快速达到各个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组研究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即两组患儿总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肺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儿治疗后肺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肺部观察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可以针对患者气道的炎性细胞又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减轻患者的呼吸道黏膜水肿,抑制多种炎性反应细胞释放炎性反应介质,缓解哮喘呼吸道炎症反应和平滑肌功能异常,使哮喘能够得到全面的控制,迅速缓解哮喘的急性发作,有效改善肺功能[7]。

综上所述,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1]张 慧.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7):2 594-2 595.

[2]周喜华.小儿支气管哮喘280例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9(12):65-66.

[3]楚 艳,王丽华,王 敏,等.儿科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151-152.

[4]向 峰,谭 女.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5):28.

[5]肖喜庆,杨海涛.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3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2):91.

[6]郝新芳.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2013,31(11):48-49.

[7]周宝云.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56-157.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雾化肺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04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