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2014-06-14 23:57:40陈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济活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陈璐

摘要:个人所得税向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纳税义务人的队伍中,文章以此为背景,通过对纳税筹划产生及发展的分析,针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展开一系列讨论,并就此提出相关论点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经济活动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2-0148-02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纵深化的延续,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呈现高速增长,同时收入组成更加多样化,个人所缴纳的税金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个人所得税向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纳税义务人的队伍中,如何在税法允许范围内,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实际缴纳税额获得最大利益,成为纳税义务人关注的重点。

1 纳税筹划概述

1.1 什么是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个人(自然人)在现行税制条件下,通过合理利用各种对自己有利的税收政策和合理的安排各种税务行为,以获得最大税后利益的一种经济活动。

1.2 实施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然性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组成的多元化,使得大众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日益增多,而缴纳税金的多少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在西方国家,纳税人对纳税筹划早已是耳熟能详,而在我国,纳税人对纳税筹划还处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的阶段,再加上税务机关的依法治税水平距离发达国家尚有距离,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低造成的各种问题,导致征纳双方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都不够了解。寻求公平税负,寻求税负最小化,是纳税人的普遍需求,也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我国正处于税制变动频繁复杂的阶段,如何在保证个人消费水平的稳定和提高的同时又不增加纳税负担,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职责所在。

2 纳税筹划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2.1 纳税筹划发展历程

(1)纳税筹划在国外的发展。纳税筹划思想的提出最早是由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于20世纪30年代在“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中提出的,他说“任何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这是法律第一次对税收筹划做出认可;纳税筹划于20世纪50年代呈现出专业化发展态势,1959年成立的欧洲税务联合会明确提出纳税筹划的概念;与此同时,纳税筹划的研究也开始向纵深化发展;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纳税筹划在理论上有比较完整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税筹划已经进入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2)纳税筹划在国内的发展。我国纳税筹划的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进入分离阶段;90年代纳税筹划开始与避税节税相分离,在此阶段我国出现了第一部纳税筹划专著《税收筹划》,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唐翔编著,此书首次将避税与纳税筹划区分开来;2000年后纳税筹划进入公开化阶段,政府确立了纳税筹划的法律地位,国家税务总局在机关报《中国税务报》开辟了纳税筹划专栏,明确了纳税筹划的积极意义。以此为契机,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纷纷举办纳税筹划培训班,普及税务知识。由于个人所得税税负的轻重直接关系到纳税人及家庭的净收入,因此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成为纳税筹划的重点。

2.2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1)有助于纳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维护自身利益。纳税义务人在不违反国家税法的前提下,提出多个纳税方案,通过比对选择税负最少,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税金,另一方面可以延迟现金流出的时间,从而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正是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2)有助于纳税人增强纳税意识。纳税人意识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纳税意识淡薄,纳税人通常采用偷税、漏税、抗税等非法手段来减少谁进的缴纳;第二阶段是依法纳税,接受监督,此时运用的手段为合理避税、节税;第三个层面是运用税法知识,采用合理的方法对个人所得进行筹划,减少税金的缴纳,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合理运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税收意识增强的表现。

(3)有助于国家不断完善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针对税法中尚未明确规定的行为及税法中优惠政策而进行的,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以及有关税收政策的反馈。充分利用纳税人纳税筹划行为反馈来的信息,可以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和改进有关税收政策,进而可以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税法和税收制度。

3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实施及注意事项

3.1 将个人获得的收益转化为对企业的再投资

为了鼓励企业与个人进行投资和再投资,国家规定对于企业的留存收益不再征收所得税。因此,个人可以将购买股票、企业债券获得的利息、分红等收益留存在企业作为对企业的再投资。企业将这些投资以债券或股权的形式记到个人名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对个人所得进行纳税筹划,既可以保护个人的利益,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3.2 均衡纳税人的收入

个人所得税通常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的应税所得越多,使用的税率就越高,因此纳税人的平均税率和实际有效税率都可能提高。所以在纳税人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将收入均衡分摊到各个纳税期间,以避免收入大起大落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3.3 延迟纳税时间

为了方便纳税人缴纳税金,个人所得税规定了纳税期限,允许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任意选择时间缴纳税金。延迟纳税时间,可以在不减少纳税总量的前提下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资金使用率。

3.4 利用公积金、保险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计提并向指定机构实际缴纳支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金等,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以上保险、公积金时也是免征个人所得税。单位可以充分利用上述政策,以当地政府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各类保险最高缴存比例为职工缴纳公积金和保险,为职工建立长期储备。

3.5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应以合法为前提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对税法体系进行认真比较分析后做出的纳税最优化选择,它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合法的,是受到税法和税收政策保护的。

3.6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具有风险性

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税法与税收体制改革迅速,使得纳税筹划带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税法中比较模糊的概念有可能使税务当局与纳税人的理解产生分歧。因此,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时,不仅要掌握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还要了解征税主体对纳税筹划的认定和判断。

4 结语

论文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出发,由浅入深分析了纳税筹划的发展历程、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本文论述可以得知,在人民大众纳税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以合理、合法手段减少个人税负,提高个人收入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我国的纳税筹划尚未完善,需要不停的探索。由于受本人研究能力和收集资料的限制,本文只是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进行初步的研究,存在众多不足,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继续深入研究,以达到更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明.浅谈对纳税筹划的认识[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5).

[2] 陈俊利.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9).

[3] 韦秀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浅议[J].现代商业,2011,(18).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活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20:12
关于在航标单位对外经济活动中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
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点及作用
货币资金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应用的会计处理
商(2016年34期)2016-11-24 14:26:21
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36:15
网络红包之个人所得税问题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13:17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23:37
整体变更涉及个人所得税问题浅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40:27
税务会计师在中小企业的作用及认识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22:13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