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29 00:00:00胡雪虽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城市园林设计又是园林建设的基础环节,对其整体建设规划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现如今城市园林设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园林整体建设极为不利,这就要求我们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对策,为城市园林的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对居住环境便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是人们放松精神,愉悦心情的基点。因此,人们对城市园林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构造出优美的风景,还要能为人们提供休养身心、游玩娱乐等场地与工具。此外,随着生态环保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人们开始倡导园林设计要体现生态环保的观念,要能设计出与自然亲近、和谐相处的户外空间。这就给园林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有关绿化设计的学习研究,让生态环保的主题得以体现,让人与自然紧密结合,这是人们对园林设计的需求,更是未来园林设计的发展主流。当前园林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寻求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于一座现代化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有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才可以在规划内精心设计好每项园林工程。但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落后,景观单调呆板。目前由于受城市建设理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现代城市建设基本走的就是边改造边建设之路,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极为不同步,这种发展路径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难题,这也导致诸多现代城市的园林绿化始终处在低水平状态,景观单调呆板,缺少观赏价值。

(二)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所使用苗木规格混杂,植物检疫环节薄弱。现代城市在对工程进行绿化时,所使用的苗木规格的不同会使绿化效果出现明显差别。在具体的现代城市绿化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部分资金短缺的单位绿化时通常所用的苗木规格较低,绿化效果不明显;二是部分资金雄厚的单位所使用的苗木规格较高,虽然可以显现好的绿化效果,但是死亡率较高,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另外,随着国际、国内植物的频繁交流,园林植物检疫未能及时跟上,导致侵入型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城市绿化所使用的苗木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

(三)现代城市园林种植与养护管理不到位,城市环境污染及林木病虫害严重,苗木生长不旺盛。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经常看到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养护管理不到位,浇水施肥不及时,病虫防护不到位,使苗木长势不旺。另外,作为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的城市环境,地上城市空气和生活污水污染非常严重,而地下也因大量填埋的建筑垃圾,导致土质低劣,使植物生长空间狭窄,加之后期养护管理又长期跟不上,园林植物病虫害极为容易暴发成灾。

(四)设计理念出现偏差,过度追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近年来,欧风、日风开始席卷中国园林设计领域。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一小片绿地既有欧式的对称园林又有日式的枯山水园。诚然,欧洲园林和日本园林都有其各自的风格和精华之处,但是不分场地大小,不根据当地的文化历史背景,一味追求猎奇,过分堆砌,不符合园林设计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特征的原则。

(五)城市绿化结构单调,没有体现出植物多样性的特性。首先,虽然城市在进行绿化时选用的树种不少,但是经常是景观单调,缺乏生机活力,更不用说去体现园林艺术风格和展现艺术美;其次,绿化结构层次单调,存在树种单一、比例搭配不当现象。绿化树木基本都是单种成片,色彩极为单一,没有能正确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特性,搭配使用不同种类植物造景,达不到应有的绿化美化效果。

二、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对策分析

(一)现代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是现代城市的主体,而城市园林绿地是为城市里的人服务的。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创造出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的游憩境域,既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又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需要。因此,园林设计应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正确定位,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创造出满足不同文化层次需求的作品,体现园林设计的人情味。

(二)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要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引进域外品种。由于各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园林植物资源的特有性,在进行园林绿化时要遵循植物的这种特有的分布规律和植物适应性规律,立足本地资源。另外,引进域外品种是丰富当地植物种类最直接的途径,普遍应用于全国各地。当然在引进时要首先考虑本地的特有生态要求,根据本地生态采取必要有效的驯化措施,以提高引进材料的地域适应性。

(三)城市绿化中应根据绿化材料的特性和绿化场地的实际情况来配置植物景观。在具体的城市绿化中,植物可以采用列植、群植、孤植,或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来设计,也可以尽力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另外,由于同一材料采用的造型不同,收到的绿化效果也不同,所以应注重材料整形修剪的研究,通过设计各种造型增加景观效果。

(四)园林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欧洲园林以规则和对称为其特征,中国园林则以自然、淳朴为其特色。园林设计中的因地制宜原则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地貌,因山势,就水形,达到景自境出,并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背景,确立主题。与颐和园毗邻的圆明园,原先的地貌是自然喷泉追布,河流纵横。圆明园根据原地形和分期建设的情况,建成平面构图上以福海为中心的集锦式的自然山水园。由于因地制宜,适合原地形的状况,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佳作。如果盲目追求空、大、奢,盲目跟风,只会增加大量投资。因地制宜、经济适用从来都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不是孤立的,单纯追求某一方面就会出现偏差,影响作品的设计。

(五)城市绿化中要统一苗木规格,控制来源,加强植物苗木检疫力度。苗木规格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效果的,但是苗木规格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有关部门应组织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行业管理人员尽快编制园林绿化苗木标准和规格。另外,要严格控制苗木来源,如果确实需要从域外引进苗木,要尽量从生态条件相近的产地调运,同时凡是调运的苗木特别要加强对毁灭性病虫害检疫对象及容易造成危害的病虫害的检疫力度,发现病虫害时绝对不能调运,也要建立起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苗木调运而造成检疫病虫害流行的,应追究其责任。

结语:

现今,我国的园林设计正逐步走向成熟,设计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园林设计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是变化的,我们不能以固有的传统思想去理解,也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追求潮流,设计者应本着务实、和谐的原则,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形势发展,创造出稳定的、长久的、时尚的、超前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刘宜忠.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2(02)

[2]苏晓东.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07)

[3]金新琼.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0)

[4]刁滨.现代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