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4-06-10 16:11:59石峰
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用型技能型流行音乐

石峰

摘 要:针对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所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是我国高等艺术类院校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在课程改革研究中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群与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两大方面。专业基础课群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学习者具有坚实而又正确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实用性人才。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流行音乐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订单式教育,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培养方式,将教学落实到具体,细化至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再整合归纳。

关键词:流行音乐 实用型 应用型 技能型 订单式思维

针对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所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是我国高等艺术类院校流行音乐专业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它的研究成果对建设与培养未来具备高素质实用型、应用型的流行音乐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对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而来,它是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影响并传播于社会各个阶层,具有强大的煽动力与指向性。流行音乐专业在我国高等艺术类教育体系中发展较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尚处于成长期,诸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诸高校在流行音乐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共识。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艺术类院校流行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针对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迫在眉睫。

研究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要以实用、应用性为前提条件,以技能为根本基础,同时牢牢把握就业为主导方向。以市场化、定岗化思维作为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切合实际,努力实施。目的是使流行音乐专业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将原有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并满足社会与市场的双重需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要言之有物,不能不切合实际。一定要以流行音乐专业实际情况为根本,不能完全参照其它音乐类专业课程的培养方式以及课程设置。以市场定位就业导向为中心,这样才会作到事半功倍。因此针对流行音乐专业的就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适合市场经济文化需求,要有订单式的课程设置思维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依据市场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的选择,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要有预见性。在课程设置上即要突出强化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还要兼顾综合素质理论基础的积淀。

流行音乐专业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在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中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群与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两大方面:

1.专业基础课群

专业基础课群的设置是要使学生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为其今后从事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实用性人才。课改的目的要求流行音乐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在保证实用性的原则下,使其熟练的掌握视唱、乐理、和声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对配器编曲、歌曲作法等实践能力的训练。当然在进行这些方面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实用与适用性原则,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提倡“遥控器”的理念,对于部分作曲理论学科基础知识要让学生经过学习掌握其使用方法,不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理论知识涉入过深,在实践中会灵活运用即可,就像使用“遥控器”,大家看看说明就会用,需要什么就用什么功能键,而“遥控器”的构造及相关原理,电路、信号传输等等深层面的知识,大众又有几个知晓。

专业基础课群建设重点解决的是理论如何更好的联系实际的问题,课程设置后在教学环节中要体现出乐理、视唱、和声、曲式、复调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的训练内容,只有相互渗透,才能触类旁通。例如:把乐理与和声中的书面练习列入到教材中作为视唱或弹唱的训练,这样可以将无声音乐技术理论变为有声,不仅容易理解,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出现理论与技能相脱节的现象。

另外课程在学时安排的增减方面要有所考虑,对于一些作曲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内容上要有所针对,要针对流行音乐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加大视唱练耳课程的学时结构,内容要体现流行音乐的特色,强化视唱练耳教学。在复调与曲式课程中有所删减,复调课程讲授到模仿式三声部内容,曲式课程针对演唱专业讲授到单三部,器乐专业讲授到变奏及回旋曲式部分。

因此相关教材的编写在这里就尤为重要。所以说要想突破当前的瓶颈局面,实用性与适用性教材的编写是关键之一。流行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具备乐理、和声、视唱的基本常识,同时掌握好小型乐队的编配、歌曲作法等作曲理论学科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那么他们就具备了“多面手”这一特定角色所覆盖的涵义,在今后工作生活中能够大有所为。

2.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设置方面

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流行音乐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订单式专业教育,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培养方式,将教学落实到具体,细化至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再整合归纳。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与实用、适用性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因需施教,因材施教。根据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后在授课内容上由节奏与风格入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定向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从而了解风格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其次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练习提高。最后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接轨,从学习的初始阶段即明确今后自身就业就发展方向。

因此在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设置方面,设置满足流行音乐专业就业需求为主的课程如流行音乐鉴赏、演出策划、录音实践、化妆等课程。并将钢琴集体课做为所有流行音乐专业方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将流行音乐专业的部分课程在授课内容与形式上进行重新整合并加以改革,如根据流行音乐发展趋势,强化乐手与歌手团队精神的培养,突出乐队能力的教学,设置 “乐队合奏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坚决否认单一专业发展的思维,将流行声乐和流行器乐专业加以整合,强调互动的课程学习。针对专业业务较高的学生将“声乐专业”课进行改革。学生在进行音乐演唱教学的前提下,以集体课的形式由声乐、流行舞蹈、表演教师共同教学,使学生在专业课中就能将演唱、表演、舞蹈进行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所有专业都会有适量的实践课,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舞台经验,提倡即兴演奏或者是演唱来培养学生的乐感,为以后的创作做铺垫。

创新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一成不变,形式与格局要与当今社会需求相接轨,相融合,只有创新才是流行音乐专业发展的生存之道。一切围绕课程设置及课程改革的问题最终是要解决学生培养方向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归根到底就是解决就业的问题。因此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主旨就是定位于市场的需求,以学生今后就业为导向。

流行音乐专业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虽然出现较晚,但前景远大。本文只是个人针对流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共同为我国的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添砖加瓦,祝流行音乐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用型技能型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24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19
创新教育下高校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5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