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放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所以,对自身的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放射人员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时间越长,其身体血液系统、染色体结构以及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越明显。本文对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使放射工作人员可以认识到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危害,并在工作中做好防护准备。
关键词:低剂量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
我国的放射技术越来越发达,在研究放射技术时,放射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这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有一定伤害,为其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所以,放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要定期做身体的各项检查,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更加健康、安全的工作,为放射技术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液系统的影响
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会人的血液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会使红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数量减少,而且巨大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加了,研究人员发现,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以生成巨大血小板,会使血小板的活性大大增加,会使人身体内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情况。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后发现,女性受到低剂量电离辐射影响后,白细胞异常情况比男性更加明显,所以,女性工作人员一定要更加重视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接触这些电离辐射的时间不同,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液系统异常情况也不同,工作人员血液系统异常是经常长期累积形成的。电离辐射会引起放射病,会使人身体器官出现病理。电离辐射可以通过体外照射与体内照射进入人体,而且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后会发生体内照射,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会产生致病因子。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一定规范操作,这样才能更好进行工作以及科学研究。
二、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结构的影响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染色体结构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经过调查发现,有的放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染色体结构出现了畸形变化,这主要是由染色体结构断裂引起的。电离辐射会使电离粒子进入体内细胞核中,使NDA双链断裂或者重组,电离辐射剂量越大,DNA受到损伤的程度也越大,放射工作人员虽然接触的是低剂量电离辐射,但是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期接触,所以会出现积累效应。有的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不重视防护措施,使得染色体畸变率大大提高了。通过研究发现,性别与染色体畸变没有太大关系,发生染色体畸变只与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时间有关,放射工作人员累计剂量越高,则发生染色体畸变的概率越大。在工作的过程中,放射具有曝光范围大、接触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措施,这样才不会使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染色体造成损害。
三、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身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免疫系统对人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其具有较多的免疫功能,包含较多的免疫细胞,而且在免疫反应中,免疫分子以及免疫细胞之间具有互相依赖、制约的特点,在接触电离辐射后,免疫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有关低剂量辐射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研究较少。目前认为,低剂量辐射可促进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和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有调查结果显示,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所研究人群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但总体未达到显著水平,观察组免疫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接受低剂量电离辐射,作为一种特殊的“弱抗原”能够激活T淋巴细胞,促进产生抗体。IgG呈现增高的同时,IgM却有随着工龄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这恰恰与免疫应答时再次应答IgG表现突出的观点相吻合,但IgA呈现的增高趋势与何燕等调查结果不一致,这种现象应当进一步探讨。结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以使人体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增高,这种现象可以认为是适应性反应,但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增高对人体的意义如何,是否与个人日常接触的放射线剂量大小有关,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其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经常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所以,与T细胞亚群相关联的诸多血液系统变化的联合观察,将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1、辐射剂量
辐射剂量这里就是指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是受照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受照剂量在几Gy以下,且剂量率不是太高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的资料,为了辐射辐射防护的目的,ICRP在第26号出版物中提出如下假设:在小剂量、低剂量率的情况下,剂量与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线性无阀的关系,且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2、辐射品质
所谓辐射品质,指的是电离辐射授予物质的能量在微观空间分布上的那些特征,不同种类和不同能量的射线授予物质的能量在微观空间分布上是不相同的,因而有不同的生物效应。品质因数Q的大小由入射粒子在单位长度路程上沉积的能量来决定,在单位长度上沉积的能量越大则品质因数Q越大。
3、辐射剂量率
由于生物体对辐射损伤有着一定的恢复作用,故受照总剂量相同时,小剂量的分散照射比一次大剂量率的急性照射所造成的辐射损伤要小得多。例如,若一生(50年)全身均匀照射的累积剂量为2Gy的X射线照射,并不会发生急性的辐射损伤。如果一次受到剂量为2Gy同样X射线的急性照射,则可能产生严重的躯体效应,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放射性病。因此急性剂量控制时,应在尽可能低的剂量率水平下分散进行。剂量率越高则生物效应越大,照射时间间隔越大则生物效应越小。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问题,需要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这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电离辐射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不但包括皮肤等外科伤害,还包括血液、染色体以及免疫系统等内科伤害。放射工作人员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越长,受到的伤害则越大,身体损伤情况也越严重,低剂量电离辐射会使工作人员白细胞数量减少,还会影响身体造血系统的正常工作,严重威胁着其身体健康,所以,放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还要尽可能的少接触这些电离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任先云,赵智刚,周滨鹏,等.呼和浩特市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10,13(3):216-217
[2]杨爱初,刘移民,杜柳涛,等.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9,30(4):22-24
[3]朱秀安.放射性白内障[J].芦春林主编.核医学基础与放射防护[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9,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