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

2014-04-29 00:00:00丁超时彦龙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风景园林景观是一种新型的植物造景方式,其在时代不断变化过程中,要对高品质美感进行追求,同时,要能够对园林色彩进行体现,对风景园林的自然美、人文美进行展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然后归纳了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选择;配置;统筹协调;色相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突飞猛进,绿化建设由模式统一、规划设计僵化缓慢的发展阶段,发展到自然灵活、多样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由简单的、单调的园林手法发展为复层的、多元化的园林格局,一个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地被相结合的复层种植结构模式已经形成,绿化水平大大提高。

但是,不可否认,园林绿化格局的不合理调整,特别是不合理的植物配置,破坏了固有的有害生物结构,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危害加重。破坏有害生物的栖息生境,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稳定的共容水平之内,是实现园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重要对策。为此,园林设计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自然调控为主的生态治理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

二、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设计缺乏特色化

风景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缺乏特色的情况的,其中缺乏特色主要是从我国文化角度来进行说明的。这样就使得园林景观设计没有将我国的文化融入其中。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都是向着西方的景观文化靠近,这样就会导致风景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缺乏独特的文化气息,同时也不能更好的体现我国的文化思想。

(二)没有实现园林景观均衡

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设计工艺失衡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上出现失衡的问题。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的时候,植物是主要的造景工具,园林景观需要利用植物来实现不同的层次感和美感。但是在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存在着设计没有充分利用植物特性的情况,同时对植物的生长性质也是没有很多的了解。在一些公园中居然出现了仙人掌,这样在人们游玩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对人们的安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过于注重风景园林的美感

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景观的美感有时也出现了重视过度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时候出现了对其他功能的实现。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对其观赏性更加重视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很多的情况下,居民在进行健身活动的时候失去了场所,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时候要更好的实现娱乐场所的规划,这样能够更好的体现景观园林设计的人性化和多样化。

三、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

(一)风景园林植物选择的要点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在设计工艺方面实现优质化,就要对现在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现况进行研究,同时结合设计园林的特点,能够更好的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风景园林景观和人们生活融合的目的。

1、设计规划统筹协调

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设计的时候,要对整个园林建设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进行研究,同时要在设计工艺方面实现和谐性和景观的美感。在设计的时候要想实现风景园林景观的美感,在功能需求方面要进行更多的考虑,同时要实现整个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要更好的实现人文化、生态化和绿色化相结合。

2、实现设计工艺的人文化

风景园林的建设就是为了实现居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园林设计与建设。所以,实现风景园林设计工艺的人文化也是设计的一种着重标准。人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保留中国的特色化风情,融合本土的文化传统,延续传统文化的精华,还需要根据人们需求,对整个风景园林的格调,休闲方式以及植被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能够在人文化设计工艺下,实现风景园林的整体结构的优化。

3、结合居民需求多样性

风景园林的修建不仅要满足居民的观赏需求,还要能够为居民提供锻炼身体、修建娱乐提供有效场所。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就不能够一味的注重园林的美感,要结合各个人群的需要,实现风景园林功能的多样化。当部分居民需要健身时,就能够提供有效的建设场所,当居民需要休闲娱乐时,就应该合理的对娱乐场所进行规划。所以,实现风景园林的多样性也是现阶段园林设计需要注重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

植物是实现风景园林美感塑造的主要元素,所以,为了发挥风景园林设计的有效性价值,就需要合理的对园林植被进行选择与配置,从而为城市环境增添一份美,为居民生活增加一丝绿。因此,下面笔者就关于风景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进行有关探讨。

1、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植物生态美首先要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因此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植物配置时要掌握每种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如落叶、常绿之分,慢生、速生之分,喜阳、耐阴之分,喜酸性与耐碱之分,以及耐水湿与喜干旱等。水池应种湿生植物如:落羽杉、垂柳、池杉、枫杨等,墙阴处应植女贞、竹等耐寒植物,背阴且能略受阳光之地栽杜英、山茶等。杜鹃要求一定的遮荫环境,一般在大乔木下的杜鹃开花,生长都较好。

2、充分运用植物的观赏寓意来表现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运用植物材料来创造园林意境。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别,松柏的苍劲,竹之虚以有节,梅之独敖霜雪,兰之幽幽清香,莲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采寓意造景。选择不同的树种,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从观赏植物的形态美转化出植物的意境美。

3、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色相和季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如针叶林呈蓝绿色,常绿阔叶林呈深绿色,银白杨呈现碧绿与银白交相辉映的色相,掌握不同的种群的色相,合理配置交换林相。在我国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用较多的品种,满足对色彩的需求显示出相变化,按照植物的季相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使在不同的季节,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群落形象,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四季演变的园林景观。

4、要根据环保的要求选择树种

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粉尘较多的工矿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青桐、槐树、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构树、棕榈等树木。

结语

综上,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要更好的体现园林建设的价值,同时,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要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保证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合理性。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也要更好的体现人文化、和谐化以及生态化,为整个园林建设实现生机。对居民的需求进行综合,保证风景园林建设的科学化,同时,要对自身特色进行体现,为人们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观。

参考文献:

[1]魏可红.风景园林标志的标准化[J].中国标准导报.2012(02)

[2]邱芳.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3(19)

[3]饶雪琴.风景园林与社会建设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3(25)

[4]钟易欣.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