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简讯,钟英,张静,杨佳佳
(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绵阳市四〇四医院肾病科,四川绵阳621000)
·护理·
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张兰,简讯,钟英,张静,杨佳佳
(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绵阳市四〇四医院肾病科,四川绵阳621000)
目的探讨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的有效性。方法将352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试验组175例患者术后采用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对照组177例患者采用腹带包扎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急性尿潴留和腰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胃肠痉挛、肉眼血尿、肾周血肿和低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可减少急性尿潴留和腰痛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护理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通常情况下叫做肾穿刺或肾活检,是用细的穿刺器械经过皮肤穿刺肾脏取出极少的肾组织做病理检查,一般用一直径约1.5 mm的穿刺针取出长约1 cm左右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因其直观、定位准确,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对肾脏疾病诊断、明确病理和指导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1]。术后常规采用腹带包扎协助止血,但该方法常导致急性尿潴留、腰痛加重、胃肠痉挛等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为此,我们采用了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并与传统的腹带包扎止血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352例,其中男性232例,女性120例,平均年龄(33±1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75例与对照组177例,其中试验组男性120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33±16)岁;对照组男性112例,女性65例,平均年龄(33±1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设备日本产EUB-565A、ALOKA-3500彩超;美国产GEViVid3Experttairuisen-3000彩超,凸阵探头频率2.5~5.0 MHz;美国Bard全自动活检枪及配套的16~18 G侧切割槽式活检针。
1.3 术前准备(1)完善常规检查,包括血液分析、凝血分析、肾功、双肾彩超以及腹部平片等;(2)术前1周停用一切抗凝药;(3)明显呼吸道感染或剧烈咳嗽暂缓;(4)月经期暂缓;(5)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6)急性肾衰患者穿刺前充分透析,降低毒素水平,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穿刺前24 h停止血透[2];(7)糖尿病患者术前调整患者血糖在4.7~11.1 mmol/L之间;(8)患者知情同意,做好医患沟通,尤其对儿童、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进行细致耐心沟通,保证穿刺前1 d的睡眠,消除患者过度紧张情绪,训练患者术中憋气,床上大小便习惯等;(9)穿刺前排空大小便,准备尿壶和护理垫。
1.4 操作过程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5~10 cm高的棉枕,同时腹下预置腹带,探头涂上耦合剂,套上消毒橡胶套,超声医生右手戴消毒手套,然后握住探头,进入消毒区,探头置于做好体表标记处下方2~3 cm,在屏幕上显示肾下极部位,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医生持自动活检枪活检针缓慢到达肾包膜0.5~1.0 cm处,嘱患者屏气,再进针至肾包膜下时迅速激活穿刺针发射器切割取后拔出活检针,嘱患者平稳呼吸,获得一条标本后再次重复上述操作,共取两条标本分段切割行普通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肾组织病理活检可见10个肾小球以上者为穿刺成功[3-4]。
1.5 术后护理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试验组术后用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共5~10 min,对照组用腹带包扎24 h,其余按一般护理措施:(1)术后协助其平卧位,严格腰部制动8 h,四肢可放松及缓慢小幅度活动,严禁翻身及扭转腰部。8 h后可在床上翻身,但必须卧床24 h,如尿检正常,24 h后至一周内可轻微活动,1个月内不做剧烈活动;(2)监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30 min,连续4次,平稳后改为1次/h,连续2次,再改为1次/2 h,24 h无异常改为2次/d;(3)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饮食,防止大便干燥、腹压增高诱发出血;(4)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诱发出血;(5)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诱发出血;(6)常规补液给予氨甲环酸静脉点滴止血,24 h超声复查肾周出血情况。
1.6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肉眼血尿、肾周血肿、低血压、急性尿潴留、腰痛、胃肠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每例患者平均穿刺两针,352例患者穿刺710针,每针取材长度1.0~2.0 cm,光镜下肾小球10~27个,平均(18±5)个,穿刺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急性尿潴留和腰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单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经皮肾活检是肾脏疾病重要的诊断方法,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尿潴留、腰痛加重、胃痉挛、肉眼血尿、肾周血肿、低血压等。研究显示,尿潴留、腰部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不适,常与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强制卧床、情绪焦虑、穿刺点疼痛、卧床时间延长,性别差异、腹带包扎等因素使肌肉紧张而导致排尿困难有关;腰部疼痛是肾穿刺活检术后最普遍现象,是受手术刺激、术后强制卧床所致,因手术损伤皮肤、组织、器官、造成出血等引起疼痛,同时心理紧张也可加重疼痛的感觉[5-6]。
既往经验表明,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有针对性术前宣教、训练床上大小便,视患者不同情况适当调整卧床时间,改变卧位并有采用诱导排尿、止痛等措施,对于解除尿潴留和腰部疼痛都有一定效果。我们则采用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效果满意,本文通过对352例肾穿刺活检患者术后随机分组比较研究,对照组术后常规腹带包扎24 h止血,患者急性尿潴留及明显腰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9.4%和24.9%,试验组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的发生率分别为18.3%和16.0%,可见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的患者急性尿潴留及明显腰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且胃痉挛、肉眼血尿、肾周血肿、低血压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P>0.05)。同时就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满意度及舒适度的调查,结果大多数患者认为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压迫比腹带加压包扎总体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痛苦。
总之,对经皮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术后俯卧位压迫穿刺点较腹带包扎,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且能减少急性尿潴留及腰痛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俯卧位定点压迫止血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参考资料:
[1]畅飞,张莉,孟梅霞,等.158例肾活检病理及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8):122-124.
[2]李锦.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0,9 (4):29-30.
[3]贾全瑞,安军民,同俊义,等.改良肾活检术对肾包膜下出血的影响[J].临床肾病杂志,2013,13(4):178-179.
[4]王缨,张莉,赵青,等.33例伴有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沉积的肾炎患者临床和病理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版),2012,41 (1):88.
[5]刘静梅,,罗晓英,肖平,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2,32(5):347-348.
[6]谢伟基,吴扬,翟玉霞,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原因分析[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24(4): 234-235.
R473.6
B
1003—6350(2014)20—310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20.1221
2014-03-27)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编号:100326)
张兰。E-mail:1796640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