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隐藏16年的秘密

2014-05-05 02:20:42韦贵莲
检察风云 2014年22期
关键词:补助金静静陈毅

文/韦贵莲

坦白隐藏16年的秘密

文/韦贵莲

一个秘密深埋在心底16年,他为何鼓起勇气走进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上门女婿净身出户,亲生女儿走失为何不向警方报案?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这是一段复杂的人生。

九旬老太留下终身遗憾

夏日炎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马村里透着一股子沉闷的味道。旋转的吊扇,纵然驱赶了一丝热意,却难以抚平曹家人心里的憋闷。这天刚好是曹家94岁老人离世后的断七,虽然老人生前曾五世同堂,无疾而终,但始终没能见到重外孙女静静最后一面。正是这种遗憾,影响了所有亲属的情绪。

前几天下了一场雨,地面湿滑,曹祖母摔了一跤后就卧床不起。看着老太太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家族中的远亲近邻都来看望,但是唯独不见重外孙女静静。曹祖母对家人念叨,“有十几年没有看到过静静了,请她来一趟,让我们见上一面,我也就放心去了。”

自静静的父母离婚后,静静随父亲陈毅贤生活。十几年来,曹家人一直没有见到过静静。

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曹家派人去找静静的父亲陈毅贤。多次交涉,陈毅贤似乎有难言之隐,始终不肯讲出静静的住址,也不肯透漏静静的联系方式。曹家人揣测,也许静静不方便过来,无奈,后来就不了了之。

陈毅贤为什么藏着掖着女儿呢,就连静静的生母曹桂枝都百思不得其解,“过年过节的时候,我给陈毅贤打电话,想让女儿到我家来,我家人多热闹。但是,陈毅贤就是不肯让女儿来,他说,女儿与我见面后,会吵架的。我也实在没有办法。”母亲曹桂枝对静静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她10岁之前,而家中唯一遗留的只有一张极小的照片。

就在前两年,静静的姨妈还给陈毅贤打电话,告诉他,“静静已经24岁了,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请她来一趟,给她介绍个对象。”陈毅贤回答她说,女儿现在浙江绍兴老家,她本人不肯过来,说这里的人她都不认识,作为父亲也不能将她绑架过来吧。既然如此,曹家人不再坚持要静静来。

弹指一瞬间,16年过去了,现在的静静应该变成了26岁的大姑娘了。静静去了哪里,怎会十几年没有露面?

上门女婿净身出户

离异父母在对待子女探视问题上,处理方式会有不同。静静的父母离异后,一直跟随父亲陈毅贤生活。陈毅贤始终不让女儿同母亲见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揣测,这可能跟他的入赘经历有关。

陈毅贤,浙江绍兴人,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家中排行老四,家族里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上世纪80年代读书能改变命运的年代,兄弟姐妹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出人头地。1986年,20岁出头的陈毅贤经人介绍来到上海青浦,在一家建筑工地上班。一位朋友见陈毅贤独自一人在上海,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就是曹桂枝。

曹桂枝,比陈毅贤小两岁,有轻度智力障碍,属于伤残三级。

相亲时,陈毅贤对曹桂枝稍微有点不满意。自己有胳膊有腿、大脑正常,为何要娶一个“傻子”?但是由于家里穷,曹桂枝家庭条件比陈毅贤稍微好一点,于是陈毅贤就答应下这桩婚事来。曹家人与陈毅贤商议,陈毅贤离家较远,且上有两个哥哥,能否入赘?

陈毅贤虽然对入赘不是十分乐意,但是也并不强烈反对,于是答应下来。1987年,两人办完婚事后,陈毅贤就做了曹家上门女婿。

据陈毅贤交代,倒插门的生活并不美满,一方面是因为妻子是有智力障碍的残疾人,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没有多久就夭折了。

婚后的第一年,1988年3月,曹桂枝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儿子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活力,然而,由于护理不慎,却发生了意外。

有一天,曹桂枝的妈妈给三个月的小孩洗过澡后,孩子受凉感冒了。曹母就将一个玻璃瓶盛满热水,给孩子保暖。不成想,由于水瓶太热,孩子不会说话,热水把孩子身上的皮肤烫伤了。小孩被紧急送往医院,但由于重度感染,没有抢救过来,一个小生命就这么去了,着实令人惋惜。

从这件事情开始,陈毅贤与丈人、丈母娘的关系出现裂隙,双方开始谴责对方不负责任。

时隔一年,陈毅贤的妻子曹桂枝再次有了身孕,1989年5月,生下女儿静静。姓氏跟随曹家,叫做曹静。可谁也没想到,陈毅贤同岳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一天,静静跌了一跤,陈毅贤与老丈人因此开始争吵,争吵中,曹父明显表现出对陈毅贤家庭条件不好的鄙视,更激起了陈毅贤心中的怒火。他悄悄将一根漏电的电线放在门口,企图造城曹父触电的事故。幸亏被曹父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自此,双发关系进一步恶化。曹桂枝看到丈夫与父亲的矛盾加剧,也加入其中。于是曹家人几次要赶陈毅贤离开这个家庭。

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陈毅贤一度想忍下去,毕竟自己是入赘的女婿,在别人的屋檐下要低头三分。但是天天面对这个冷漠无情、争吵不断的家庭,他选择了净身出户。

女儿走失隐瞒多年

离婚时,曹桂枝对陈毅贤说,自己身体不好,要吃药打针,对静静也照顾不了多少,希望陈毅贤能将孩子带走。陈毅贤同意抚养静静。

1997年7月的一天,陈毅贤牵着静静的小手,落寞地离开了曹家,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

陈毅贤给女儿静静改了姓氏,由原来曹静,变成了陈静。对于静静,陈毅贤是非常疼爱。一方面是因为其第一个孩子夭折,其二是因为静静遗传了妈妈的基因,也是一个轻度智障孩子。

到了静静上学的日子,陈毅贤每天早早起床,为静静准备早餐,之后送她上学。中午,陈毅贤再将午餐送到学校。由于静静有些智障,考试成绩多次为零分。父亲担心同学欺负女儿,于是多次到学校来看望静静。

3) 如图5(a)(e)所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钢骨尺寸越大,滞回环面积也越稳定,构件的承载能力也将会增加,其极限变形能力也会增大.由此可知,钢骨尺寸是研究构件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构件的钢骨尺寸对于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父亲窘迫的生活没有给女儿静静带来多少欢乐和幸福。陈毅贤所在的厂子效益一般,其租赁的房屋一搬再搬。陈毅贤回忆,“1998年3月,我母亲去世时,我在一个私人老板厂里做,很长时间没发工资,当时我身上只有几十块钱。实在没办法,我问人家做豆腐的老板去借了300元,带了300块钱奔丧去了。”陈毅贤回忆起来,仍是唏嘘不已。

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还要带着一个智障的孩子,对于一个30多岁的男人来说,压力确实不小。左思右想,陈毅贤决定带静静回老家,请父亲和姐姐帮忙照看。

“我本来将静静送回去让我老爸帮忙带的。可是,静静总是半夜爬起来,不肯睡觉。我老爸70多岁了,实在是带不动了。后来,静静被送到我姐姐家,在我姐姐家里待了几个月。静静总是一个人晚上出去,藏在草堆里,找也找不到。我姐感到责任重大,加上她家庭负担也重,无奈,我只好将静静带回上海。”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1998年11月一天下午,天上下着小雨,陈毅贤带着女儿静静从绍兴老家回上海。在上海火车站,乘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陈毅贤一时尿急,到厕所去了一趟,等他出来一看,女儿静静不见了。

他在厕所附近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女儿静静。

“你当时有没有报案?”

“没有报案。”

“为什么呢?”

而静静却不知到哪里去了。

冒领残疾补助金

静静走失的事情好像没曾发生过。陈毅贤的日子一天天过下去。陈毅贤晚上睡觉时,有时候躺在床上也想过静静,静静现在怎样啦?会跟谁在一起呢?但是他感到,静静的走失,对他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轻松,一种解脱,他终于甩掉了一个重重的包袱。

时间一转眼过去了几年,在几年的时间里,陈家的亲戚认为,孩子在上海随着陈毅贤;曹家的人认为静静在绍兴老家被爷爷和姑姑带。的确,陈毅贤也是这么搪塞的,谁也没有起疑心。

转眼,静静到了16岁。辖区派出所的民警通知陈毅贤,静静可以办理身份证了。人都不见了,怎么办理身份证呢?是办还是不办,这可让陈毅贤挠头了。

思来想去,为了继续隐瞒静静走失的事实,陈毅贤动了一个歪脑筋。一天,他对办公室的女孩子丽丽说:“你和我家女儿静静岁数差不多,静静在老家不方便过来,请帮个忙,到派出所替静静拍一张身份证照片。”丽丽推辞不过,到派出所拍了一张照片。陈毅贤为了感谢丽丽,特意买了一双女孩子喜欢的高跟鞋送给她。

派出所以丽丽的照片为静静办理了一张身份证。

两年又过去了,转眼静静到了18岁,已经是成年人了。2007年的一天,村里助残员通知陈毅贤,静静因是残疾人,可以享受“无业托底补助款”,该款就是政府为了解决残疾人没有工作的困难,为残疾人专门发放补助残疾人生活的资金。陈毅贤一听,感到是一桩好事情,于是以静静的身份证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每个月,静静的银行卡上都会有500多元的补助款发放下来。

2009年,村委会通知陈毅贤更换残疾证(静静在5岁时已经办理),因需要提供静静的近期照片,陈毅贤遂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照片连同之前办理的假身份证换取了二代残疾证。

2010年,某企业专门招聘残疾人就业,但考虑到残疾人身体和智力差异,企业照顾部分残疾人可以不用上班。村里通知陈毅贤提供静静的残疾证、身份证及户口本至民政局,陈毅贤随后领取到一张银行卡,被告知每月会打入补助金。至案发,陈毅贤共领取静静残疾补助金5万余元,全部用于个人生活开支。

在此情况下,陈毅贤依然没有将静静走失的事实告诉任何人。

在青浦华新镇,陈毅贤偶尔也会碰到前妻以及她的亲戚,他们都不曾再见过静静。至于当面询问陈毅贤静静在哪里,永远只有一个答案——在老家。直到16年后,静静的外曾祖母快过世的时候,静静的表哥巍超才察觉到了异常。

巍超说:“我结婚时就邀请我表妹静静来,可是陈毅贤说,静静在浙江老家。现在我奶奶去世啦,他还是说静静在老家。我心里就起了疑心。我想办法找到了陈毅贤的一个老家哥哥的女儿的电话,我问她,静静在浙江吗?她说,静静8岁过年的时候来过一次,后来就没在那边。”

静静既不在上海,也不在浙江老家,陈毅贤身上一定有什么秘密。这个谜团,一直困扰着曹家人。2014年4月底,陈毅贤在临时住所里用小刀割腕自杀,这件事让他经历了一次最激烈的内心思想斗争。

陈毅贤供述:“一个月前,一连几个晚上,我反反复复睡不着,我割腕自杀过一次。后来,我反省了,我要投案自首。一人做事一人担,我要向公安机关坦白清楚。”是男人的担当也好,还是良心发现也好,陈毅贤选择了自首。

接受情与法的评判

陈毅贤称女儿静静不慎走失,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我们并不能确认它的真实性。

不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崔丽娟认为,陈毅贤的话有一定的可信度。“孩子丢失后,他说解脱了,这可能是他真实的感受。因为自己居无定所,又没有谋生的手段,怎么带孩子?我们常说,男女平等,但是男女还是有区别的。做母亲的常常能够一生含辛茹苦来照顾这个孩子,但是做父亲的常常会抛弃了这个家庭而走掉,所以女人可能在这个方面更有坚韧性。带这样一个智障的孩子,付出就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所以当这个孩子走丢的时候,他说是一种解脱,也许是他真实的一种心理表达吧。”

那么为什么会隐瞒16年,心理专家分析也许有这样几方面原因,第一,不管他是故意还是无意,孩子的丢失他都是有责任的,他没有这种底气和勇气来面对严酷的现实和众人的质问;第二,这毕竟不是一个光彩的事情,如果故意把孩子弄丢,还可能涉嫌遗弃罪的问题,在这种时候出于自我保护,一直将事情隐瞒下来。

对于陈毅贤冒领女儿残疾人补贴款的行为,有人认为,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无业托底补助款”的发放,只规定在就业和死亡的情况下停止发放。目前,静静去向不明,没有证据证明其自然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因此,认定陈毅贤涉嫌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也有法学专家认为,陈毅贤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残疾人补助金是专门为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而发放的资金,监护人可以代为领取,但是应当用于残疾人本人的生活。陈毅贤在女儿走失的情况下,隐瞒事实真相,并利用他人证件制作静静的身份证,尔后冒领静静的残疾补助金用于自己的生活开销,完全违背了残疾金的发放初衷,骗取女儿的残疾金,已经触犯诈骗罪。

静静失踪整整16年,为什么陈毅贤还能领到这笔补助金,问题出在哪里呢?青浦区检察院通过走访发现,冒领残疾补助金存在发现线索难、有了线索追查难、有了线索处罚难。

残疾人补助金发放依据户籍,但是有些残疾人存在人户分离的情况,有些人不在一个乡镇,甚至在外省市,助残员表示不可能对每个人进行情况核实。

即使在掌握线索的情况下,监护人不予配合的话,查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冒领之后处罚力度不大,多数人抱着“即使被查处后无非将揣进腰包的再掏出来而已”的心态进行冒领。

青浦区检察院已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残疾补助金的审核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建议对“无业托底补助款”的发放终止条件进行修改完善,增加“残疾人走失情况下也应当停止发放补助款”的条款,谨防他人恶意冒领残疾补助金。检察机关还建议建立欺诈、冒领、骗取补偿金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形成公民共同监督机制,才能堵住残疾补助金流失的黑洞。

陈毅贤隐藏了16年的秘密,确实让人感慨。陈毅贤之所以选择自首,多少还保留了一些人性善良的方面。他每月领取女儿补助金的时候,或多或少有点煎熬,因为女儿是生是死都不知道,现在哪里无从得知,为此他感到内疚,负罪感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另外,老奶奶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想看一看这个重外孙女的愿望没有实现,更加重了他的自责,他曾想以自杀谢罪。十几年过去了,他不想再伪装,他想卸下沉重的包袱,想赎罪,想过一种踏实的生活。他说,他愿意接受司法机关的审判。陈毅贤不是一个好父亲,不过能够幡然醒悟,我们为他人性向善的一面点赞。

我们衷心地希望,事隔16年,静静能再回到这个家中。虽然这种希望已经很渺茫,但我们宁愿相信奇迹会出现。

10月9日,陈毅贤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补助金静静陈毅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资基数应如何计算?
静静旋转的青春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印度政府未向胶农发放补助金
我想静静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泰国董里府橡胶种植户在1月收到全额补助金
你们都是,我想静静
火花(2015年6期)2015-02-27 07:43:07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军事历史(2001年6期)2001-08-21 06:50:38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军事历史(2001年4期)2001-08-21 02: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