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开播的英剧《唐顿庄园》,讲述的是1912-1914年,乔治五世时期,唐顿庄园的Grantham伯爵一家,由家产继承问题而引发的种种纠葛和摩擦,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在英国古典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仆人”这个不可缺少的阶层。类似的剧集还有《楼上楼下》,楼上住的是贵族,楼下住的仆人,剧集也围绕着主仆关系展开。
英国有着强大的仆人文化。
古时的贵族有能力去负担一个庞大的佣人团队,他们通常与佣人们一起居住在自己的房子中,只是佣人的活动区域由雇主分配。
制服是分辨阶级地位的方法。18世纪的佣人穿着更加个性。19世纪女仆穿的黑裙子,白围裙和白帽子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用来掩盖身份的方式。
在自己的英国居所内,印度总督Edwardian在仆人睡下后因无法打开卧室的窗户,赌气从炉子边拿起一只木棍,敲碎了窗玻璃。40年之后,丘吉尔的贴身男仆对于这位前首相不能自己穿衣早已熟视无睹。“他笨手笨脚的站在那里,然后等你给他穿衣服。”
20世纪的英国可被视作是仆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历史过程。形形色色的仆人分散在贵族家里的各个角落,包括女仆,奴隶,受贿者,奇人以及时不时赌两下的人等,共同组成了一个繁华的地下城。曾经,一个50人的家庭需要200名的仆人来照顾其日常起居。
20世纪50年代时,对于一个完美主妇的新定义是整洁干练,无仆人经历。多年来,上层阶层的人士一直经受着他们家庭的现代化冲击,有些人坚持认为电和气都是粗鄙的。1948年86%的英国家庭都通了电。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洗涤剂等相继推出,使家政工作更加容易。
之后,世界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英国家庭一般都没有仆人,或者是这些仆人都来自国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