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鹏,徐晓波
(1.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羞怯水平、表情属性对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
胡 鹏1,徐晓波2
(1.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运用《大学生羞怯量表》对1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20名高羞怯组大学生、20名低羞怯组大学生参与E-prime实验程序,以研究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不同强度的表情图片的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低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及中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对低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羞怯水平、表情的强度与性质对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有重要影响.
羞怯;表情属性;面孔表情识别;大学生
“羞怯”,又称“害羞”,是个体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有陌生人的场合中的一种不舒服、不自在的抑制状态或感受,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社交回避态度.跨文化研究证明了羞怯具有普遍性,各种文化背景下个体都会经历某种程度的羞怯,如有研究显示中国大学生群体的羞怯体验比其他国家更加普遍,程度更加严重[1].因而,羞怯得到学者的广泛研究,如大量研究探讨羞怯与自我概念、消极生活事件、家庭教养方式等的关系,或进行人格、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方面的中介或调节作用检验.当前,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羞怯与情绪识别的关系.如Henderson等人[2]研究发现,羞怯个体对具有情绪表情面孔的反应与低羞怯个体相比有显著差异.同时,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羞怯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展开了实验研究.如孙妮关于不同羞怯个体面孔表情识别的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羞怯水平的个体在不同面孔朝向的面孔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上存在差异,不同羞怯水平个体在不同面孔表情性质的识别的反应时上存在差异[3].另外,史光远等人[4]研究发现,表情识别能力受性别和羞怯水平的影响,不同的性别和羞怯水平对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以上这些研究表明,羞怯与非羞怯个体在面孔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但这些关于羞怯个体表情识别的研究对表情识別能力的测量多使用100%强度或中上等强度的表情图片,即没考虑表情强度这个因素的影响,然而乔建中[5]关于表情判别的研究显示,表情强度是影响面孔表情识别的重要因素,强度越高,越容易被正确快速的识别.
基于以上讨论,研究引入表情强度这一因素,以期综合考察羞怯水平、表情性质和表情强度这3个因素对表情识别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影响,从而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地探讨不同羞怯水平的个体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差异.
1.1 被试
以安徽农业大学应用心理学4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王倩倩修订的《大学生羞怯量表》160份,回收154份,有效回收率96%.量表施测采用班级集体施测,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协助进行.然后,求出每个被试的羞怯得分,选取得分前后27%的被试作为表情识别实验的被试,共88名,最终参与实验被试54名,在协调性别比例的基础上,抽取高分20名、低分20名的被试实验数据作为最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生18名,女生22名,性别比例相当.
1.2 研究工具
采用王倩倩[6]对Henderson编制的《大学生羞怯量表》的中文修订版作为被试筛选所用量表.Henderson等人的羞怯量表在国外使用的信效度均较好,已广泛应用于社会评估和学术科研.经王倩倩修订后的羞怯量表共17个条目,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3-0.77.羞怯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与社交焦虑量表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该量表也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1.3 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面孔表情图片取自罗跃嘉等人编制的中国情绪面孔表情图片系统,共22张图片,图片的认同度在60.61%-100%之间,图片性质分为正性(愉快)和负性(愤怒、厌恶、恐惧、悲伤),图片强度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参照罗跃嘉对表情图片进行9级强度评分的基础上,将强度<5定为低强度,5-7定为中等强度,7-9定为高强度,具体图片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图片材料分布
1.4 实验仪器
使用E-prime 2.0软件编写实验程序,实验仪器为Dell INSPIRON 15.6寸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分辨率为1366×768像素,所有刺激在计算机上自动呈现.实验在心理学系实验室进行,每个被试单独施测,环境安静.
1.5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高羞怯、低羞怯)×2(正性、负性)×3(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的3因素混合设计,羞怯水平为组间变量,表情性质和表情强度为组内变量,要求被试对计算机屏幕呈现的面孔表情图片作正负性的判断并按键反应,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1.6 实验程序
整个实验分练习实验和正式实验两个阶段.
1.6.1 练习实验阶段
向被试说明实验过程,告知被试本实验大概需要3 min的时间,实验过程很简单,只需对呈现的面孔表情图片做按键反应,实验前先请被试端正坐好,并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键盘的数字键“1”和“2”上.然后在屏幕上呈现练习指导语:“欢迎参加本次心理学实验!这是一个表情性质判别实验,图片呈现后请您尽快判断表情图片的性质,图片性质分为两类:正性和负性,请按键盘上的相应键进行反应:按数字‘1’代表判断为正性,按数字‘2’代表判断为负性.反应要尽可能准确和快速.如果清楚了,请按空格键开始,下面是练习阶段.”期间对被试进行简要解释,确保被试读懂指导语后,按键进入练习阶段,练习阶段不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只是帮助被试熟悉熟悉实验过程.10个trial图片随机呈现,图片强度均为高强度,被试经过练习如果觉得熟悉了实验过程,根据提示按空格键进入正式实验.
1.6.2 正式实验阶段
1)呈现指导语:“这是一个表情性质判别实验,图片呈现后请您尽快判断表情图片的性质,图片性质分为两类:正性和负性,请按键盘上的相应键进行反应:按数字‘1’代表判断为正性,按数字‘2’代表判断为负性.反应要尽可能的准确和快速.如果清楚了,请按空格键开始,下面是正式实验.”;
2)呈现一个空白屏,持续800 ms;
3)空白屏消失,接着呈现1张表情图片,持续3 000 ms;
4)被试对随机出现的正性、负性图片进行判别;
5)被试识别后,按键盘上的“1”或“2”键做反应,按键后图片自动消失,一次trial结束.
重复步骤2)-5),直到整个实验结束,22张图片随机呈现.
2.1 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的反应时分析
高低羞怯组在6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的反应时统计(M±SD,单位:ms)
结果显示:羞怯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38)=8.24,P<0.05],即高羞怯组的反应时(621.12±80.80 ms)显著小于低羞怯组的反应时(705.25±103.16 ms).
对反应时进行2(高羞怯、低羞怯)×2(正性、负性)×3(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的重复度量方差分析,羞怯水平为组间变量,表情性质和表情强度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3.表情强度的主效应显著 [F(2,37)=20.37,P<0.05].事后多重比较发现,被试对低强度图片的反应时(732.73±147.21 ms)显著大于高强度图片的反应时(625.56±98.33 ms) 和中强度图片的反应时(631.28±93.72 ms),而高强度图片与中强度图片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表情性质和表情强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2,76)=5.55,P<0.05].
下面进行两个方向的简单效应分析,首先检验不同表情性质的反应时在表情强度3个水平上简单效应(见图1),得出以下结论:
1)在高表情强度这个水平上,被试对不同表情性质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F(1,38)=1.05,P> 0.05].
表3 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反应时的重复度量方差分析
2)在中表情强度这个水平上,被试对不同表情性质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1,38)=9.73,P<0.05].对正性表情图片的反应时(596.16±92.05 ms)显著小于对负性表情图片的反应时(666.39±139.30 ms).
3)在低表情强度这个水平上,被试对不同表情性质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F(1,38)=0.47,P>0.05].然后,检验不同表情强度的反应时在表情性质两个水平上的简单效应(见图2),得出以下结论:
1)在正性表情这个水平上,被试对不同表情强度的图片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 [F(2,76)=29.84,P< 0.05],事后检验显示,被试对低强度图片的反应时(740.88±163.00 ms)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图片的反应时(616.48±125.89 ms)以及对中强度图片的反应时(596.16±92.05 ms),而高强度图片与中强度图片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
2)在负性表情这个水平上,被试对不同表情强度图片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76)=10.15,P<0.05],事后检验显示,被试对低强度图片的反应时(724.58±166.58 ms)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图片的反应时(634.64± 100.18 ms).而中强度的反应时(666.39±139.30 ms)与低强度和高强度的反应时均无显著差异.
2.2 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的正确率分析
描述性分析统计了高低羞怯组在6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正确率,结果见表4.
图1 面孔表情的性质与强度的交互作用-1
图2 面孔表情的性质与强度的交互作用-2
表4 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的正确率统计(M±SD)
对正确率进行2(高羞怯、低羞怯)×2(正性、负性)×3(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的重复度量方差分析,羞怯水平为组间变量,表情性质和表情强度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的正确率,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5.
表5 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正确率的重复度量方差分析
表5显示,羞怯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38)=4.89,P<0.05],即低羞怯组的正确率(0.96±0.05)显著高于高羞怯组的正确率(0.93±0.06).
表情强度的主效应显著[F(2,37)=5.56,P<0.05],事后检验发现,被试对低表情强度图片的反应正确率(0.92±0.10)显著低于中强度图片的正确率(0.97±0.07),而其他强度的正确率之间无显著差异.
3.1 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面孔识别的反应时差异
3.1.1 高羞怯组大学生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低羞怯组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面孔表情识别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高羞怯大学生反应时小于低羞怯大学生,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不一致,如高峰强等人的ERP研究发现非羞怯大学生对面孔结构具有加工优势,孙妮的研究将羞怯分为内隐和外显,并得出高外显羞怯大学生的反应时大于低外显羞怯大学生.可能是由于我们研究中的误差所致,也有可能是高羞怯个体本身在面孔识别时就比低羞怯个体需要更少的认知资源,或者高羞怯个体存在某种神经生理结构上的优势,这些疑问都有待进一步对羞怯个体面孔识别进行脑认知神经方面的研究,从而为更深入了解不同羞怯水平个体的面孔识别差异,作出合理解释.
3.1.2 与高强度图片和中强度图片相比,大学生对低强度图片的反应时更长
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对不同表情强度图片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低表情强度图片的反应时大于高强度图片和中强度图片,这说明不管个体的羞怯水平如何,对低强度表情的识别所耗费的注意资源远远大于对高强度和中强度表情,乔建中等人的研究表明表情强度是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因素,同一种表情,强度越高越容易被识别,这也与我们的实验结论基本一致,至于研究中高强度和中强度反应时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强度等级划分上存在问题.
3.1.3 表情性质与表情强度交互作用的讨论
对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正性表情这个水平上,被试对不同表情强度的图片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显示,被试对低强度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和中强度图片的反应时,而高强度图片与中强度图片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在负性表情这个水平上,被试对低强度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图片的反应时.这个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表情性质的水平上,被试对各表情强度的反应时存在一些差异,但大体上都是强度的主效应的反映,即强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另一个方向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高表情和低强度这两个水平上,被试对不同表情性质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表情强度水平上,对正性表情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对负性表情图片的反应时,即性质的主效应存在于中强度图片.所以,就这个分析结果来看,孙妮等人所做的研究中所用的图片都是中上等强度的,并得出性质的主效应显著的结论,而未能考虑到表情强度的影响,因而其结论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3.2 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面孔识别的正确率差异
3.2.1 低羞怯组大学生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高羞怯组
通过对正确率的分析,低羞怯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高羞怯组的正确率,上面提到,在反应时上,低羞怯组的反应时显著大于高羞怯组的反应时,对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想高低羞怯组的速度-正确率平衡策略可能存在差异,如果是这样的话,单独地考察反应时和正确率意义不大,需要定义1个新的反应指标来反映被试的速度-正确率平衡策略,至于高低羞怯组是否确实存在速度—正确率平衡策略的差异,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2.2 大学生对低强度图片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中强度图片
表情强度的主效应显著,被试对低强度图片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中强度图片的正确率,其他强度的正确率之间无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研究假设,即表情强度越低越难识别,所以其正确率自然也就会变低.
1)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存在显著差异,高羞怯组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低羞怯组,高羞怯组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低羞怯组,即高羞怯大学生的反应时更快,而低羞怯大学生的正确率更高.
2)个体对不同表情强度的表情图片的识别存在显著差异,对低表情强度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大于高强度图片和中强度图片,对低强度图片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中强度.
3)个体对不同表情性质、不同表情强度图片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对低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以及中强度正性表情,对低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
[1]谢刚,刘翔平.关于大学生羞怯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6,(2):13-17.
[2]HENDERSONL,ZIMBARDOP.PerceptionsofFacialAffectintheShyandtheNot-shy[M].StanfordCA:StanfordUniversity,2003.
[3]孙妮.羞怯的内隐联想测验及不同羞怯水平个体的面孔表情识别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4]史光远,崔丽霞.性别和羞怯水平对大学生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5]乔建中.表情判别能力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8,21(1):52-55.
[6]王倩倩.大学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自尊、孤独、人际情景觉察能力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钮效鹍)
The Effect of Shyness Level and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n Undergraduates’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HU Peng1,XU Xiao-bo2
(1.School of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2.School of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China)
By College Students’Shyness Scale,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be into the difference of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among 160 students.And 20 of high shyness and 20 of low shyness participated in the E-prime experimental procedure.As results show,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 of shyness,and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cognition of pictures of different expression intensities.Their reaction time to pictures of low intensity and positive facial expression is longer than that of high or medium intensity and positive facial expression;their reaction time to pictures of low intensity and negative facial expression is longer than that of high intensity and negative facial expression.Therefore,the level of shyness,expression’s intensity and propert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tudents'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shyness;characteristic of expression;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undergraduate
B844.2
:A
:1673-1972(2014)06-0087-06
2014-06-13
胡鹏(1990-),男,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与组织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