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

2014-04-29 00:00:00陈明辉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些年,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的特点,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建筑施工技术获得逐渐提高,机电安装技术作为高层建筑施工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物质。建筑的工程质量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用户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建筑的重要部分,以满足用户安全、可靠、合理、适用的基本要求。

一、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的特点

(一)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长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的范围有:安装、生产运行、调试、竣工验收这几个阶段,直到能满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产为止。

(二)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涉及范围广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包含了众多环节。比如:机械设备工程、电器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仪表、建筑智能化、消防、电梯、管道、动力、通信、环保工程等等。

(三)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高

随着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安装工程也越来越多,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也随之增加。大型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工作多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涉及到多个专业,因此,做好工程各项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比如进度安排、工序衔接以及工作面交接等,使得各专业的管线综合布局符合机电安装工艺的基本工程设计标准和要求,实现其相互间互创有力的施工条件,从而充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投产使用后的各个方面都符合其基本要求。

二、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分析

(一)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

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采用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进行操作,该创新技术主要运用在机电安装施工管理中,其中包含有工程中的给水、排水、电力、空调通风、电气等建筑机电管线安装。开展综合管线深化操作技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进行各项机电电线安装工作,运用先进软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对设计图纸进行合理绘制,有效绘制机电综合管线分布图,并在进行施工前期将存在的问题给予早期解决,然后将其归为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项目中,利于合理运用。

(二)格式绘制

建筑机电综合管线在绘制期间首先应制定统一格式,并严格按照这一格式进行绘制工作,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格式的科学化、标准化。同时在格式绘制期间结合机电原始设计图进行绘制,防止因机电平面图在实际中出现大幅度调整,将其安装效率。

(三)确定框架

详细阅读高层建筑平面图纸以及机电安装结构图纸,同时还应按照业主需求和建筑空间分部特点对各个区域进行标高处理,通过叫划分出各个电线分布确定管线安装框架。例如:交叉避让、标高等。① 交叉避让,结合综合管线分布图纸,寻找安装位置,做到防止出现交叉管线和水平避开。实施交叉避让通常按照特定原则进行安装工程,如:小管道让大管道、无压先装有压后装、水下电上、冷水管道让热水管道等,此外在安装过程中应采用创新技术进行安装,并要求符合实际经济标准。采用先进技术开展安装工程首先应对安装标准、施工标准给予考虑;安装经济标准:高造价管道在上,低造价管道在下。除此之外,进行交叉避让操作技术中包含有交叉翻弯操作,实施这一技术时应根据管道特点、管廊翻弯构造等特征实施翻弯工作。将管线格式绘制常规构造作为施工操作,在安装布置时因尽量防避管线交叉,防止出现施工难度。同时还根据设计图纸对安装路线给予调整操作,然后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管线功能、施工程序等全方位做到施工效率对比排比工作,保证安装质量。

(四)机电材料运输操作

较多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在建筑封顶期间才将机电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由于机电材料运输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因此可以采取垂直方式对材料进行运输,因此可以根据区域性选取运输方式,可以进行地下部分运输以及地上部分运输;并按照原有形式给予划分,分为货梯运输、塔吊运输、人工搬运运输等。

(五)采用货梯进行材料运输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量较大,需要大量安装材料,因此可选取货梯进行材料运输工作。机电安装人员要如何将材料安全运送各个安装楼层中,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结构事先了解各个楼层结构,并合理算出进行机电安装需要的材料量;然后选在施工人员休息的时间将材料运往安装现场,按照每层不同量运输放置。利于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人多阻碍运输进程,还可防止因每层安装量的不同随处堆放材料,为二次运输节约劳动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六)塔吊垂直运输

采用吊塔垂直运输操作应进行分段运输,由于每个楼层所需的材料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在材料卸载部位安装一个停靠点,并采用大型运输设备将大型材料进行塔吊运输。如建筑楼层中2、3层属于非设备安装层面,可以在非安装层面中安装一个材料卸载平台,然后在上层与下层对材料进行搬运工作,以此降低材料运输实际。搬运工程中观察材料运输时间、吊运数量、搬运次数,材料数量以及材料吊运时间等,并对材料进行合理防止,尽量一次完成材料吊运,降低二次材料运输成本。

(七)BIM技术的运用

1、材料参数计算

BIM创新技术在机电安装期间由于建筑管线处于平衡设计状态,同时在修理调整过程中会把部分机电管线线路实施重新调整,这样会降低部分机电管线交叉数量以及弯头数量,相反会对BIM安装技术带来较大影响。采用BIM技术对材料参数进行计算,利于提高材料参数的准确性,并根据指定模型进行信息数据审核工作,为安装设备参数提供合理参考数据。

2、BIM机电安装模型建立与碰撞

首先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作人员就应深入熟悉安装设计图,并采用BIM技术构建安装模,严格按照规格、尺寸、规格进行完整设计,然后按照不同项目以及采用专业性需求,对各个模型实施碰撞实验,对碰撞数据信息给予记录,形成碰撞报告,最后根据报告对所设计的模型给予再次完善,最后生成二维施工图、管线施工图等。进行前期安装设计工作过程中,都会出现遗漏现象,而这些遗漏现象会极大提高安装成本,并在设计安装中进行深入安装时会出现大量机电碰撞问题出现,但所建立的二维模型通常不能完全反映出各个装置间存在的碰撞因素,因此需要进行二维碰撞检测工作,提高建筑机电安装的安全性。此外,在进行管线安装过程中,采用BIM创新技术中可视化性能对管线进行碰撞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时反馈,然后及时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避免出现二次返工现象,利于降低成本支出,提高高层建筑机电安装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机电安装工程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设计很多方面,因此在安装期间,要求安装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安装规则和流程完成每一个安装步骤,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保证整体工程安全、优质而高效。

参考文献:

[1]于文婷.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1(12)

[2]杨峰.浅谈建筑机电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