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调度运行岗位是防御电网事故的最后一道关口,无论技术手段如何先进,调度运行人员对事故发生、发展、隐患及规律的正确认识对避免电网恶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电网误调度原因分析和预控措施来提高电网调度工作的安全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网误调度;预控;措施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网预警预控系统、防误操作系统、操作监护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等大量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调度运行岗位的第一线,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先进,归根结底一线运行人员对事故发生、发展、隐患及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刻地意识到事故的隐患和风险,才能更好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分析、研究电网,从而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若因误调度引发事故,则会造成设备损坏、危及电网安全,甚至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通过对电网误调度原因分析和预控措施来提高电网调度工作的安全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 电网误调度的特点
1.1误调度事故是由错误的调度指令通过操作人员的执行,间接造成的。调度员不直接面对设备,直观性现场感较差,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1.2误调度事故对调度员自身一般没有直接的危险,但会对电网安全运行、电气倒闸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1.3调度运行一般由两人值班,工作中的独立性较强,发生不安全行为时,相互监督相对薄弱,纠错几率小。
1.4调度运行操作频繁,突发事件多,系统情况掌握需全面,若不能具备同时处理不同地点、不同性质多个事故、障碍的能力,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达不到要求,极易发生误调度事故。
1.5调度运行整体连贯,前后各值调度工作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一个误调度事故,往往可以追溯到上一值、上上值,包括拟票、预发,甚至运行方式、继保安排和方案审批等环节。
2 电网误调度原因分析
2.1调度员安全责任心不强,不按规范执行调度制度,凭经验主观臆断造成误下令。工作中调度员不在工作现场不直接面对设备,上下级调度员和调度对象之间进行业务联系是通过电话来实现的。调度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与配合协作来达到共同目的。每句调度术语都有其明确的含义,不会造成歧意。而在实际工作中调度员和现场值班员不习惯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发布调度命令,不按规范通报单位、姓名等,易造成错发调度令或接令人产生曲解现象,导致误调度的发生。
2.2调度员未严格遵守调度规程,交接班不清或未认真了解系统运行方式,工作许可及工作结束手续不清,工作联系和业务传递手续不全或不完善,造成误送电、误下令。在当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拟写调度操作指令票时容易出现错误;在与现场进行核对的过程中,由于现场汇报不清或交接班时没有对工作交接清楚就匆忙进行操作也易造成误调度。
2.3调度员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差,对系统运行状况不清楚,在操作中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对于执行工作程序和流程不规范,延误送电。同时对电网运行监控不到位,对电网运行情况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事故预想不足,对于电网的突发事故和异常采取措施不力,造成处理不及时或人为扩大事故范围。
2.4电网检修计划性不强,检修质量不过关和检修工作配合差,造成电网设备的无序重复性停电检修,从客观上增加了调度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构成误调度机率。
2.5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安全活动会开展不正常或流于形式,调度员安全意识淡漠,规程制度执行不严;对于电网系统资料管理不到位,现场设备改动后,未及时更改调度图纸资料,造成调度用的图纸资料与现场设备不符,使调度员在调度运行中缺乏依据,给误调度事故埋下隐患。
3 电网误调度的预控措施
3.1加强对调度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人的因素是一切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调度工作安全与否与调度员安全意识与业务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必须把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调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调度员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工作责任心,调度员的意识增强了,安全职责强化了,责任心到位了才能保证调度运行安全。
针对电网建设快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应用,网络接线、运行方式不断变化的特点,加强对调度员的技术培训,并结合工作和季节特点开展事故预想,进行反事故演习,同时进行适当的考核。
3.2规范调度工作程序和标准。在充分运用现行安全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分析工作过程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调度工作的程序和标准,使调度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式化,从而规范调度员的行为,使其安全而高效的进行工作。事故处理必须按规程规定进行;事故处理应迅速及时,本着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对未停电设备或人员造成影响,防止事故扩大;下达事故处理操作指令时,应认真考虑操作对系统的影响,可能造成的后果,充分考虑对重要用户供电的连续性;对一些重大事故的处理,需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3在熟悉掌握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有关规程的情况下,能按规程正确指挥及监督保护的正确操作,准确掌握电网内各设备继保投退情况,特别是带方向的元件、改变运行方式后的保护调整、重合闸保护投撤。
3.4及时掌握系统的负荷发展情况,对负荷的发展采取了一些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提出解决方案,以防线路过负荷而发生跳闸、设备烧坏等事故。特别是35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将造成整个变电所停电,影响面极大,要注意负荷潮流变化情况。
3.5加强交接班,做好互保工作。调度实行轮班制的值班方式,每值一般配正、副值各一名,负责本值内的日常工作和事故处理。交接班时,接班人员仔细阅读各种记录、工作票、核对运行方式、听取交班人员交待、澄清疑问;交班人员将本次操作、检修工作进行情况、运行方式、潮流分布、保护及自动装置变更情况、系统缺陷事故障碍异常情况、计划完成情况、安全措施装设地点、工作票等,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对前一时期的系统运行、设备变更、运行方式的变化、设备的缺陷等情况进行重点熟悉和掌握,然后进行交接班。在交接班过程中要做到交得清楚、接得明白、责任共担。在调度工作中不仅要加强正、副值之间的互保工作,也要加强早、中、夜各班之间的互保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宇明.关于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9).
[2]吴乾德.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探讨[J].科技资讯,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