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红
摘 要:目前,听力在高考中的正在不断地被改革着。无论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还是就应试的需要看,听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但长期以来在现实教学中,其实我们对听力方面的重视是很不够的。因此,现在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些听力方面的问题,用心研究这方面的措施,着力探寻更切合实际、更加高效可行的听力教学策略。该文提出了以下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达到真正提高听力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听力教学 创新 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55-01
1 完善答题技巧—— 听力阅读理解化
英语教学中我们花了很多精力研究阅读理解,我们认为“得阅读者得天下”。很多学生做阅读理解时,逐字逐句地读,要求把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读懂。因此,注意力放在了单个词句的理解上,不能抓住关键信息,经常断章取义。我们建议学生在做阅读理解前,先对各个小题的题干浏览一下,对要考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速读文章,抓取有用信息。同时,尤其要注意文章的首段和末段,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
同样地,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听力方面存在同样的错误习惯。听的过程中,精力过分集中在听词,疏忽了对句子或整个篇章的理解,这样往往由于生词出现以后,词义的语境判断能力和猜意能力较差,造成逻辑思维混乱,结果,重要细节捕不牢,主要内容抓不住,误解了整篇文章的语义,得出错误结论。此外,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思维,把听到的英语信号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这种“心译”的方法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理解。而且,“心译”的同时还会影响听下文,造成顾此失彼,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英语,对整段听力材料的理解则会大打折扣。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制定了类似与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首先我们注重培养学生抓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如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子,集中精力捕捉主题句;其次,要培养学生预测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文化背景知识、上下文语境和听力题的题干预测听力材料内容和话题,这样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必要信息。最后,要求学生锻炼自己掌握猜测词义的能力。听力理解并非意味着要听懂每一个单词,只需要依靠关键词做出合理准确的推断即可,这样做能够加大对所听内容的正确理解。在这几点上,听力训练的技巧与阅读理解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2013年高考题中,第10题,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woman ?我们要求学生,浏览题干,然后听B:Hello,Andrea,this is Alex. I have some very big news for you. Miranda was very satisfied with you and said she was very much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 Isnt that wonderful? Congratulations dear! How does it feel to be Mirandas new assistant? How I imagine that youll just be delighted with this news. So lets see,you can start on Monday, right?抓取关键信息…he was very much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做出正确选择A.To tell her about her new job.
2 强化瞬间、短期记忆能力—— 复述或默写
在听力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听之前,也对听力题目做了阅读,并将关键词标注的清晰明了,听的过程中他们也试图听明白,想把所有题目都做对,然而等听力材料播放完了的时候,他们感觉非常迷惑:我都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认真做了,怎么还是对听的内容没有把握好,对所选的选项很没有把握呢?最后,只好拼命去回忆,回忆刚刚听力材料中都说了什么。殊不知,听的时候没听懂,通过回忆是于事无补的。于是,跟着感觉走,觉得哪个顺眼就选哪个算了。毫无疑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效果很差。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这是由于学生的瞬间、短期记忆能力有欠缺造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首先,我们要求学生忽略听力题目的任务,对所听听力材料进行复述。起初,选择播放一些比较简短的听力材料,并将复述任务简单化,设计表格或者补全短文的形式,要求听的时候尽量把所听内容准确无误的记在大脑中,录音结束后,立刻把所听到的内容迅速回忆起来,并按照要求写下来。慢慢地,加大难度,要求把所听的整段材料在空白纸上记录。另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学着默写听力材料。具体做法是:把一整段听力材料进行分解,一句一句去听,听完一句就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如果不能将其写出来,便进行复听,直到记下来为止。通过这两种训练,学生的瞬间记忆能力会迅速的得到提高,前面提到的听力中遇到的问题也会慢慢克服了。
3 注重听力材料再利用—— 朗读和模仿
如今,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我们,手头不缺各种铺天盖地的材料。然而,我比较崇尚“将好的材料用到极致”,而不是多多益善。对于好的听力材料,我们主张循环再利用,让学生反复琢磨材料的选择、情景的创设、题目的设计等等。首先,听完听力题目对完答案后,按照老师提前给他们的安排,对挑选出的几段好材料进行朗读,感悟语言的美,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甚至对非常优美的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其次,我们还会要求学生模仿录音。听完听力题目后,引导学生放下负担,放松地对录音材料进行欣赏。对其中的一些句子和段落进行模仿重复,主要选择那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句子、连读的句子、体现西方文化或表现中西差异的句子等让他们模仿。这两种方法,首先会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听力不再畏惧,有助于树立信心。另外,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水平。例如:2013年高考题第3题,Where is the man now ?先听A: Hi, Maggie. Im coming, but its snowing and the traffic is moving slowly. B: Ok, David. Take your time. Well wait for you, so we can have dinner together.听完后,让学生朗读其中的Im coming, but its snowing and the traffic is moving slowly. Take your time.等句子,模仿语音语调,体验语言的美。
4 结语
总之,要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得到飞跃发展,需要我们大胆做出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日常听力教学中,积极探索,把好的方法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林婵娟.谈高中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4).
[2] 王优.提高高中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