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中研究、学习他人

2014-05-17 09:41:00朱建华
中国记者 2013年9期
关键词:都市快报纸媒新媒体

朱建华

编者按:《长江日报》领导要求每个部门根据业务需要,研究并学习一份报纸,本文作者所在科教部选择的是杭州的《都市快报》。从对《都市快报》了解不多,到在网上阅读电子版、检索其总编辑办报理念文章,发觉确实与众不同,再到自费订阅并连续研读3个月,作者感触颇多。“我想,明年我会继续订《都市快报》。如果一份报纸办到读者到了年底会自觉掏腰包订购,这必然是一份办得成功的报纸。”《都市快报》有何魅力,使得一位远在武汉的报人愿意花时间、金钱来学习。

提要:1999年1月1日创刊的《都市快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据最近一期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都市快报》居全国第二,浙江第一,日发行量154万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都市快报》又是如何凝聚读者的呢?通过对最近3个月《都市快报》的阅读,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版面、内容、文风、互动和采编五个方面。

关键词:都市快报 纸媒 读者资源 新媒体

纸媒深耕读者资源必须先赢得受众

一、不拘一格的版面。《都市快报》版面与国内大部分报纸有较大差异。版面内容的不拘一格,避免了千篇一律和同质化。

1.无要闻版。很少看到当地省市主要官员日常活动报道,这让人很难想象这是浙江发行量最大的纸媒。《都市快报》版面上也有当地官员的报道,但多与重大民生有关。如2013年S月10日A02版《第一事件》,刊发的就是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调研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但报道的落点是当地自来水异味问题。

2.版头名称特别。如《警戒线》《新市井故事》《派出所故事》《嗨,都市快报!》《健康真好》《好奇实验室》《记者观察》《好男好女》《周末@你》《一周反贫榜》《新闻学法律》《杭州新闻》《我们杭州》等,既有个性也有活力,不再以传统的新闻采编部门名字命名版面。

3.多行标题。稿件标题通常是多行题而且很长,这有利于读者了解报道核心内容。也有人认为多行标题的弊端是读者看了标题不再看正文。其实,如内容吸引人,看了标题也会看正文。笔者统计某日该报A叠16个本地新闻版头条稿件,标题最多的有82个字,最少的有15个字,平均约在38个字。

4.创意版面设计。如今年雅安芦山地震次日,《都市快报》头版是一张自己设计的图片,地震波旁襁褓中婴儿和一棵绿色的幼苗图,让一切不言自喻,留给读者深刻印象。“与雅安同悲愿雅安平安”的引题,也体现了媒体态度。

5.重视本地化处理。与民生相关的外地新闻,本地化处理后发到本地新闻版,这在传统纸媒中也不多见。如位于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大二女生跑步猝死后,该报刊发的《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建议家长带孩子做一个心脏B超》的重点报道。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编辑同时也是记者,对其他媒体稿件时常补充完善,不是简单的照搬。

6.选图有特色。这方面体现在新闻版手绘的漫画图片很常见;新闻稿件配图有时非常静态,看不出新闻元素,但又很唯美。如2013年5月27日头版主题是一张含苞待放的荷花花蕾,配的文字是“荷花来了,荷赛继续”。

二、值得一看的内容。面对新媒体,纸媒信息传播的滞后性十分明显。纸媒如何报道新闻,当前面临很大的考验。《都市快报》新闻版每个版上的稿件现在通常是1到3条,但大都值得一看。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每天都能在这份报纸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靠内容赢得读者,这一点该报做到了。

1.稿件故事性很强。一个好的新闻通常就是一个好的故事。《舅舅帮外甥接相亲对象路上撞死一对夫妻》一文,是2013年S月24日《都市快报》A11版《看新闻学法律》上的主打稿件。讲的是舅舅的车没有买商业险,出事后因数十万的赔偿金,和亲外甥打起了官司。这是一个很好的法律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亲情故事。这样的具有故事性的稿件,几乎每天都有数篇。

2.放大服务性报道。放大服务性报道体现在整个报纸版面中,哪怕是热线新闻、世界新闻、财经新闻,也都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其他媒体《热线新闻》版重视新闻的社会性和突发性,但《都市快报》则不同,如刊发《四岁男孩凉鞋被商场自动扶梯夹住》时,落脚点放到服务上:既链接同类事件,还有专家安全提醒,记者还在商场现场观察统计。《世界新闻》版在夏季来临前刊发《小强,不爱吃甜食了;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蟑螂正在改变口味以后灭蟑螂是不是更难了?》也颇具服务性。

3.准确把握趣味性。趣味性不等于猎奇。沉重的话题做得轻松有趣,也是当前纸媒应该努力的方向之一。如今年禽流感发生后的一篇报道:《禽流感一来鱼刺卡喉咙的明显多了(主)/市一医院平均每天收治四五十人(副)》。这一稿件做得轻松,但从一个小的侧面反映了禽流感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三、独成一体的文风。《都市快报》的文字风格在纸媒中也十分特别。标题上没有概念性词汇,正文没有文件性的语言,行文中流淌着人文情怀,体现“生活因温暖而美好”办报理念。总编辑杨星曾对此表示,编委会鼓励记者突破旧有的框框,摒弃“八股”写作方式,只要生动、好看、有趣,可以不拘形式,怎么写都可以。

1.鲜明地表达态度。如在刊发《老婆泼了老公全身汽油手里还攥着一只打火机》《昨夜保淑路口女孩被捅》等突发事件时,直接在标题上表达媒体的态度:“这还是离婚纠纷吗?差点把整层楼居民的性命搭进去了”“谁对她下了如此毒手?”这是媒体面对不良事件应该有的态度,报道时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

2.文字朴实真切。如《杭州市区民办小学4月20日报名》一文的一句话:“报名当天,每所学校的具体报名时间都不一样,有的是半天,有的是一天,请家长注意。”这话读起来朴实、真切,拉近了报道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四、与读者多途径互动。读者是纸媒最为重要的资源。读者与纸媒之间互动性不足长期存在。新媒体特性之一就是即时互动。纸媒如何避免这一不足,《都市陕报》也在积极探索,版面上时常能看到与读者积极互动的影子。

1.开设互动版。《都市快报》与读者互动的版叫《嗨,都市快报!》,基本流程是市民拨打新闻热线,接线员记录后,请相关部门(专家)回复,选择其中部分稿件见报。期间,有较大价值的会在相关版面放大。《嗨,都市快报!》有一天刊发的稿件是《一坨鸟屎拉在我老公头上要不要紧啊?》,说的是41岁的俞女士拔打报社热线,反映了“一坨鸟屎”的事。记者记录后请杭州市疾控中心来回复。这样的稿件可能有点“奇葩”,但这个版上类似的稿件还真不少。

2.报道中互动。2013年s月22R针对“妈妈骑电动车不慎把两岁儿子摔入公交车下”,3个版的报道中互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个版“天大的不幸”,开头是“昨天8:09,周先生来电”反映该事,把读者报料置于最前,突出了读者。第二版“寻找目击者”,《都市快报》与警方合作征集线索,并在标题上公布新闻热线。这是双赢。既与警方互动也与读者互动。第三版“新闻大讨论”中,既有读者来电的如实记录,也有网友的评论。

3.活动中互动。如相亲性质的“好男好女”活动,由新闻热线负责组织,通过《都市快报》微博和微信进行征集,同时借助报纸版面扩大影响;征集主要面向单位;商家等提供相应赞助支持。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与刘欢联袂演唱《我和你》的莎拉·布莱曼到杭州开演唱会,报纸联合地产公司推出了一项演唱会配套公益活动——“宝贝计划”——寻找杭城“最美天籁童声”童星,优胜者可与莎拉·布莱曼互动,获得演唱会门票和签名CD并赢取10万元培养基金。这些互动性的活动,把读者、纸媒和商家充分地联系在了一起。

五、采编体现职业精神。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作为职业的新闻传播者,记者不应该等同于网友。职业的传媒人无论何时都应该有求真、求实的精神。

1.稿件多自采。统计《都市快报》稿件,记者单独署名的稿件约占七成左右。这些稿件大多是根据读者来电报料或者记者个人独自发掘的。非记者单独署名的一些大块头稿件,通常是通讯员在前记者在后,这一点也不多见。

2.客观表达。客观是媒体应有的态度。针对今年“史上就业最难年”之说,《都市快报》推出调查报道,标题用的是“号称”,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把走访调查杭州8所高校获得的数据一一列出。此外,“也有老师说,就业是个过程,现在不好不代表未来几个月不好”做成副标题,这句话让人对形势不那么悲观。又如,针对“取水河段仅一半能游泳”刊发“特别说明”:本次排行榜根据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环保志愿者抽检数据,仅代表抽检样本水样检测结果。再如,针对质检部门就宁波牛奶集团被曝光质量问题发的通报说“掐在五一放假前一天——4月28目17:52,宁波质监发布了针对宁波牛奶集团早产奶事件的最终处罚决定。”一个“掐”字很巧妙地表达了态度,但同时又确保了客观。

3.注重走访调查。因为种种原因,不重视走访调查也是现在纸媒的弊病之一。《网友发帖:“停车秘籍”几天时间点击超过10万人次》这篇报道,记者根据网友晒出的5个停车点,实地探访了其中4个,并在副标题上给出体验结论:“有的蛮实用,有的和实际情况有差别”。又如《杭州大妈跑遍4个菜场买不到香葱》一文,记者稿件中提到的具体人物达7个。这些在一些纸媒日常的报道中不多见,媒体人的职业精神也在这里得到体现。

4.敢于质问。2013年5月19日《都市快报》8个版《天下周刊》聚焦“解禁发泡餐具”。针对“解禁令”出台系企业出资请律师“公关”的说法,“快报连续六天联系采访发改委未果”。面对国家部委,地方纸媒也敢于发问,值得称赞。

建立特色网站有利于深耕读者资源

新媒体对纸媒造成的冲击,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发行量的下渭和广告收入的减少。读者资源是纸媒最大的财富,维持和努力增加发行量的同时,大数据时代如何深耕读者资源十分重要。依托纸媒背后强大的读者群,把单一的媒体网站细化成若干个独立的特色网站,进行读者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市快报》在这方面走到了前面。

1.构建全媒体。该报总编辑杨星曾表示:“快报应该是一个现代的传媒企业,也就是说,它能够生产出报纸以及报纸以外的多种媒体产品。”现在的《都市陕报》团队就有做报纸的,也有做网络,还有做电视的,全媒体阵营涉及报纸、网站、广播、电视、的士、手机客户端等。《都市快报》旗下独立网站除都市陕报新闻网外,19楼空间论坛也是浙江第一品牌,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网站快房网、快抱网、大家健康网、快学网等。

2.搭建三方联动平台。深度开发读者资源,也是报纸重视互动、重视服务的结果。《都市快报》在经营活动上,充分依托报纸本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以《都市快报》的品牌构筑权威性的活动,为读者和商家提供近距离的服务,从而提升读者的忠诚度,并为报社培育新的经营产品。如快抱网这一专门的打折团购网站的建立,构建起了读者、媒体与商家之间联动的平台,效果明显。

3.实现报网有效结合。《都市陕报》旗下的快房网是专业房地产门户网站,目前无论是运营策划能力、受众调动能力还是网站综合影响力均排名浙江同类网站第一。快房网与《都市快报》每周四出刊的《快房快报》周刊,较好地实现了报网互动,这既有利于报道做出专业性,也有利于凝聚有购房、买房诉求的市民读者。又如快拍网上线一年多注册网友达到7万,“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最接近现场的照片”“快拍我的大学”“快拍心爱人”“快拍天气”“快拍睡宝宝”“公益陕拍”等栏目,及时与《都市J陕报》互动,见报最高奖1000元,弥补了纸媒在信源上的不足。《都市快报》有时一版也会用网友拍摄的照片。一些地方报网互动至今“两张皮”的情况值得反思。

4.业务向全国扩展。地方纸媒业务多局限于当地,但新媒体则能突破地域的局限,《都市快报》旗下的19楼论坛就是一例。《都市快报》专刊中心负责人林煜和几位热爱互联网的编辑记者,利用业余时间鼓捣出了一个论坛。因为办公室在报社大楼的19层,这个论坛也就被很亲切、随意地命名为“19楼”。2006年lO月。十九楼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正式创立。其后六年,这家脱胎于国有体制的公司,获得了迅猛发展。其注册用户,也从原来局限于杭州一地的10多万,发展到如今遍布全国30个城市的3000多万。网站的营业收入,已突破亿元大关。最初一个地方纸媒的内部论坛,现在营业收入一年就已突破亿元,实在是不简单。

总之,《都市快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报道的服务性、互动性和可读性等的同时,还积极进军新媒体,并不断深度开发报纸背后庞大的读者资源群,分别建立独立域名的快拍网、快房网、快学网、大家健康网等凝聚受众。这为纸媒当前如何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作者是《长江日报》科教部主编)

猜你喜欢
都市快报纸媒新媒体
《古城夺宝》是如何问世的——“良渚申遗成功”都市快报大型融媒体互动爆款产品诞生记
传媒评论(2019年8期)2019-11-11 12:22:40
用视觉语言向世界传播杭州故事
——从《都市快报》“韵味杭州”社交平台看地方媒体对外传播思路
中国记者(2019年6期)2019-07-12 05:34:34
《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实验式”科普节目的成功与困境探析
中国记者(2017年12期)2018-01-05 11:04:12
细分服务:媒体成功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关键
中国记者(2016年4期)2016-12-20 10:00:21
保持开放心态,探索新媒体营销新形式
出版广角(2016年14期)2016-12-13 01:42:26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33:39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27:57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