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及营造方法

2014-04-29 00:00:00张婧李小琦
基层建设 2014年23期

摘要:园林景观的科学规划,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环境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从而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园林景观规划中必须重视主题与意境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园林景观的人文价值。本文首先对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营造方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意境;营造;环境

一、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概述

优秀的园林景观主题意境要具备氛围融洽、主题突出和意境丰富等特点,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无限的精神内涵,因此它需要设计时能够充分提炼和把握自然景观的形象、特点与特征,在设计者脑内形成具有一定精神寄托并且被景象化的概念,然后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形式将这种概念具体化,设计出优秀的作品,使观赏者在欣赏时能够得到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感受到这种主题意境下设计者所要表达的精神理念与情感观念,甚至体会到某些人生哲理。这种主题意境的营造是抽象化和具象化的有机结合,在表达上倾向于含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异曲同工之妙,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来实现主题精神的传达。

二、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外观而忽略了主题及意境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园林外观美化程度如何已经成为了该地方文明程度的体现。当人们出门散步、逛街、旅游之时,就会看到许多新建的草坪、景观大道或者城市广场,这些虽然给城市增添了许多景点,但是也拉开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许多园林景观建设盲目追求外观和视觉刺激,认为大片草坪的绿色效果就是城市园林需要的关键,而忽视了城市广场的休闲功能,很多广场大多没有大树遮荫,游园内设置的座椅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看到的都是昂贵的铺装、繁华的罗马柱、华美的色块等,并没有体现出具体的功能主题、担负起应有的文化职责。

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其设计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因此许多城市或地区纷纷开始效仿,然而推崇它的人只是看中了其块状的广场分区、大片方格路网的草坪、纵横的步道设计、大理石的铺装等,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晨钟暮鼓”这一主题,也没有感受到古都的魅力,享受宝贵的休闲时间,更无法感受到晨钟暮鼓当年的恢弘气势,现在的钟鼓楼广场充斥着繁华之景,没有遮荫大树,也没有谈天说地的休闲座椅,游人们在这里实在是无法将 14 世纪的文化底蕴与这座古都联系起来,只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二)主题过于繁多

不同的园林景观作品体现的心境是不同的,有些附庸风雅,注重诗画情趣,为了强调文化传播而设计了太多的主题。观赏者往往这一步还在缅怀古人怀才不遇的心境,下一步就跨入了开拓进取的时代浪潮;现在还在体会着中国江南小桥流水,转眼间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繁华。这种园林景观作品使得观赏者看到的文化信息太过于凌乱,也让他们失去了探寻和挖掘该景观主题和文化的兴趣。

(三)文化品位亟待提高

园林景观就如同所有的艺术品一样,需要人们的鉴赏,有些园林让人感到恬静而舒适,有些则感觉清冷而宁静,也有些会让人感到端庄而华丽,这主要是根据设计者注入景中之情不同而引起的感官和视觉差异。一些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大多就灌注了设计者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真切感受。但是也有一些“味俗”的景观作品急需要提高其文化品位。笔者看到有些城市甚至出现许多令人费解的雕塑,例如苏州金鸡湖畔前段时间就出现了 2 组 6 尊裸女座椅雕塑,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现已经被当地城管局移走。不仅如此,一些县城入口处也不乏有一些或“一手擎天”、或“搞怪抽象”的雕塑作品,都无法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联想和高雅的情趣,甚至没有办法让人享受到艺术之美。

(四)忽视主题和环境的融合

园林设计者需要根据园林对功能和性质要求的不同,对其布局也要赋予不同的特点,然而目前仍然有一些园林作品的主题和环境无法真正融合在一起,只是盲目的追求大胆创新,而忽略了场所的功能要求和环境特征,从而使得该园林景观反映出的主题及文化都大失水准。

例如,陕西的森林公园建筑风格就缺失了自然的审美情趣,许多森林公园大理石的山门上用瓷砖镌刻出景点的名字,服务区内的酒店也为瓷砖地面、铝合金窗户,与其他城市宾馆相比并无独特之处,就连景观内的指示牌都是用现代材质制成,公共厕所、果皮箱等都无不透漏着现代化气息,人们身临其境并不会感受到山中之景。

三、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营造方法

(一)融会贯通、统筹全局

园林景观规划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不仅把握设计总体,也要合理布局细节,在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者需要借鉴西方表现形式,但是也要遵循我国文化底蕴,重视古今结合、洋为中用,将现代化园林融合中国特色。与此同时,设计者也需要有一颗满足社会大众审美的平常心和诚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园林景观作品。

(二)要针对园林主题进行景观规划

一般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大多会突出园林中的一个主题,并由此主题来对园林进行命名。对于现代园林设计,设计者需要根据城市原有基础建筑风格来决定园林设计的主题风格,并在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在设计之前,设计者也需要对设计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园林原有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历史和文化底蕴,并为园林设计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形态特点、植物生长特点等也需要纳入到分析范围以内,并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该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并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工作。

(三)重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意境设计除了要带给现代人更好的自然之美享受外,还要兼具现代艺术特色,在设计过程中要将人文与自然做到和谐统一。意境的设计和营造要人性化,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合现代人心理审美需求和行为心理特征,在保留自然美感的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设计时,注意景观的开放性与外向性特征的把握,合理运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实现设计上的创新,将文化之美蕴含其中,给人以丰富多样的精神享受。营造主题意境时,要注重自然精神的渗透和融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现代艺术设计形成更加具有欣赏性的优秀园林景观。

(四)古今结合,中西合璧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西方先进的园林设计思想也不断地深入国内。因此,设计师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时,需要吸取西方园林设计的优秀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园林景观。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金鸡湖,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园。其中,湖岸上的“圆融”雕塑成为了金鸡湖的一大特色,不仅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标志,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象征。城市广场以对称的形式与苏州市核心区域遥相呼应。水巷邻里则彰显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特色。我国传统文化崇尚与自然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西方园林则更多侧重的是一种对称美,讲究规则均衡的布局思想。金鸡湖区的景观设计在传承我国私家古典园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积极地引进了西方现代园林景观建筑的技巧,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苏州。

(五)园林设计要融入生态保护的思想精髓

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直接关系到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能否顺开展。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有一些景观仅仅只是重视景观规划和建设,并没有认识到园林中的植物是否会对该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设计者不仅注重景观主题及文化凝练,也需要注重园林内种植的植物是否会对该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此来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最好能够使用本地植物,避免使用引入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为该城市打造特有的城市景观和植物景观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主题与意境是园林景观规划的灵魂,对园林景观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现代园林景观规划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统筹全局,做到中西合璧与古今结合,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多优秀的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瑶.园林景观相关概念的综述[J].价值工程.2010(33)

[2]李黎,兰志鹏.实景感悟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与实践[J].陕西林业科技.2009(02)