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问题与解决途径

2014-05-05 00:42:36方浙佳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卖家柠檬淘宝

■方浙佳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问题与解决途径

■方浙佳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电子商务存在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大量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使之成为最大的柠檬市场。本文首先介绍了柠檬问题的定义和特点,并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柠檬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最后探索了治理电子商务中柠檬问题的途径。

柠檬问题;电子商务;治理

柠檬效应是经济学上对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形象描述,源于1970年阿卡洛夫教授一篇关于二手车市场特点的讨论。由于卖方对二手车的历史信息了解比客户多很多,质量好的二手车往往被隐藏,质量差的车被美化后给客户。逐渐市场上充斥着质量差的二手车,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极大侵害。

柠檬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普遍存在,而在虚拟的网络中,大量的信息都无法得到快速验证,消费者看似能够找到大量信息,但实际上真实有效的信息极少。而且在某些交易中,任何已知的信息与最终获得的产品和服务都有差异。电子商务赖以生存的信用机制被柠檬问题不断侵蚀,因此必须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才能保障电子商务的长久发展。

一、电子商务中的柠檬问题及特点

1.电子商务中柠檬问题形成的原因

电子商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没有任何的直接接触和交换,从产品信息传递,订单及支付,收货都是通过网络或快递等中介完成。由于不需要大量的面对面交流和现场查验,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但同时,信息不对称也随之加剧。

首先,虚拟网络的身份难以识别及定位,任何买卖双方都有可能在网络中传递不准确的身份信息;其次,对于产品的描述仅通过文字、图片及视频的形式展现。一方面这些素材是极易被美化或夸大的,另一方面,实际交换的物品与描述差距甚远也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对未有电子商务经验的消费者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质量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网络中对一件商品的描述无法完全采信。一些网民经历了劣质产品的购物体验后,对电子商务的信任下降,即使是正常的商品也不会基于过高的评价,从而形成了对网购预期较低的心态,并逐渐缩减少网购。长此以往,一些优质的卖家得不到发展,网络中商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断降低,从而演变为“柠檬市场”。

2.柠檬问题对电子商务市场效率的影响

同其他市场一样,柠檬问题会导致市场效率的损失。假设原本电子商务市场中有一半的高品质产品,但由于消费者无法判断网络中对某件商品的描述是否真实,因此他预期购买到优劣商品的概率各占一半,而消费者对于这种风险,不可能支付百分百的高品质商品的价格,而是会接受一个中间水平的价位。对于高品质商品卖家来说,中间价位无法弥补其成本,而中低端的商品能够持平或有盈余。长期下去,高品质商品的卖家不得不退出市场,而着用户新一轮的购买体验发现,市场上商品的整体水平进一步降低,则其预期价位也再次调低。原本的中端商品成为了新的优质商品,而有更差的产品出现。这样劣质产品不断排挤优质产品,没有人愿意供应更好的商品,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也不断消磨,最终将导致市场的腐化。

以上的理论分析是基于毫无其他机制干涉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得意弥补,快速壮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也证明了其拥有减少柠檬效应影响的机制。

二、电子商务现有的解决机制及不足

1.电子商务市场中现有的解决机制

为了消除电子商务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必须有人在监督信息的供给和传递,其中平台建设是发展最好的监督机制。如国内的著名电子商务网站,淘宝、京东及苏宁易购等,在平台的支撑和监督下,买卖双方共同遵守一套关于信息、交易记录及信用互相关联的游戏规则。消费者除了查看卖家的网站信息外,决定其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是该卖家的等级、信用记录等第三方信息。卖家尽管拥有信息不对称上的优势,但对用户的引导作用被大大削弱。获取更好的用户评价及平台分级,直接决定用户的点击率和购买量。从根本上看,平台的作用并不是消除信息不对称,而是提高了了信息的真实性,从而确保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与卖家的实际供给匹配。也就是说,平台保障了优质商品不会被劣质商品驱逐。

比较主流的几大电子商务网站,彼此间对于柠檬问题的解决也存在差异。以淘宝、京东及苏宁易购为例,最初淘宝对于买卖双方的准入门槛非常低,任何通过身份验证的人都可以进入淘宝平台进行交易,商品的价格完全有供需双方来确定。作为信任的基础,淘宝也建立了等级、评价及积分制度,以作为消费者导购的依据。但随着卖家数量的增加以及大量非正当的等级积累手段的存在,上述的维护信用根基的支柱开始动摇,大量的次品和假冒产品充斥着市场,尽管价格较低,但用户并不需要,切经常出现受骗后无法实现维权的问题。正因为大量的投诉给淘宝市场的形象带来严重损坏,淘宝最终分化出一个天猫平台。

天猫市场实行十分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一定规模且信用记录良好的商家才得以进入,对于投诉的处罚措施也更加严格。天猫逐渐形成品质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天猫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高品质商品的集中地。同时,天猫中的商品价格要比淘宝高,其中的商家也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即使是品质接近的商品,由于在天猫中买到的概率远大于淘宝,因此消费者更愿意进入天猫购物,这也刚好呼应了淘宝的这个名称,需要仔细寻找才能从淘宝上发现好东西。

相比之下,京东等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从一开始就实行B2C的模式,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严格把关,并规范店面设计、物流及售后等服务的流程和规则,从而将平台商品和服务的品质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通过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在京东、一号店、聚美等网站上进行消费。这些消费者普遍的心理是,这些网站的商品质量有保障,即使价格高一些也无所谓,物流及售后服务的质量足以使之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苏宁易购与其他平台相比,又体现出另外一个特点,即其庞大的线下零售网络。苏宁的实体店在二三线城市广泛分布,且主打家电等,消费者能够很方便地进入实体店去验证苏宁易购上信息的准确性。售后服务也可以就近解决。加上苏宁易购经营品类相对集中,质量管理也更加容易。

除了上述平台保障的方法外,消费者用脚投票对柠檬问题的恶化也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买卖双方可以自由地接触,消费者具有海海量的选,而且可以在瞬间几乎无成本地实现。对于卖家而言,通过投机来获取额外的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有数量庞大的竞争者在抢夺自己客户。一旦客户在这里没有获得好的体验,则下一秒将很有可能失去这个客户。流量对于商家而言即是销量和影响力,因此,信息不对称即使能够带来短期的收益,商家为了长远发展,也会权衡其中的利弊。

2.柠檬问题现有解决机制的不足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希望能通过网络上的选择,获取自己最为心仪的商品。在实体经济中,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少,很容易在仅有的几个商家中挑选到相对最优的选择。但在网络中,不仅有大量的选择,还有大量不同的用户评价。客户对于某件商品的评价不仅与商品本身好坏有关,同时也取决于消费者的个体特性,如收入水平、具体需求及预期等。因此,根据销量和评价来提升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引导用户的消费行为。在某些不匹配的引导下,也有肯能破坏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从而影响客户对商家的客观评价。

其次,在大量的选择面前,客户会产生选择恐慌,并会坚持认为自己买到的并不是最好的,或许在网络中还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这样一来,客户对预期的非理性管理,将给卖方带来巨大压力,卖方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好的用户评价及等级,从而使得口碑机制含有大量水分。

口碑是流量的风向标,而商家的用户评价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创造和修改的。商家可以雇佣大量的水军进行虚假交易后获取好评,或通过说服或“贿赂”引导用户修改评价。平台无法完全对用户评价进行监控,而且当每个卖家的口碑看似都差不多时,这一导购指标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三、柠檬问题的解决途径的建议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从日常消费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几乎所以行业的电子商务市场中都会产生柠檬问题,而且情况会更加复杂。例如一些价值高组成复杂的商品,其本身成交的成本较大,替换或退回的难度也大,一旦产生严重的柠檬问题,将很快导致市场的萎缩甚至消失。在现有解决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快个人电子商务信用档案建设

目前的信用机制仅仅侧重对经济实体进行管理,而长期缺失的个人信用制度却没有太大突破。在电子商务中,身份的虚拟化有利于有过不良记录的交易者快速消失和转型。在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获取短期高额收益后,可以换一个身份和实体再次进行交易。相比欧美的个人信用体制而言,我国目前的体制无法满足电子商务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个体进行信用档案管理,对不良信用记录者,实行可查询机制,在任何市场上都形成有效的准入评价。

2.提高平台对信息管理的能力

目前而言,平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用,商家必须依赖平台进行销售,而平台必须严格实行对交易信息的管理,避免因少数不良经营影响整个平台的形象。

首先,对商家的积分、用户评级、交易记录实行严格管理,运用技术手段侦查违规操作,一经发现应处以重罚;其实,规范商家对商品的描述,减少过于夸张或虚构的内容。对于一些关键信息,规定采用规范的展现形式进行传递;最后,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如上文分析,交易的结果及评价不仅与信息不对称有关,还与消费者个性差异有密切联系。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受其预期,他人评价的影响。因此,对于争议的解决,平台应进行客观公正的调查和裁决。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不至于打击商家的积极性,电子商务中需要理性的卖家,同时也需要理性的消费者。

3.加快电子商务法制建设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会走上互联网,而许多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中的柠檬问题远比目前的复杂,仅仅通过行业规则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还不够。相比零售卖家,大量的生产和贸易企业经营的商品不论在价值、构成、还是技术含量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需要足够的法律保障才能实现电子化交易。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电子商务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利用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来给电子商务市场以准确的识别信号;另一方面,对资质认证及市场准入,法律法规必须健全电子商务的关于企业或个人进入、暂停及退出的机制,建设覆盖全国的数据库及查询网络。并对具有不良记录的个人或企业实行公开通报及标记。当市场中的信息都真实有效时,也就不存在不对称问题。

四、结语

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的记录和快速传播,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供给及审核机制,对违规行为计入信用档案,并对所有用户公开处罚结果,最终起到消除卖方信息优势的效果。对于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市场而言,柠檬问题带来的影响不同,其解决的措施也不同。卖方的信息优势地位会一直存在,但通过准入、信用记录及处罚措施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消除卖方提高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优质和劣质商品能被消费者便利地区分,最终避免柠檬问题的发生和蔓延。

[1]郑高祥.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的治理机制研究[J].甘肃科技,2013(10).

[2]崔敏杰,王洪鹏.电子商务环境下柠檬效应的研究—基于淘宝围城事件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29).

[3]崔新宇,包新月.浅析电子商务的“柠檬市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12(3).

[4]赵宏霞,刘岩峰.电子商务质量中介的质量监督最优控制模型[J].企业经济,2012(8).

猜你喜欢
卖家柠檬淘宝
卖家秀与买家秀
柠檬
巧制柠檬片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12-03 02:32:25
小柠檬
卖家秀与买家秀
家庭百事通(2021年5期)2021-05-30 10:48:04
买家秀和卖家秀
童话世界(2020年17期)2020-07-25 02:18:46
不会吃蟹腿的买手 不是好卖家
贴吧吧主诋毁淘宝店败诉
公民与法治(2016年6期)2016-05-17 04:10:38
第一次“淘宝”
读写算(下)(2016年9期)2016-02-27 08:46:33
淘宝
小说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