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金俊 孙卫敏 郭晓燕
黄冈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骆金俊 孙卫敏 郭晓燕
目的 调查黄冈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配置现状,为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组织该市11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统一的调查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黄冈市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为955人;工作人员与人口总数之比为1.29/万;高级职称占2.93%,中级职称占44.40%,初级职称占48.06%,无职称占4.6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50%,大专学历占36.34%,中专学历占55.18%,无学历占3.98%;40岁以上占41.89%,30~40岁占43.87%,30岁以下占14.24%;从事免疫规划工作10年以上占37.91%,5~10年占20.73%,3~5年占20.42%,3年以下占20.94%。结论 黄冈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状不能满足当前扩大免疫规划的需求。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宏观管理,在现有条件下适当调控及合理配置,以适应新时期免疫规划工作的需要。
免疫规划;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First-author′s address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Huanggang City,Huanggang,Hubei,438000,China
免疫规划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是保障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本研究对湖北省黄冈市2012年各级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存在的问题,为调整人员配置、改善人员结构提供依据。
1.1 资料
免疫规划人力资源资料来源于《2012年黄冈市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情况统计表》及《2012年黄冈市免疫规划年报统计表》,人口资料来源于黄冈市统计局。
1.2 方法
依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1]要求,市级疾控中心统一制定调查表,各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按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组织辖区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填写,经审核后逐级汇总上报。内容包括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执业类别、考证情况、从事免疫规划工作年限等。运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同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2.1 基本情况
黄冈市辖黄州、龙感湖2区,团风、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7县,以及麻城、武穴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乡镇(街道、办事处)133个,全市总人口约为743万,全市共有预防接种门诊198个。全市从事免疫规划人员为955人,其中男性339人,女性616人;从事免疫接种人员790人,其他165人;考证合格人员877人,其他78人;执业(助理)医师392人,执业护士406人,其他157人;专职人员759人,兼职人员196人。
2.2 职称构成
全市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28人(构成比2.93%),中级职称424人(构成比44.40%),初级职称459人(构成比48.06%),无职称44人(构成比4.61%)。数据表明,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初级职称者最多,其次是中级职称者,高级职称人员较少,还存在部分无职称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中团风县比重最大(10.91%),红安县、蕲春县、武穴市及龙感湖管理区比重最小(人数均为0);中级职称中麻城市比重最大(65.35%),团风县比重最小(21.82%);初级职称中蕲春县比重最大(68.33%),麻城市比重最小(28.71%);无学历人员团风县比重最大(12.73%),英山县和蕲春县比重最小(人数均为0)。具体情况见表1。
2.3 学历构成
全市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43人(构成比4.50%),大专学历347人(构成比36.34%),中专学历527人(构成比55.18%),无学历38人(构成比3.98%)。数据表明,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中专学历者最多,其次是大专学历者,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还存在部分无学历人员。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中黄州区比重最大(24.42%),蕲春县、武穴市及龙感湖管理区比重最小(人数均为0);大专学历中黄梅县比重最大(47.67%),武穴市比重最小(26.83%);中专学历中武穴市比重最大(70.73%),黄梅县比重最小(36.05%);无学历人员龙感湖管理区比重最大(19.05%),黄州区、英山县和蕲春县比重最小(人数均为0)。具体情况见表2。
2.4 年龄构成
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40岁以上400人(构成比41.89%),30~40岁419人(构成比43.87%), 30岁以下136人(构成比14.24%)。数据表明,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30~40岁者最多,其次是40岁以上者,30岁以下人员较少,新生力量比重偏少。其中40岁以上人员中英山县比重最大(58.14%),黄州区比重最小(32.56%);30~40岁人员中浠水县比重最大(55.56%),龙感湖管理区比重最小(33.33%);30岁以下人员中黄州区比重最大(27.91%),蕲春县比重最小(3.89%)。具体情况见表3。
表1 职称构成情况
表2 学历构成情况
2.5 工作年限构成
全市从事免疫规划人员工作10年以上362人(构成比37.91%),5~10年198人(构成比20.73%),3~5年195人(构成比20.42%),3年以下200人(构成比20.94%)。数据表明,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工作10年以上者最多,随后是3年以下者和5~10年者,3~5年者最少。其中从事免疫/接种工作10年以上人员中龙感湖管理区比重最大(66.67%),罗田县比重最小(25.29%);5~10年人员中浠水县比重最大(32.54%),蕲春县比重最小(9.44%);3~5年人员中红安县比重最大(38.64%),浠水县比重最小(9.52%);3年以下者,团风县比重最大(34.55%),龙感湖管理区比重最小(人数为0)。从事免疫/接种工作年限构成具体情况见表4。
免疫规划是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的环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为预防及控制疫苗相关疾病、保护人群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背景下,儿童的健康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免疫规划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好坏。职称、学历、年龄、工作年限是学科知识技能积累、接受业务更新学习、积极钻研未来发展、掌握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和本科及以上学历构成偏低,高级职称比例低于冉凤秋等[2]的报道,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低于梁玉民[3]的报道。
黄冈市紧靠大别山南麓,滨临长江,地理特点复杂,全市面积约17 446平方公里。免疫规划工作服务地域广,工作量大,任务重。(1)黄冈市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与人口总数之比为1.29/万,比例明显偏低[4]。特别是山区和经济较贫困县区,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2)免疫规划专职人员职称与学历偏低,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和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比例较小,甚至还有部分无职称和无学历者。初、中级职称和中、大专学历是这支队伍的主体。(3)免疫规划工作人员30~40岁者最多,其次是40岁以上者,30岁以下人员较少,说明新生力量比重偏少,人员趋于老化,不利于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4)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工作10年以上者最多,随后是3年以下者和5~10年者,3~5年者最少,说明近期人员变动较大。上述现状不利于免疫规划人才梯队的建设,阻碍了免疫规划工作持续有序开展,难以满足的要求,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未来的发展。
表3 年龄构成情况
表4 从事免疫/接种工作年限构成情况
国家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后,免疫规划所占经费在公共卫生服务中比重较低,但考核却很严格,影响了经费拨付,导致部分单位领导对免疫规划重视程度越来越低。部分接种门诊重视接种二类疫苗而轻视一类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没有按标准配备相应接种人员。免疫规划事情多、任务重,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影响了工作人员积极性。而较高职称和较高学历的人员不愿从事免疫规划工作,接种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员更换频繁,相对不稳定。以上原因都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宏观调控,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着手改善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开展一次针对辖区免疫规划人员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了解实际困难和要求。同时,就调研结果召开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专题会议,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努力改善基层工作条件。(1)在现有条件下适当调控人力资源配置,对于那些不适应工作需求的人员做好轮岗和分流,使免疫规划工作和人员任务相配套。(2)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疫规划一票否决制为契机,完善制度,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待遇,稳定人才队伍。(3)加强人员培训,促使低学历和低职称的人员能够接受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和再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扩大业务知识面。(4)引进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解决好其编制和待遇问题,逐步提高免疫规划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免疫规划工作的需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2005.
[2] 冉凤秋,张 宏,王镜泉.福州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8,24(11):1094-1095.
[3] 梁玉民,孙 艺,刘艳军.微山湖区域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13-14.
[4]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6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203.
责任编辑:姚 涛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现就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调整事宜通知如下。
一、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二、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种管理调整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病种调整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做好上述传染病的监测、报告、数据统计及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
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技术文件,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对相关传染病诊断报告水平。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当于诊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当于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要规范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与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沟通协调,在2013年10月31日前完成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及相关专病系统的调整与测试工作。人感染H7N9禽流感自2013年11月1日起,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汇总,累计数据包含2013年1月1日以来全国报告的所有个案数据和事件数据。甲型H1N1流感和流行性感冒2009~2013年各自的统计规则维持不变,自2014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纳入流行性感冒统计汇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统计分析规则维持不变。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本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进一步加强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报告、信息审核和实验室检测工作,为传染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沟通配合,确保后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for Expanded Program of Immunization in Huanggang City
LUO Jinjun,SUN W eim in,GUO Xiaoya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for expanded program of immunization(EPⅠ)in Huanggang cit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pecialists troop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configuration of human resources.Method Totally 11 county-level and higher level centers for diseases controland prevention(CDC)were organized to fillunified investigation forms,and subsequence statistical analysiswas performed.Result Therewere total 955 EPⅠworkerswith the ratio of staff to population of 12.9 per thousand.The high-level title,the intermediate title,the primary title and the group without title accounted for 2.93%,44.40%,48.06%and 4.61%respectively.For education,the postgraduate and bachelor diploma record, the college diploma record,the technical diploma and no degrees accounted for 4.50%,36.34%,55.18%and 3.98%respectively.For age,more than 40 years,30-40 years and less than 30 yearsaccounted for 41.89%,43.87%and 14.24%respectively.Those who had work experience formore than 10 years,5-10 years,3-5 years and less than 3 years accounted for 37. 91%,20.73%,20.42%and 20.94%respectively.Conclusion Currentsituation ofhuman resources in Huanggang city cannot meet the demands and advancements tendency for EPⅠ.The 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macroscopicmanagement,carry on the proper regulation and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un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s,so as to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ewly EPⅠ.
Ⅰmmunization Program;Human Resources;Ⅰnvestigate and Analyze
骆金俊:黄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mail:luojinjun765@126.com
2013-07-21
骆金俊 孙卫敏 郭晓燕
黄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 黄冈 438000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 anagement,2O14,21(1):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