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2014-04-29 00:00:00宋楷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安全管理

引言

我国现在加强了对智能变电站的研究和建设,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性能。在当前变电站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已成为未来变电站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还是整个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当前智能电网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其越发的成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注重经验的积累,不断地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水平,加快智能变电站更加健康、安全的发展,这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运行的管理,从而保证供电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稳定性。

1智能变电站概述及特征分析

相对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是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而且采用先进的智能设备,从而实现了变电站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智能变电站中信息资源有效的实现了共享,而且数据信息无论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修等都功能都实现了自动化,而且根据需要的要求使相邻变电站及变电站电网之间的调度得以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组成较为复杂,但大体来讲也就包括 IEC61850、GOOSE、智能终端、合并单元、智能电子、设备全站系统配置文件及其他配置文件等几个方面。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附加了智能组件的高压一次设备和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对设备信息采用光纤传输实现对一次 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智能组件以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信息互动化为特征,集成了过程层和间隔层的部分功能,具备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中的全部或部分功能。高压一次设备与相关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化一次设备,这种有机结合可以是独立运行的高压设备加外置的智能组建,也可以是高压设备内嵌部分智能组建再加外置智能组件,还可以是高压设备内嵌相关智能组件,智能组件是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的主要途径。(2)二次设备网络化:采用统一的信息平台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取代传统的控制电缆,使得二次设备之间用通信网络交换采样数据、运行状态和控制命令等信息。(3)信息交换标准化:IEC 61850标准是实现以“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为理念的新信息交换标准,可实现智能设备的“即插即用”。IEC 61850 标准解决了以前变电站内设备在异种通讯规约下的通讯复杂性难题,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即任何设备厂家的设备只要统一遵循该协议,就可以相互通讯,实现网络、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整合。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2.1加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维护

由于智能变电站的产生时间还比较短,其在投入运营之后相应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各个国家还未形成有效的模式,都一直处于探索的阶段,缺乏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虽然工作人员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及日常维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应引入必要的技术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各个智能变电站中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管理工作者或者管理机构来说,必须提高对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探索,将关键技术的开发提到工作日程中来,不断创新,以期为智能变电站提供专业的维护操作。

例如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故障大部分都是与技术相关,而由于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借鉴,对其解决的时候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我国有很多智能变电站已经取得了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就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的要求方面来看,需要着重从其间隔层、站控层以及在线装置等方面予以分析,并最终形成规范的可行性策略。同时,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及日常维护中,还要对一次、二次设备及在线监测装置等方面进行深入推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综合分析,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探寻最佳的维护技术方案。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2加强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管理

对于在线监测设备而言,应当和高压主设备的验收、监控、巡检、维护等相同。要对被检测一次设备的测量数值进行统筹,构成实时、小时、日、周、月的数据,并通过设备检测结果的纵横对比,综合环境因素,对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判断,体现一次设备状态可视化。在线监测报警值的修改和整顿是通过检修单位进行实施,报警值不应当随意更改。在线监控系统在报警之后,监视人言应当通知运转和检修人员在主设备上进行检查、判断和解决。如果检查之后是由于系统产生的误报警,就要通过公司的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之后,从相关的报警系统中推出,将问题解决后再进行投入使用。没有通过生产技术部门同意,就不可以随意从在线监控系统中退出。

2.3智能变电站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所有IED的信息交换都是在局域网上实现的。应安装单向隔离装置,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安全运行主要依赖IED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旦出现IED受到攻击和损坏等问题,在变电站没有实现信息有效安全保护的情况下,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而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4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操作管理

(1)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首先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再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现场实际的运行管理规范,包括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2)由于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的特点,一次设备与二次系统之间已没有电的连接,完全依靠光纤连接,且二次系统中保护测控、自动化及通信等技术紧密相关,使得运行维护人员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已经不能胜任新的工作要求,因此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拓展自身知识结构。(3)由于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装置广泛采用软压板设置而减少了硬压板设置,目前只有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及合并单元上设置的检修压板为硬压板。软压板与检修压板的正确投退直接关系到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建议易将软压板与检修压板的投退操作作为操作项目填写在倒闸操作票中,且在签发许可工作票时,应将退出的软压板与检修压板填写在安全措施栏内,让工作人员对相关压板的投退情况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可有效防止工作结束时误投退压板。(4)依据顺序控制操作的定义,它是指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单个操作命令,根据预先规定的操作逻辑和五防闭锁规则,自动按规则完成一系列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最终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过程,可见操作逻辑与五防闭锁规则的正确性是保证倒闸操作安全顺利完成的首要前提,因此作为运行维护人员操作前应认真检查操作设备的操作逻辑与五防闭锁规则正确无误,并核对监控系统设备状态与现场设备一致。

结束语

为了保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仅需要加强设备的监控,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尤其是在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设计中,应该选择等级较高的电压,以保证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自民,文化宾,牛红星.智能变电站系统方案探讨[J].电气自动化,2012(04).

[2]王宏锋,赵志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云南电力技术,2012(03).

[2]杨立明,任恒杰.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3(3).

[4]杨立明,任恒杰.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3(9).

[5]农有文.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