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反腐的落点在哪里

2014-05-05 02:42:12曾亚波
检察风云 2014年22期
关键词:厉行节约党政机关公款

文/曾亚波

法治反腐的落点在哪里

文/曾亚波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召开,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力求用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制度建设开辟新境界。

法治,成为反腐的不二选择。

笔者参与督导了近一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到群众反映最多的一句感慨不是有多少官员落马,而是“现在什么事都上规矩了”。

近两年的强力反腐,在“打老虎”、“拍苍蝇”的同时,也在悄然清除积弊,日渐改变普通民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这就是法治反腐在人们心中的落点——懂得要遵循依法办事的规矩。

还记得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的笼子,就是要人人遵行的最大规矩。它不是靠人多力量大的运动形成,也不能靠领导批示去解决,唯有依靠法治才能长久。

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既是基本方式,就需要长期而全面地施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两个“不改变”的实质,就是法治反腐在国家层面的落点,如果人民看不见、看不清,他们的内心确信就会受到影响,就会“信访不信法”,法治就会停留在纸面上,不会走进人们心中。

十八大以来,中央加速编织这样的制度笼子,束缚了“老虎”,困住了“苍蝇”,使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中央提出“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在规划列举的制度规定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落实,这些制度包括了方方面面由来已久、民怨不断、屡禁不止的问题,由于着眼点细,变成一个个小的落点迅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除《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外,在强化干部监管方面先后就干部教育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会所整治、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等出台规定;在引导示范带头方面,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在提倡厉行节约方面,发出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颁布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在规范公务接待方面,就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出台规定;在禁止公款送礼方面,针对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中秋国庆公款送礼和公款购买印制贺年卡等频出规定。此外,《预算法》等法律的修订也充分体现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一法治思想。

各项制度渐趋精准化,针对性强,颁行实施后影响巨大,还因为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从实践中来,从代表委员的建议和群众的呼声中来,并有更多的改革措施来作配套。因而落地生根更快,更能发挥作用。制度层面、机制层面均已破题,相信预防和惩治腐败法律法规的立法已经为期不远。

有了法治的制度篱笼和法治的思维习惯,还需有法治的行为方式。这个方式不仅是对法治社会中每个人的要求,更是对依法管理社会的主体的要求。我们把监督能否真正落实到位视为法治反腐更重要的落点。长期的反腐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制度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制度法规再健全,监督力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法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必须切实落实好“两个责任”,对执行对象和执行主体的监督都要加强。反腐也不仅是纪委一个部门的事情,党内各种监督,行政监督、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以及群众监督等都应当硬起来。杜绝腐败蔓延,形成依法且高压的常态性格局。

猜你喜欢
厉行节约党政机关公款
厉行节约 浪费可耻
黑龙江粮食(2022年3期)2022-04-23 01:28:26
党政机关安全生产监管一体化的“常州路径”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云南画报(2021年1期)2021-06-11 06:04:56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公益广告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兰台内外(2021年36期)2021-03-04 20:16:42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40
最不值钱的是公款
杂文选刊(2019年1期)2019-01-14 02:23:58
电子政务视角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研究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38
开会的不同版本
杂文选刊(2015年10期)2015-10-26 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