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

2014-04-29 00:00:00张海川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对水利施工企业而言,企业间竞争主要有价格竞争和产品质量竞争。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主题。目前,许多水利施工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都在朝着深度项目开发,深度多元化发展,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减支增效,将成为大多数水利施工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

—、加强水利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对于水利施工企业而言,项目成本是指在一个具体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为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它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具体项目范围内,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主要内容。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入手,也是水利施工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水利施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普遍实施了招投标制。招投标制有效建立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竞争机制,规范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承接行为。水利工程市场环境出现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特点。由于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水利建筑市场存在许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单位,大量生产力闲置,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水利施工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一些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这时,企业预期成本管理工作的费用支出要大于预期收益,不愿意分配管理资源于成本管理工作。但是现在水利行业发展日益成熟,水利施工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而成本管理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水利施工企业不重视或忽视成本管理工作,将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水利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在水利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

(1)项目管理成本的主体。

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项目管理成本的范围和内容。

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3)项目管理成本的目的。

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4)项目管理成本的管理方法。

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在管理中,除了会计方法外,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5)项目管理成本的信息处理程序。

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包括会计、不要求十分精确,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可见,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使成本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为了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通常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管理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2)成本管理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管理科目,无法也没有必要逐一对每一科目进行管理。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材料加工作业,工人工作效率、材料加工损耗及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管理因素。项目成本管理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若材料由企业统一采购,材料市场价格对象是不可控成本,不作为成本管理的因素。否则,应根据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及材料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将材料价格列为成本管理的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成本管理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管理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例如:某水利项目投标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主要材料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计划主要材料加工损耗率为1.5%。下面以主要材料加工损耗率为成本控制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主要材料加工损耗率(控制指标)

0.5%

1.0%

1.5%

2.0%

2.5%

主要材料加工损耗金额(万元)

1.5

3

4.5

6

7.5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6%

-3%

0

3

6%

在表中: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主要材料加工损耗额—计划主要材料加工损耗额)/目标成本降低额

可见,主要材料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并不很大。为此,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主要材料加工损耗率控制在1.0%~2.0%之间。对主要材料损耗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4)成本管理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管理体系,将项目成本管理成果系统储存和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水利施工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局域网的建立,所有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当前,水利施工企业不能对成本管理工作模糊认识和缺乏重视。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水利施工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自从我国加入WTO后特别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环境背景下,水利建筑施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更显其重要。为此,广泛地开展针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实用性工作,将为水利施工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