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莎
她叫小薇(化名),现年22岁,家住北京,从小到大,乖巧听话的她一直都是家人和老师的骄傲、父母最疼爱的女儿、哥哥最宠爱的妹妹。小薇学习用功,成绩优异,从小学一直顺利读到大学,年年都是三好生。就读大学期间,她还成为学校直接推优的对象,作为交换生到日本留学,小薇的人生可谓是一帆风顺,完美得令人羡慕。可就在她留学期间,因为遭遇一场交通意外,导致腿部骨折,在这之后,小薇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事实上,经过积极的治疗,小薇受伤的腿部恢复得很快,但熟悉她的人却越来越觉得她虽然外表没变,可性情却像是换了一个人。一向乖巧听话的小薇突然变得暴躁,极度的狂妄、自大,看不起所有人,处处挑剔,内心常常不满,就连一点小事都无法容忍。她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自认为非常聪明,学什么都快,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有资格对人指手画脚,时常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随意挑人毛病,常大声呵斥他人或乱发脾气、摔东西,为此没少和家人朋友起冲突,弄得她的朋友都不敢和她接近,生怕哪句话没说好就惹恼她。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小薇开始感到周围环境不安全,尤其到了陌生环境,这种感觉更加明显,惴惴不安的她将自己反锁在屋,不与人接触,并给远在中国的家人打电话,告诫家人远离警察、远离医院,注意安全。可没过几天,小薇又变得郁郁寡欢,常常躲起来,一个人偷偷哭泣,她觉得自己的力气被慢慢消耗掉,身体越来越虚弱,像是害了大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也找不到以前快乐的感觉。小薇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又自责什么都没做好,对不起家人,明知应当学习却怎么都学不进去。到了最后,她甚至觉得不应当继续活在这个世上。
家人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将小薇接回国,送至精神科专科医院进行诊治。经过细致检查,医生给出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这是一种以情绪过度不稳定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精神疾病,患病个体有段时间烦闷、乏力、失去了以往的兴趣和快乐感等(抑郁体验),过段时间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心情过分高兴、精力异常充沛、自吹自擂等(躁狂体验)。目前,此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仍考虑是遗传、个性特点、生活事件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小薇的家人刚开始不理解她为何患病,但在与她父母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这可能也是她最终发病的深层原因。
原来,小薇的出生纯属意外。在她之前,家里已有两个儿子,父母从未想过再养一个。她的两个哥哥都很听话,早早就参了军。不幸的是,二哥在一次训练事故中牺牲了,家中只剩下大哥。小薇的母亲因为不能接受儿子突然离世的打击,不久便一病不起,茶饭不思,话也不讲,终日以泪洗面,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甚至忽视了另一个儿子,一心寻死,要随二儿子而去。儿子死后,她足足躺了半个多月,每天只能靠输液维系基本的营养。一位知心的大姐见状,就劝她母亲说:“你为何不考虑再生一个?有了新生命,你就能从痛苦中走出来了。”这才让她的母亲重又燃起了生的希望,之后慢慢恢复了正常生活,积极筹划着孕育新生命。一年后,小薇出生了,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平静,看似和其他孩子没两样的小薇,成为父母治愈丧子之痛的慰藉。
随着小薇的长大,问题慢慢凸显出来。父母给她的过度关注和细致入微的爱慢慢淹没了她,小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可长大后,她觉得被爱包裹得太严实,甚至有种窒息感。小到饮食起居、交友,大到学习、人生选择,父母无一例外地干涉,甚至当她偶尔睡觉时打鼾,母亲也要将她唤醒,怕她姿势不对会导致呼吸不畅。父母处处小心翼翼,生怕她有个闪失。从小到大她接受的教导就是守规矩,听长辈的话,不能走错一步路、说错一句话。她常常压抑不满,收敛身上的“芒刺”,只想不断努力做个好学生,不让父母失望,要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成了二哥生命的延续,因为二哥如果还在世,一定会成为这种人。
我们常说爱可以造就一個人,但过度的爱又会成为无形的压力,甚至是种伤害。在这种压力下,小薇虽然乖巧、听话,却也形成了过分追求完美的个性。可人生怎可尽如人意?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也为日后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而遭遇事故不过是个诱发疾病的导火索。当然,她的母亲在儿子去世后的表现已经达到了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所以,小薇的得病也同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经过碳酸锂、喹硫平的系统治疗,同时,她的家人也开始转变对她的态度,一个多月后,小薇出院了,她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