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
摘 要:当前,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中主要存在数据资源的保存的时间过短、资源垄断者的偏离行为、联合集中采购的组织等问题。本文提出数字资源采购可通过完善采购制度、优化采购组织形式、改革创新采购综合评价机制、设计应用采购平台管理系统等方法加以规范。
关健词:图书馆 数字 资源采购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8-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网络和文献资源数字化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发展,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有了较大变化,数字资源已成为图书馆流通和典藏文献资料库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哪个人能够确定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的临界点出现在什么时候,但已经有人估计,到2020年,各种数字出版物的销售额将会占到图书出版市场总的份额的一半左右。一旦跃过50%这个比率,一个以纸质型资源和纸面阅读为主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数字型资源和数字阅读为主的新媒体时代[1]。
从往年的各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购书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比率和绝对总量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数字资源采购过程中也逐渐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资源数据保存期限、采购程序不合规范、供应商垄断行为、联合采购组织等问题等。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充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和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1 数字资源采购的特点和模式
数字资源是指拥有新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2]。单体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总是要结合各个图书馆自身文献资源建设特点为考量,以满足目标用户需求为导向,具有采购模式多样化,产品定价模型复杂、采购资金相对巨大、经费投入具有持续性等特点[3]。
通常,数字资源的采购方式基本上有这么几种不同的划分。从牵头的采购人的情况来看,可以划分为图书馆团体的采购、个体图书馆的采购;从所需实用资源的提供方式来看,可以有书本式资源配光盘加影像的方式和提供全数字资源的方式;从资源采购的动态过程序来看,可以有业主自行采购和委托政府代为采购。从如今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采购这方面的具体实践来看,对于一般性的中小型中文文献资料数据库大多数是采用单体图书馆业主自行采购或委托政府代理进行招投标采购的方式,而对于较大型中文数据库的采购则多选择采用以某一地区为单位的地域联合集中采购的方式。
2 数字资源采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当前,随着各地政府和部门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进一步规范化,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一方面逐渐按照规范化程序实行政府采购,这样一来,可以杜绝人为暗箱操作,防止出现如关系采购,萝卜招标、吃拿回扣等腐败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实行联合集中采购,可以加大与数字资源供应商的谈判力度,汇聚筹码,节约专项购书经费,也可以归并整合采购项目,以需定购,资源共享,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总的来看,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数据保存期问题
当下,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汹涌澎拜,势不可当,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采购已经不单单是图书、报刊、杂志等出版物,而且还有众多的已经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来的可供读者随意获取的数字化产品。而这些数字化产品(我们统称为数字资源)目前对于购买者——图书馆来讲,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而是有一定时限的使用权人。这就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到期了,哪个图书馆没有及时补交续用费,供应商就会停止图书馆用户对此数据资源的访问权限,包括之前已经付费的购买来的数据内容。因此图书馆能否说服更多的数据库供应商使这此花钱买来数字资源能够永久使用或者说尽可能地让使用时间得以延长,就成为与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的焦点。
2.2 垄断经营者的偏离行为。
现今在我们国内算得上比较有名气的学术性数据库供应商主要有CNKI、万方、维普、超星、方正等不多的几家,而且每个供应商又各有其产品特性,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招标,图书馆主要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的邀约招标,通过进行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与数据库供应商达成购买合约。由于我国国内的学术性数据库的产供销的竞争性都不算强,加上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有些数据库开发商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不惜牺牲自已的既得利益,与好些个期刊杂志社出版商等单位签订了独家出版授权协议,旨在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因此国内数字资源垄断有日渐加强的趋势。市场信息则是一些表赫场的现有状况、市场占有率、市场分割情况、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市场潜力、竟争企业和竞争商品的状况、用户状况、流动渠道和市场价格、销售服务等情况的信息
2.3 联合集中采购的运作问题
联合集中采购是近年来出现的图书馆业界发挥各地图书馆学会的行业指导功能采用的一种采购形式。这种采购形式,既经济又实惠,既方便又灵活。从理论上来讲,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有很可靠的操作性。然而,由于当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关系不是垂直隶属关系,而是行业指导关系,图书馆学会也就是个松散型行业组织。因此在联合集中采购如何高效运作的层面上存有一些现实难以很好处理的问题,如成员馆(或称为加盟馆)资金筹措和费用分摊、资源需求的地区差异性、采购效益问题等。
3 做好数字资源采购的措施
数字资源采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买卖行为,它涉及到好多方面。如何做好数字资源采购工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完善采购管理制度。笔者认为首先是要根据数字资源这一特种商品的采购行为内在的相关性和特殊性建立起数字资源采购制度,从提高采购人的决策水平和采购项目的透明度着手,按照数字资源采购流程拿出符合通行法律法规的条目。采购流程一般包括:提出需求计划、制定采购方案,做好资金预算;搜集数字资源相关的产品信息;试用及功能效果初评;成立专门谈判小组,谈判、签订和履行合约;对数据库进行使用效能评估,并综合考虑是否续订。其次是要结合本馆事业发展以及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拿出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规划,再结合本馆实际及目标用户的现实需求,通过不懈地努力,逐步构建起既科学合理又具有自身特色自成一体的馆藏数字资源结构体系。endprint
优化联合集中采购的组织形式。这是做好数字资源采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种联合集中采购形式具有价格上的优惠、资源上的共享、节时高效等突出优势。当今联合集中采购还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进一步优化联合集中采购组织形式。具体做法一是组建统一的数字资源采购联盟,增强各种类型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联合集中采购的综合管理经验,尽量避免区域失衡,促进资源共建共享,避免资源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二是规范数字资源联合采购运作。牵头馆在组织数字资源联合采购过程中,一方面应规范运作模式,设计合理的采购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定期开展售后服务评价监督和用户主质询工作;另一方面应遵循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程序,把握政策导向和尺度,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认真编制招标文书。
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一是建立采购评估项目指标体系。在坚持可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评估原则的前提下,一方面要足够重视要买之前的评估,创建较为完整的符合数字资源采购特点的购前评价指标体系,这里面主要包括了诸多影响因子,如资源等级、价格定位、产品内容、检索工具、配套服务、用户意见等。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买了之后的评估,创建数字资源购后评价指标体系,同样这里面也包括了好多影响因子,如劳务成本、使用频率、用户的反响、数据采集难易度等。采购业主方可以依靠采用各种可以量化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和判别。二是统一资源利用情况统计科目。可参考国外的统计规范来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统计标准。
开发和应用采购平台管理系统。数字资源采购是用户对社会需求情况、资源环境状况和信息源质量真伪、潜在价值实现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而采取的购买行为。因此开发设计一个比较能够既考虑到了数字资源这一特殊商品的个体特性,又便于支撑图书馆业主采购方实现规范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数字资源采购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通常是依据图书馆内部所确立的数字资源采购的流程出发,其中有采购基础、行为控制、供应商信息采集、法律文本、和落槌系统等五大管理功能模块。采购基础的管理大致包括采购系统的设置保养和维护、目标使用者的管理、组织行业机构的管理等;行为控制管理包括订计划、做东评估、搜信息以及供应商登录系统等;供应商信息采集管理包括厂商名录、产品名目和战略前瞻性思考等;法律文本的管理包括契约模板及其分类、采购文书档案的归集、销售凭证、原始发票查阅等;落槌系统管理可能既是前一包采购行为的扫尾工作的结束,又是后一包采购行为的前期工作的开始。它包括了资源价值评估和用户需求分析、资源采购实际费用核算、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观点对话,解放牛网解放日报,2012-07-05.
[2] 储文静,徐文贤.数字资源采购流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4):75-78.
[3] 马彦波.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工作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0(5):94-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