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验探究之精彩结尾

2014-05-12 07:16:52沈立峰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情境实验

沈立峰

摘 要:“良好的结尾,事半功倍。”课堂结尾时学生的听课效率很低,若能设计好的结尾,可以重燃学生的热情,可以使教学内容形成系统,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以日常教学中的例子谈谈物理课堂结尾实验情境的几点做法:“首尾呼应”消除引课时的悬念、“伏笔激发”使之盼望“下回分解”、“游戏竞赛”体会游戏的快乐、“生活应用”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体验”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动手做一做”让上课不仅动脑还动手。让课堂真正地完善起来。

关键词:实验;情境;结尾

中国传统的文章结构讲究“虎头”“猪肚”“豹尾”,即“起要响亮,中要浩荡,收要雄壮”。我们的课堂也需如此,教师对课堂的引入是精妙构思;知识的传递更是思之再三,环环紧扣;但对与课堂的结尾似乎就没那么重视了。因此,课堂设计不仅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也需要“豹尾”般有力的结尾。

而且课堂结尾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使课堂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设计一堂课的结尾,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在我们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新课导入、主要教学环节过程中的实验设计煞费苦心,却忽视了对课堂结尾的实验情境设计。平时的课堂结尾,多数时候是停留在对本节课内容的知识总结,学生对此索然无味。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以日常教学中的例子来谈谈物理课堂结尾实验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一、“首尾呼应”式实验情境创设

有些课是采用创设实验情境,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这样简洁明快,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果问题悬而未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课堂结尾应该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消除引课时的悬念,使引入和结尾首尾呼应。

【案例1】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六节“互感自感”教学尾声——“千人震”

新课开始:邀请一位学生参与“千人震”实验,断开开关的瞬间,参与实验的学生有强烈的触电感觉,制造悬念,两节干电池为什么能产生36V以上的电压?

课堂结尾:教师邀请全班学生参与“千人震”实验,断开开关的瞬间,全班学生同时跳起,发出惊叫声。

这两个实验首尾呼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节干电池为什么能产生如此高的电压?学生利用这节所学的内容消除引课时所设下的悬念,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伏笔激发”式实验情境创设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学鼓励学生质疑。许多教师通常在课堂开始时创设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到了课堂结尾的时候,却把“质疑”抛在一边,总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完成,也就到此结束了。其实不然,我们的教学活动从时间上看是一堂课一堂课的,是不连续的,可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的教学内容是连续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一堂好的结尾也是下一堂课好的开端。我们仍可以采用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拓展知识。

下课是一节课的结束,但有时不是真的结束,物理教学内容经常前后衔接密切,前面的课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后面的教学为前面的教学释疑解惑。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设“伏笔激发”式实验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盼望“下回分解”。

【案例2】选修3-1第三章第四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教学尾声——洛伦兹力演示仪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下一节教学内容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的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创设了下面的实验情境。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那么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做什么运动呢?

学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曲线运动呢?

教师用洛伦兹力演示仪演示,当无磁场时电子束轨迹是直线,当电子束的初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时,电子轨迹将发生偏转,增大磁场,偏转加剧,到最后轨迹竟是一个圆周。

教师用这个实验结束了这堂课,但为下节课埋下了伏笔,激发了学生想知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为什么做圆周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吗?圆周运动半径与什么有关?”的好奇心,有学生会对这个问题在课后进行思考,也有学生会主动预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从而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三、“游戏竞赛”式实验情境创设

游戏和竞赛符合现在高中学生的特点,他们喜爱游戏,喜欢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游戏竞赛结合作为课堂结尾,可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案例3】必修2“生活中圆周运动”专题复习教学尾声——用挖去底部的篮子将乒乓球从一张桌子移到另一张桌子

游戏竞赛活动: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利用挖去底部的篮子将乒乓球从一张桌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不掉下来者为胜。

教师:现在请获胜的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请你谈谈其中的技巧和应用的物理知识。

活动胜出的学生交流成功的体验。

在比赛活动过程中,有学生是利用篮子和乒乓球之间的摩擦力,把篮子侧壁倾斜将乒乓球缓慢地从一张桌子移到另一张桌子;有学生则是利用上课所学内容,思考清楚怎样才能将乒乓球从一张桌子移到另一张桌子。无论是哪种情形,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从游戏中巩固知识,获得成功体验和学习成效,达到“课已终趣犹存”的效果。

【案例4】选修3-1电容器教学尾声——电容器之穿越火线endprint

教师:给出游戏道具如图,有铁环、铁制螺旋管、烧杯下半部遮挡游戏竞赛活动,要求学生让铁环在螺旋金属管里穿行,若不小心铁棒碰到金属管壁,就会出现惩罚,学生分组比赛,不碰到的算赢。

教师:现在请获胜的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请你谈谈其中的技巧和应用的物理知识。

当然,还要猜猜烧杯内被遮挡的是什么?

活动胜出的同学交流成功的体验。

四、“生活应用”式实验情境创设

物理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物理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常识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意义地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案例5】选修3-4“涡流”教学尾声——电磁炉

教师:出示电磁炉,介绍电磁炉的构造、原理。你知道电磁炉的锅是什么材料吗?不是所有的锅或器具都适用。

学生:电磁炉工作是利用涡流。变化的磁场在金属块中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所以,锅是金属材料制成的。

教师:当场拿出市场上买来的适用电磁炉的锅。锅底和磁铁可以相互吸引。

教师:电磁炉所用的锅为什么不能用铝锅和铜锅?

铝、铜的导磁性太差,效率低。

五、“学生体验式”实验情境创设

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和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激活了探究的潜能。通过与以前教学相比,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实验设计方案合理。小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可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善于提问,敢于猜测,勇于实践,树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6】必修1重力教学尾声——抬不起来的腿

教师:请你靠墙站立,一只脚紧挨着墙壁,看看能否抬起离墙壁远的另一只脚,说说你的感受,并做简单解释。

学生:所有学生都可以离开座位,到墙边进行尝试。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并请学生进行解释。

六、“动手做一做”实验情境创设

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要让实验教学与探究性教学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动手实验,还要让学生参与实验模型的设计。

在探究实验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所需的材料因课而异,有些是实验室现有的,也有些是实验室空缺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空缺实验材料的准备,尽量让学生准备,学生也往往乐于接受。对于一些有难度的,发动学生自愿准备,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学生不仅爱做实验,对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同样兴趣也高。

【案例7】选修3-1安培力复习课教学尾声——自制简易电动机

上一节课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学生准备的材料有:5号干电池一节、小刀一把、透明胶一个、别针两枚、小磁铁一块(可选)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段漆包线,然后按照教师的模型进行制作。如下图:

学生:5分钟左右时间即可完成。

教师:讲解电刷原理。

学生:继续完成制作。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最后的调整,让它转起来,并且让学生讲出原理。

综上所述,有效使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可以巩固内容、拓展视野、挖掘潜能、升华情感,体现课堂结尾时的归纳性、延伸性、思辨性、情境性、趣味性。结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尾也是一门艺术,让人体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在物理课堂结尾时,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器材,把物理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体现“物理就在我身边",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激发,更是一种学习精神的鼓舞。

“良好的结尾,事半功倍。”恰当创设实验情境设计课堂结尾,不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堂的具体学习任务,抓住要点内容,深入理解本课所学的知识,更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继续学习埋下伏笔,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品质,使课堂物理的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肖立.“虎头”岂能“蛇尾”: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11).

[2]黄国雄.重新发现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源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5.

[3]姚志刚.浅谈物理课堂的结尾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2(04).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实验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微型实验里看“燃烧”
做个怪怪长实验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