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22例

2014-05-06 07:10:11陈超郭智勤徐晓阳王蔚冯世波
海南医学 2014年17期
关键词:掌侧腕关节克氏

陈超,郭智勤,徐晓阳,王蔚,冯世波

(武汉市汉口医院骨科,湖北 武汉 430012)

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22例

陈超,郭智勤,徐晓阳,王蔚,冯世波

(武汉市汉口医院骨科,湖北 武汉 430012)

目的观察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效果。方法2008-2012年我科采用克氏针复位配合AO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共22例。结果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6~10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及慢性疼痛。结论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操作简便,对手术空间要求不高,可有效减少关节囊等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同样可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克氏针复位;锁定钢板;掌侧Barton骨折

Barton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损伤,多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其虽可闭合复位,但极难维持稳定,且当桡骨短缩4 mm时尺骨所承受的载荷增加40%,改变了腕关节的载荷传导,造成软骨退变,导致创伤性关节炎[1]。因此良好的整复桡骨远端关节面会极大地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及慢性疼痛的发生概率。我科自2008-2012年共采用克氏针复位配合AO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共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2~58岁,平均35岁;左侧9例,右侧13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合并伤。术前均行患侧腕关节正侧位X线拍片、双侧腕关节CT平扫及患侧腕关节三维重建(见图1)。

图1 患者,男性,46岁,因左腕外伤造成“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前X线拍片及CT可见左桡骨远端关节面破损并塌陷。

1.2 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采取腕关节掌侧入路,切口自桡侧腕横纹近端起长约7 cm,自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进入,将正中神经牵向尺侧,桡动脉及拇长屈肌腱牵向桡侧,切断旋前方肌,用骨膜剥离子稍作骨膜剥离,暴露骨折线,用直径1.5 mm克氏针自骨折线内撬拨复位桡骨远端关节面,C臂机透视了解复位情况,若同时合并有关节内压缩性骨折时应配合植骨以支撑关节面复位。复位满意后置“T”型锁定钢板,适当塑形后将其固定于近侧骨块上,钢板远端部分作为支撑保持骨折复位,钢板远端边缘距桡骨远端关节面应大于5 mm,先固定近端螺钉,钢板远端部分视情况上置2~3枚锁定螺钉。桡骨复位后C臂机透视若仍见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可手法复位后用直径1.5 mm克氏针经皮固定,术后4周拔除。

1.3 术后处理术后2~3 d行患肢手指屈伸活动,3 d后轻柔主动活动腕关节,术后半年内应避免剧烈活动。12~14个月后X线拍片见骨折处愈合可拆除内固定。

1.4 随访内容患者均得到6~18个月的随访,主要方式为定期复查X线拍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恢复。

2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70 min,出血量20~100 ml,平均40 ml。无一例患者出现切口处皮肤坏死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延迟愈合、骨不连等情况;同种异体骨植入患者未出现排异反应;1例患者在拔除固定下尺桡关节克氏针后仍出现下尺桡关节半脱位。术后摄X线片提示:掌倾角7°~15°、尺偏角16°~28°、桡骨无轴向短缩,腕掌关节恢复解剖关系。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50°~80°,平均60°;腕屈70~90°,平均75°。活动范围均达到满意。骨折愈合时间为6~10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及慢性疼痛。根据Aro[2]骨折术后功能评价:优17例,良5例,见图2。

图2 手术后1年复查X线拍片可见关节面平整,恢复良好

3 讨论

桡骨远端关节面整复为Barton骨折治疗手术的关键步骤,术中对于关节面的复位尤为重要。但腕关节手术视野狭小,操作较为不便,为追求关节面的平整复位在以往的手术操作中常需打开关节囊,直视下进行复位,对于术后患者腕关节的康复训练往往会将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慢性疼痛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同时打开关节囊也会增加关节内感染可能。利用克氏针自关节囊外于C臂机透视下撬拨复位关节面操作简便,对手术空间要求低,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减少对关节囊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可有效的防止术后粘连的发生。

AO锁定钢板则减少了对骨折处骨膜的剥离,保证了骨折端血运,减少了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风险,研究发现桡骨远端骨折块的血运主要来自背侧,掌侧入路可减少对其血运破坏。此外,桡骨掌侧面骨床平坦,易于安放钢板,符合张力侧固定的原则;旋前方肌等软组织可覆盖钢板,避免了内置物对屈肌腱的干扰,利于早期功能康复[3]。同时AO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相比可减少外固定时间,为早期的腕关节功能锻炼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从而避免关节僵硬,血管、神经、皮肤受压、骨折处移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AO锁定钢板提供的刚性坚强固定不仅对骨折移位起到复位的应力,同时具有强大的抗旋转应力,稳定性高。锁定钢板更能有效的起到支撑远端关节面的作用,对术后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早期良好的功能锻炼可使局部粘连、关节僵硬等情况不再成为令医师头痛的问题。因此治疗重点在于复位后如何稳定的固定,并早期恢复功能[4]。

传统直视下复位治疗Barton骨折操作较为不便,对于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较大,传统支撑钢板又需术后较长时间外固定,并难以提供有效的坚强固定。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在治疗掌侧Barton骨折中操作简便,对手术空间要求不高,可有效地减少关节囊等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同样可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并在坚强固定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因此,克氏针复位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掌侧Barton骨折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1]毛路,沈忆新,郑祖根.Barton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125-126.

[2]Aro HT,Koivunen T,Finland T.Minor axial shortening of the radius affects outcome of Colles fracture treatment[J].J Hand Surg (Am),1991,16(3):392-298.

[3]汤骏,高伟阳,徐华梓.桡骨远端骨折影像学测量指标与近期疗效关系[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8,2:69-71.

[4]徐强.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治疗Barton骨折临床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4):20-21.

R683.41

B

1003—6350(2014)17—260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7.1018

2013-12-04)

陈超。E-mail:ziyue20101231@163.com

猜你喜欢
掌侧腕关节克氏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外固定架固定术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对比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1
大鱼际肌皮瓣在拇指掌侧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掌侧骨折伴关节脱位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