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璐 (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10014)
巧妙设计,唤起学—生敢于挑战与超越的激情跨栏跑教学案例分析
程璐 (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10014)
获奖案例选登-13
江苏程璐
跨栏跑技术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但它具有培养学生顽强、果敢的意志品质的教育价值。本课例是代表南京市参加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参赛课,内容为跨栏跑,属于田径模块、跨栏跑单元,单元课次为5-1,授课时间为11月4日上午第三节课,授课地点为无锡市北高级中学田径场,授课班级为该校高一(9)班,人数为48人(女19人、男29人),班级授课形式为男女混合的自然班。本课通过采用替代器材辅助教学,改造器材消除学生的心理畏惧,设置分层目标,采用“限制性教学法”等手段,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获得此次赛课田径场地组的一等奖。
课前5分钟:学生们排队来到了操场,路过布置好的跨栏场地,看到排列有序、色彩醒目的栏架,许多学生禁不住上前摸摸栏架、捏捏塑胶横板、拉拉皮筋、踩踩折垫,个别男生已忍不住尝试着跨越起来……笔者一边用手势阻止一边说道:“注意安全,上课时你们有机会去尝试”。
片断描述:笔者将跨栏跑攻栏技术总结为“6字”口诀—抬、伸、压、蹬、展、拉,通过展板的形式进行讲解后,安排学生每人一张小折垫,针对这“6字”口诀进行循环练习(见图1),并要求学生边做边大声说出动作要点。学生们练习得非常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做出动作,笔者非常满意,说明此环节的设计效果很好,但这只是原地模仿练习,进行到跑动练习时,学生们能否完成技术动作还是未知。
图1
进入到跑动中练习,首先笔者组织学生将垫子进行第一种组合(见图2),
图2
学生们很快组合完毕。“同学们,在你们练习之前,先看老师做一次示范,好不好?”“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笔者跨完三个架栏后,学生们都发自内心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笔者边往回走,边告诉学生们跨栏的时候一定要想着“6字”口诀——抬、伸、压、蹬、展、拉,同时哨音指挥一排一排依次开始练习。“注意向前跳、不要向上跳”。看到第一排大部分学生只想着跨过垫子,技术动作早就抛之脑后了,笔者马上不断地提示着技术动作要点,后几排的学生经笔者提示后,稍微有所好转,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动作变形,向上跳得明显。
图3
“同学们,慢慢往回走,看老师做一个示范”。为了让学生们能清楚自己动作的错误,笔者做了一个向上跳的错误示范。刚做完,不少学生就说:“动作不对……跳得太高……不向前”,“对!同学们都发现了老师做错的地方,但是刚才好多同学就是这么做的啊!”笔者接着将组合垫子进行了调整(见图3)。“同学们,看出不一样了吗?为什么这样放呢?”“前面远了”“为了更向前”“向前蹬”“不能向上跳”“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前面远了,就是要更加体现几个向前:摆动腿向前伸、起跨腿向前蹬、身体也要向前倾”。学生们似乎已经理解了笔者的意图,迅速将垫子调整好,站在了起跑线上。“注意几个向前!”笔者又一次提醒着学生们。第一排学生出发了,“那位同学跨得很好,没有向上跳……这位同学重心很平稳……”不少学生都注意了,动作向前、向上跳的现象已明显减少。攻栏的动作也初见成型,笔者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一边不断提示着动作要点,一边表扬和鼓励学生们的进步,但仍然有七八个学生向上跳得很明显,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同学们,再看看垫子的摆放(见图4),有什么变化?这么放起到 什么作用?(边提问边指着立起来的那张垫子)”。“要展开”“展拉动作”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积极回答着。“非常正确,同学们对技术动作已经有了较深地理解,希望同学们在练习中也要做到哦!”学生们又迅速调整好了垫子,在笔者的指挥下各排依次开始练习。“向前不要忘了起跨腿展拉的动作……”笔者不停地提示着重要的技术环节。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做到向前就忘了起跨腿的展拉,做到展拉动作连贯性就变差。“同学们集中一下,再看老师做两个示范,对比一下,我要请同学评价的”。笔者示范两次(第一次做正确动作,第二次做向上跳且起跨腿没有展开的错误动作)。“向上跳得太高”“身体太直没有前倾””起跨腿没有展”“对,同学们分析得都很正确,跨栏跑是一个速度性项目,充分地向前可以尽可能地减小速度的丢失,起跨腿展拉动作,一方面可以在平稳过栏时起跨腿不会打栏,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过栏时重心保持平衡,不至于拧转,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身体的控制”“请同学们时刻记住前蹬、前伸、展拉的动作。再来一次”。经过笔者正误动作的对比,以及对技术动作的讲解与不停提示,这一次大部分学生的技术动作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基本都做出了摆动腿向前攻栏的动作,起跨腿也有了展拉的动作,还有几位男生的动作已经非常标准,而且在连续跨越三张垫子过程中,速度完全没有下降,重心非常平稳。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还有所欠缺,虽然向上跳得不明显了,但展拉的动作完全没有做出来,也有个别学生的动作做得不太协调。
图4
此时,跑道上各式各样的栏架已经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目光,面对样式新颖、不同组合的栏架,学生们积极性都很高,争先恐后地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组合进行练习,笔者首先在告知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先让每位学生尝试了一次,之后就让学生们自主练习,学生们的兴趣一直都很高,甚至已经有学生相互之间开始PK了,自主练习过后,笔者请了几名学生展示并参与到与学生的PK环节,让一些意犹未尽的学生再次得到展示与挑战,并将本课又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1.“6字”口诀
将复杂的技术要领总结为“6字”口诀——抬、伸、压、蹬、展、拉,在原地模仿练习环节,通过让学生边练习边大声说出动作要点的设计,使学生快速记忆动作要点,练习效果非常好。
2.限制性练习—三种垫子组合
主教材教学中,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限制练习法—三种垫子的不同组合摆放,既具有针对性又快速有效地让学生们学会了过栏时两条腿的技术动作。
第一种组合的目的是消除学生胆怯心理,敢于连续跨越两个障碍,与此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过栏时向上跳而不是向前跨的错误技术动作。
第二种组合,针对第一种组合学生出现的跳栏现象,将起跨距离加大,并重点强调“6字”口诀中的两个技术要点:摆动腿的前伸、起跨腿的前蹬。学生们有意识地注意向前的动作后,重心起伏明显变小,很好地改变了跳栏现象。
第三种组合,进一步提高要求,在重心平稳过栏的基础上,再增加“6字”口诀中展、拉两个技术要点,学生们的过栏技术已初步成型。此时技术动作掌握的目标预设已很好地达成。
3.分层、自主练习,展示与PK
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了分层练习的单元,安排了不同高度,不同栏间距,不同材质的栏板设计,激发了学生们的练习欲望,特别是男生渴望跨越标准栏架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涨,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在学生们自主练习时,教师不断观察并不断采用鼓励的语言,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大胆尝试跨越,选择到更适合于自己的一组栏架。几轮练习后,又请了几位学生展示,不仅使展示的学生更加自信,而且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挑战欲望,紧接着笔者向学生发出挑战,此时课堂气氛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笔者在PK中有意稍稍输给学生,这样的设计效果的确很好,与笔者PK的学生自信满满,非常有成就感,而其他学生也向他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有感而发之之三十一:读者王洪亮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450000)
河南王洪亮
跨栏课教学是田径类教学中运动技术较为复杂、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一般来说高中女生的身体素质与男生的身体素质相比相对较弱。程璐老师创造性地发挥了垫子的多种功能,降低跨栏架的难度,诱导性地让学生由易到难进行跨栏学习,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分层次目标,符合了新课改教学理念中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多样化,巧妙地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心理特征的调控,都做得恰到好处,这充分体现了该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纵观本课有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课程学习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认知目标准确,技能目标可检测,情感目标在特定活动中得到体现。
2.在案例设计方面符合《课标》中的“课程设计思路”。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步步递进,化解技术动作难点,教师融入学生学习之中,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3.将复杂的技术要领总结为“6字”口诀。抬、伸、压、蹬、展、拉,简便易记,便于操作。巧妙地采用针对的限制性练习法—三种垫子的不同组合摆放,既有针对性又快速有效地让学生学会了过栏时两条腿的技术动作。而栏架上的栏板往往会让学生感到畏惧,害怕碰上绊倒。用塑胶板、皮筋、折垫代替栏板,克服了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