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电能变送及分配的枢纽载体,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设备的检修与管理与供电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变电检修技术,以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变电设备;检修技术
引言
至今为止,最常用的检修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检修,即定期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巡视、检查、试验或者通过带电监测、在线监测等技术来全面掌握设备的状况,然后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定期检修,该检修方法一般用于设备数量相对较少且设备质量水平相一致的电力系统,由于目前电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定期检修方式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作为主要检修方法。基于可靠性的检修,该检修方法是立足整个电网,综合考虑设备的风险、检修成本等问题的检修方式。本文主要以状态检修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
1.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
1.1隔离开关的检修
隔离开关常见问题主要有两个:载流回路过热:这主要是受到隔离开关自身特点及设计的影响,倒闸载流接触面积裕度较小,极易出现接触不良,过热部位一般集中在触头及接线座。而触头部位过热:主要是因为触指弹簧质量性能不佳或安装调试不当、过热接线座与触指臂之间的螺母出现松动而引发的接触不良等等。因此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需要检查有无松动螺母,紧固接线座与引线设备线,尤其要做好设备的安装工作,充分打磨接触面,确保其可靠连接。
1.2变压器的检修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异常状况有以下几种:(一)声音异常。在正常运行时,变压器会均匀地发出“嗡嗡”声,如果发出的是其他声音,那么均可视为声音异常,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容量的动力设备启动时造成负荷骤增、内部零件出现松动、低压线路出现接地或短路故障。(二)三相负载不平衡。其主要原因有:共相负载失衡导致中性点位移,使共相电压不平衡系统出现铁磁谐振,造成二相电压失衡、内部发生匝间或层间短路。(三)套管闪络或损伤。其主要原因是套管密封性较差、绝缘受潮、套管的电容芯子质量不达标、内部游离放电套管表面釉质脱落、有碎片或裂纹、内部存在污垢等。(四)分接开关故障。其主要原因有:接触不良、触头烧坏或短路、触头对地放电,如果分接开关触头弹簧压力不足,接触面减少或触头磨损严重,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分接开关烧毁或接触不良;操作不当导致分接头位置切换错误,造成开关烧毁相间的绝缘距离较短;分接开关触头存在大量碳膜或油垢,导致触头发热或损坏。(五)引线部分故障。其主要原因有:引线烧断、引线与接线柱连接松动导致接触不良、发热软铜片或引线之间焊接不牢,这就会导致变压器无法正常运行或因不相电压失衡而烧坏用电设备。
1.3互感器的检修
互感器常见故障有以下几种:(一)绝缘热击穿。高压电流互感器同时高电压与大电流,在高电压作用下,介质损耗及电流热效应会导致绝缘温度上升。如果互感器存在缺陷,那么将会导致热损耗及绝缘温度大幅度升高,一旦互感器在高温环境中长期运行,那么极有可能导致绝缘热击穿。(二)局部放电损坏。这是由于下U 型卡子过紧而导致绝缘发生变形,或者是由于端屏铝箔缺乏孔眼,非真空注油时会导致电容屏间产生气泡,这就会改变电容屏间电压分布,个别电容屏出现严重电晕或产生较强的局部放电,一旦处理不及时,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整个电容芯棒绝缘被击穿。(三)受潮。因端部密封性较差而导致进水受潮,互感器内部游离放电严重,这将严重导致电流互感器绝缘性下降。电流互感器的U 型电容芯棒的底部与油箱底部较为接近,一旦互感器内的水接触到电容芯棒底部,那么将导致芯棒打弯处绝缘受潮,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导致主电容屏击穿,甚至击穿整个电容芯棒,最终引发爆炸。这就需要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认真检查互感器的质量性能是否达标,保障互感器的密封性,以避免互感器受潮引发故障。
1.4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
通过微机保护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用常规方法是无法找出由干扰引起的故障原因。继电保护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是看不出故障征兆的,因此,必须要在设备选型时期就加强管理,避免因设备自身缺陷而造成保护误动。在继电保护设备检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状态检修时,需要先仔细研究设备在巡检、二次通流试验、带开关传动及标准校验等得出的状态评估结果,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检修方案;对微机采取抗干扰保护措施;根据状态评估结果来找出微机保护存在的隐患及缺陷,尤其要重点检查回路与辅助设备。对继保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考核试验,也是继保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重要组成,检修人员必须要认真做好各项检修工作。
1.5断路器的检修
断路器常见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断路器发出异响、断路器过热、断路器拒动或误动、断路器着火或爆炸等等。发生这些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压过高或过低、合闸保险及回路元件出现断线或接触不良现象、合闸线圈层次短路、二次接线错误、合闸接触器线圈极性接反、操作失误、蓄电池容量不足、开关本体与合闸接触器卡滞等。导致断路器操作机构误动的主要原因为,合闸接触器最低动作电压过低、直流系统出现瞬时过电压;二次回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为直流系统两点或多点接地;二次回路错接线的主要原因有互感器极性接反或变比接错;断路器误动的主要原因为,绝缘降低或两点接地而引发直流电源回路故障、误操作或误碰操作机构。检修人员在检修断路器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检查是否存在以上故障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于断路器故障,检修人员需要先投入备用断路器或备用系统,然后找出误合闸的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来逐一排除造成误合闸的原因,最终恢复断路器的正常运行。
2.做好变电检修工作的建议
首先,检修人员必须要认真制定检修计划并设置详细的技术说明,然后在将检修任务布置给检修班组时,必须要详细讲解各项检修技术的定义及注意点,从而确保检修班组全面掌握检修工作的目的性。其次,检修人员必须要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培养检修人员的责任感,使其在检修工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各项检修技术,在检修过程中不断总结检修工作经验,共同参与检修管理;由于要将检修力量集中在最为关键的检修环节上来,其它工作可以进行外包;电力企业可以将检修工作与检修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相挂钩,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电力企业要能够加强检修管理,充分应用先进的技术。第三,必须需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水平,认真执行检修工艺,必须要严格遵照工艺来完成检修工作,这样有助于规范检修人员的检修行为,避免其出现操作失误,有效控制检修工作的内在风险,切实提高检修工作质量。最后,需要认真做好检修工作的后备工作,例如准备充足的工具与备件,与设备制造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外包加强联系,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并准备好文件、图纸及试验设备等,这样能够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不仅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正常供用电及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必须要在电力系统工作中,提高对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能够切实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质量,保障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最终维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变电站人员要能够正确对待目前变电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变电检修技术,采取积极措施来保障变电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勇.变电检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55-56
[2]田玉芝;高颖华;金宏光.对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技术的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5):102-103
[3]张立波;杜文蛟.变电检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138-139
[4]张南辉;张雪萍;杨彦鑫;邹欢;李裕.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3(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