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多班组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探讨

2014-04-29 00:00:00斯毅倪展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根据电网大修现场多班组交叉作业时安全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措施规范化的思路,加强安全管理培训,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为重点,提高自保和互保的意识和能力,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多班组;安全措施;规范化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它既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也体现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一套合理完备的安全措施对于确保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思想的提出:

1)大型停电时,施工现场点多面广,人员多,专业多,如:检修专业、高压专业、化学专业、保护专业、土建专业等。各专业既是独立的施工单位,而又需要相互配合施工,有时是本单位班组工作,有时是外施工单位工作,有时是多班组在同一地点交叉施工。如何在各种施工条件下保证安全工作,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2)传统的安全措施会造成工作人员不容易区分各自的工作地点。

3)多班组的工作不是同时开工、同时结束,容易使工作人员误认为全部开工或结束。

布置安全措施的要求也不相同,运行人员不容易布置,安全措施的完整性不容易满足。

这些问题对技改大修现场的安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安全措施规范化的思路,本着科学、严谨、规范的原则,全面考虑影响现场安全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现场安全措施,并提出每一项措施的可操作标准,以此来保证现场的安全。

2、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1)对现场危险点进行预测、预控、预防,做到对危险点心中有数,防范措施到位,提高现场作业人员风险辨识的能力和作业区域安全水平。

2)安全设施设置规范化。在以往安全设施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辅助类的安全设施,并对不同班组的使用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定,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3)标示牌使用规范化。在现有标示牌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标示牌,并制定明确、具体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明确标示现场设备的状态。

3、实施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

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实施分两步走,第1步制定各项标准,提出明确要求;第2步组织全员学习,推进实施。

3.1"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及要求

3.1.1编写《作业现场辅助类安全措施设置规范》并颁布试执行。以下提到的“在此工作”标志牌、工作负责人袖章、工作人员袖章、工作出入口均分橙、黄、蓝、绿四种颜色,可满足4个班组同时交叉作业时的安全措施设置。

1)变电站内一次、二次设备存在2个班组以上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辅助类安全措施,将不同班组的工作区域通过颜色标注进行有效区分,便于现场人员识别不同班组的工作区域。

2)辅助类安全措施中的“在此工作”标示牌由工作许可人设置,袖章由工作许可人交给工作负责人,并监督工作负责人安排所有工作班成员佩戴齐整,工作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将所有袖章交还工作许可人。

3)二次屏柜的辅助类安全措施应采用纯棉的“在此工作”标示。二次屏正面为透明者,悬挂于柜门内,不透明者及屏背面统一悬挂于柜门外。主控室屏柜的“在此工作”标志牌底端对地高度以1300mm为宜。户外端子箱、机构箱的“在此工作”标志牌底端对地高度以600mm为宜。

4)一次设备辅助类安全措施的设置应悬挂或粘贴在一次设备的安装地点,“在此工作”标志牌底端对地高度以1300mm为宜。

5)“在此工作”标志牌的设置不能遮档变电站设备标志牌。

6)袖章应戴在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左手臂工作服的上端,袖章要贴紧工作服,不下滑。

7)同一班组的“在此工作”标志牌颜色必须与袖章颜色一致。

8)具有分色标示的 “工作出入口”绝缘胶垫,应用于复杂大修技改施工作业现场,并铺设于围栏入口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不是自己工作地点的生产场地内随意走动。因此应设置分色的“工作出入口”胶垫,明确作业人员通向作业地点的行进路线,将作业范围与带电间隔实现有效隔离。

3.1.2制作规范中的各类安全设施,如附图1所示:

图1实际制作出的各类辅助安全设施

1)在此工作:橙、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塑胶“在此工作”,规格300×240mm,带反光,带绝缘挂绳。橙、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塑胶“在此工作”,规格300×240mm,带反光,背面带磁铁。橙、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纯棉“在此工作”,规格430×150mm,棉布两端缠PVC管,上端的PVC管中穿绝缘挂绳。

2)袖章:自粘性纯棉袖章,带国网标志,规格420×150mm,易装易拆,字体不易变色。分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两种,其中工作负责人袖章统一用红底,边线采用橙、黄、蓝、绿四种颜色区分,工作人员袖章直接采用橙、黄、蓝、绿四种颜色。

3)户外场地胶垫:规格1200mm×60mm的橙、黄、蓝、绿四种颜色绝缘胶垫,标示“从此出入”白字。

3.1.3现场危险点的预测、预控、预防

在变电站现场设置图板,并放在醒目处,分别由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使用统一画笔绘图、填写。运行人员负责在开工前将设备停电检修一次接线示意图画出。以蓝色标出停电设备,红色标出带电设备,黑色标出接地线,之后在图板上填写各班组工作地点,给工作人员以提示,并据此做安全措施。

技改大修负责人负责填写作业现场危险点及防范措施明示板,将检修现场预测、预控、预防的危险点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分一、二次系统填入图板,并与设备停电检修一次接线示意图并排放置,配合使用。

开工前,由各班组负责人对照图板讲解停电范围、带电部位、危险点、安全措施和需放置危险点控制警示牌的部位、需消除的缺陷,并抽查提问工作成员,做到每个人都清楚明白。

3.1.4"现场设置安全措施:

(1)对于现场的围栏设置,原则是:围大、围严、围好。

围大:从检修间隔向外围至变电站进入设备区的入口处,实施全封闭;围严:检修间隔与带电间隔及带电设备全部隔离;围好:围栏设置要横平竖直,不得在设备及架构上钩挂。

(2)在围栏入口处摆放“工作出入口”胶垫,进一步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3)在一次设备场地工作地点悬挂不同颜色的“工作地点”标示牌。

(4)在二次设备工作地点悬挂不同颜色的“在此工作”标示牌,二次屏柜的辅助类安全措施应采用纯棉的“在此工作”标示帘。

(5)袖章应戴在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左手臂工作服的上端,袖章要贴紧工作服,不下滑。

3.2组织培训,推进实施

为保证上述规范化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和顺利实施,对现场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对各班站长、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及安全员进行培训;其次由各班站、各施工单位组织进行培训;然后由安全监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抽查、调考,效果不理想的班组进行重点培训。在培训中,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为重点,提高自保和互保的意识和能力;以确保人身安全为重点,要求运行人员做安全措施时树立一种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都可能违章的意识,只要安全措施有漏洞,工作人员就有可能违章,以此来强迫自己把安全措施做严做密。

在培训中还注意在深度上下功夫,使值班员不仅知道如何做措施,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措施,在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举一反三,避免片面和僵化。并制定了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以保证措施的顺利实施。

4、取得的实际效果

1)只要作业人员在自己颜色标识范围工作,就一定不会走错间隔,站错位置,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区分了各班组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有效的作业范围。如图2所示,第1组工作人员采用了黄色的“在此工作”标示牌,工作负责人使用了红底,黄色边线的“工作负责人”袖章,工作人员使用了黄色的“工作人员”袖章;第2组工作人员采用了蓝色的“在此工作”标示牌,工作负责人使用了红底,蓝色边线的“工作负责人”袖章,工作人员使用了蓝色的“工作人员”袖章。

2)规范后的辅助类安全措施结实耐用、灵活方便,使现场安全措施清楚醒目,规范整齐,对人员安全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3)危险点的预测、预控、预防措施,使现场人员对危险点心中有数,有效地保证了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进一步提高了检修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